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还有北京精雕、PROE、UG之类的工业建模与数控编程类软件。

这些软件贵的几万,便宜的也要几千。基地来好不容易赚的钱,花起来也是非常快。

但是这些软件学习必须要提前布局。力学软件的用处不需要多提,仅仅是以后在设计导弹和潜艇时能少走多少弯路就值回票价了。

包括以后建造桥梁和大型建筑,有这些软件帮助能剩下很多的事情。三维建模也不用说,这是工业领域和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李锐甚至还买了一台国产的小型桌面级3D打印机。

可以让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和受力分析后打印一个微缩模型进行现实验证。