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已经违背了生物常识了,是一种对物种的凌虐。
在配合上后世电影电锯惊魂里那紧张惊悚的配乐,观众们看得都觉得冷汗直冒。
“而资本家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是没有极限的。为了追求跟高的利润,他们不仅可以将腐败的肉制作成肉罐头卖给广大民众,还可以将不健康的牛奶卖给无数的新生儿。”
画外音配合着紧张的音乐和令人窒息的画面说着。
“看看这些牛,他们被关押在一起。是的,他们是被关押而不是被养殖。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养殖场会将六百头牛养在一个只能最多饲养以百头牛的牛圈里。”
“在这里,牛只能睡在粪便上。跟多的时候,他们只能站着睡。因为它们连躺下的权利都没有。”
“而这里,给它们喂养的可不是什么牧草和牛饲料。而是将酿酒厂里酿酒后残余的废渣拉了回来。”
画面随之一转,酿酒厂里的酒渣出现在画面上。
“牛本不该吃些这东西。但是黑心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他们这么干了。他们把牛饿了五天,牛儿们屈服了。他们开始吃这些酒渣。”
“仅仅一个星期,它们就开始变得不正常。鼻孔张大,眼睛成为灰色。”
“而它们生产出来的奶稀如水而且呈现蓝色,为了让这些奶能卖出去。资本家在里面添加石膏、白垩。并且他们贿赂纽约市长,且在报纸上大肆做广告。”
“资本家们宣传这些牛奶安全又健康。但实际上美国在1900年五岁以下新生儿中,有三分之一的夭折率。而夭折的儿童有一多半是因为喝了不好的奶而腹泻致死。”
电视画面上展现这牛奶,还有那个年代的老照片,以及枯死的儿童。
这些画面是那么多的夺人眼球,又那么可怕。米拉惊愕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他已经怀孕了,他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给孩子喂这样的牛奶会怎样。
德鲁喘着粗气道:“米拉,以后不能买美国的奶粉。只能买我们德国的!”
而电视里,节目还在继续。
“这种泔水奶从发现的1850年一直到1900年,持续了五十年。没有企业收到处罚,没有人被关进监狱。只有无数儿童的冤魂飘在美国的上空。”
“即使美国在1906年成立了FDA,那么情况好转了吗?并没有。”
“斯帕姆依旧在使用病坏动物的尸体制作肉罐头,ARMOUR依旧在卖他们用胶水拼出来的维也纳香肠。”
“还有美国那大名鼎鼎的调香师。能将一切腐败变质的食物通过化学试剂将其臭味封印。迷惑大家的嗅觉味觉。大家吃的东西真的安心吗?”
“刷了铜绿的泡菜,用铅封装的葡萄酒,加白垩的牛奶,加辐射的饮料。”
电视机里的画外音和不断出现的可怕画面一直持续。
这次没有人吐了,因为看到这些画面听到这些消息的欧洲人被干沉默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崩的开始
欧洲人民沉默了,因为《揭秘》这个节目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欧美资本家留啊。
要说1951年这个时候还有没有那些有良心的新闻媒体去揭露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呢?
还是有的,但是已经不多了。在新闻媒体刚出现的时候,确实有一段时间担得起无冕之王的称号。
比如说揭露泔水奶事件的新闻媒体,卧底肉厂写出《屠场》这本纪实小说的作家等等。
但是随着资本的扩张,以及新闻媒体本身的资本化,新闻工作很快与资本家站在了一起开始沆瀣一气。
这就像美国的FDA一样,一开始是为了食品药品安全而开设的部门。
可是到了后来,FDA的局长本身也是美国食品行业的会长。
一个人又当球员又当裁判,这玩意儿还能有多大用,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简单一个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
1972年FDA对全美食品药品的检查案件高达五万三千多件,遍及美国方方面面。
而到了2020年,FDA一年对全美食品药品的检查数量仅仅只有七千多件了。
更不用说美国还有著名的“吉士汉堡法案”。
那就是但凡你对汉堡里使用的牛肉安全性质疑,那些公司都可以把你直接告上法庭。
所以从很多方面来说,当没有社会主义集团对资本主义集团的威胁,资本家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篡改法律。
把法律修改成他们自己需要的样子。社会主义如果失败,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主义集团的失败,也是全人类的失败。
不过在这个时代,用这种血淋淋的影像记录将资本家做得事情给全部揭露出来的,这还是第一次。
到目前为止,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还没做过类似的事情呢。
欧洲人被干沉默很正常。不光是西欧人民沉默了。苏联人民在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也沉默了。
年轻的璇工尤金又带着妻子孩子去父母家看电视。
看完这个节目,尤金抓着头发说道:“这些午餐肉罐头生产这么肮脏吗?”
“我们国家的应该不会吧。”尤金的妻子菲欧娜说道。
尤金的老爹到时很有信心的说:“我们的肉罐头厂绝对比他们干净。除了味道不是那么好吃之外,一切都很棒!”
苏联的肉罐头在早期味道确实不如欧美的。
因为苏联肉罐头厂有着更严格的标准,他们不会投入致死量的香料和亚硝酸盐之类的东西去掩盖味道和改善口感。
早期苏联肉罐头,你可以用各种口味上的方式批评它。比如说难闻,有腥味,太咸了,口感很差等等。
但是它的质量问题确实不需要过多考虑。
当然苏联也有一些好东西。比如现在苏联卖的最好医生香肠,这东西毛主席在苏联的时候吃过一次。
吃过之后惊为天人,毛主席也是吃过美国肉罐头的。
但是美国肉罐头和苏联的医生香肠相比,那就是一堆垃圾。
一百公斤医生香肠的配料表为:二十五公斤牛肉,七十公斤猪瘦肉,三公斤鲜鸡蛋,两公升鲜牛奶。
调味品为:盐、糖、肉桂、豆蔻。
食品添加剂:无。保质期:低温保存三天至五天,常温保存一至三天。
这玩意儿因为做得太良心了,所以现在苏联制作医生香肠都是亏本售卖的。
也是百货商店里卖的最好的香肠。很多人早上五点起来排队,就是为了买这个香肠。
而它为什么叫医生香肠?
因为它被开发出来是被用于治疗营养不良的。
是很多苏联医生写进了医药单的一种食物。
所以苏联人倒是不怎么担心自己的罐头产业和香肠产业,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买不到罢了。
不过西欧的民众就没那么幸运了。这《揭秘》才刚刚播了一半,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翻找自己家的罐头了。
AMROUR的罐头被找出来,直接丢掉。
AMROUR的罐头在欧洲的代理商这个时候正悠闲的喝着小酒享受人生呢。
结果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唔 你要把那五百箱罐头的订单退了?哦,那退吧,很多人想要抢货还没抢到呢,我转个手就好了。你可别后悔,下一批罐头还要一个月后才到呢。”
这边代理刚刚挂断电话,那边又响起来了。
他不耐烦的接了电话:“喂,什么事?退货?一千箱不要了?”
他这电话刚挂,又来了一个。
“还是退货?西柏林三千箱罐头全部都不要了?喂喂喂,等等 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电视?看什么电视?”
罐头代理一脸疑惑的打开电视机,调到退货客人所说的频道。
刚看几分钟 他就已经面色铁青了。而这一个晚上,AMROUR在西欧的罐头退货量高达百分之二十。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舆情还没开始发酵。当舆情开始发酵,真正的地震才会来。
不仅仅是他,也不仅仅是AMROUR的罐头遭到了退货潮。
现如今的美国罐头和香肠企业在欧洲占据多半江山。
但是在今晚,这些罐头企业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退货潮。
而在节目播出之后,很多德国家庭连夜打电话给百货超市,把自己订购的美国生产的奶粉给退掉了。
美国乳业在欧洲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
东德方面这一次可是信号放到最大。
一些离德国比较近的法国地区也是收到了电视信号。
那些法国人也纷纷将这些信息传播了出去。
有的人吆喝着邻居来看,有的人则直接打电话给远在外地的孩子或者父母说这些事情,让他们远离美国罐头和美国牛奶等等。
而在西柏林的小酒馆里,拉姆擦了擦嘴角吐出来的污渍,他愤恨的说着:
“这些美国人还有没有一点良心!不对,不仅仅是美国人,还有英国!X他妈的。”
“必须要向全世界揭发他们的丑恶嘴脸!”拉姆这一刻正义感爆棚。
这一次他不考虑是不是有地下放映厅会买这些拷贝,他总之是要想办法偷到,然后运到发过、瑞典、西班牙那些地方去。
没错,老子是个贼,但贼也就是偷点东西啊。
我又不害命!你们这群食品奸商谋财又害命啊!拉姆这爆棚的正义感无处安放。
他的专业团队也非常同意他的做法。因为现在欧洲人,有几个是不吃美国午餐肉的?
只能说在欧美企业准备开始诋毁中国产品后,李锐进行的反击是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而受损的不仅仅有美国的午餐肉企业,同时还有新大陆酿酒企业,英国的泡菜企业,现在欧洲最大的茶叶商立顿也受到冲击。
因为《揭秘》这个节目中将他们做得好事全都发了出来。
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内容,看的着实是令人眼晕。比如说利用重金属给茶叶染色。
利用各种有毒化学药剂给肉保鲜。
还有利用铅酸反应制作口感更好且富含铅元素的葡萄酒等等。
这一夜,欧洲的各大批发商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退货单子如雪花一样的纷纷飞下。刚经历二战,这些没死在战争中的人,没有一个愿意死在食品剧毒之下的。
而这样的节目,自然不是光在欧美播出。同时也在中国开始播出。国内各大城市已经开放露天电影院,免费播放这些内容。
同时第一批电影下乡的队伍已经组建完成。
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也将开始送电影送知识下乡的活动。
正在中国采风的海明威正在安徽彭家村见识到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而他和其他很多村民一样,听说有电影要来村里放映显得很开心。
只不过当他看见电影的内容后,这个一脸大胡子的男人还能不能和现在一样笑得这么开心就不好说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明威与彭家村
美国的大作家海明威现在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乱窜。
因为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没错,这个国家现在很贫穷,惊人的贫穷!
他在很多村庄里看见很多四五岁的孩子连一条正经的裤子都没有。
他们穿着母亲或者姐姐哥哥淘汰下来的衣服。
海明威很疑惑,这些东西能叫衣服吗?因为在他看来,那些东西更像是一堆破布罢了。
这个国家的贫穷是这么可怕,这么的惊人。海明威常常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自己是出生在这个国度,自己会怎样?
海明威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自己在这个国家这么待着的话,那么自己大概率是要疯掉的。
如果出生在这里,自己大概率是一点想要活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但是与此同时。
在惊人的贫穷之外,他又看见了这个国家正在迸发出一种希望。
太矛盾了,实在是太矛盾了。
海明威不是没有去过那些贫穷的地方。
不管是古巴还是现在南美的一些国家都留下过海明威的足迹。
那里的贫穷与中国不遑多让,但是很多国家却只觉得是过一天算一天,并没有多少长久的打算。
他们的领导人只想着捞钱,捞够钱了就跑,压根不管那些小国国民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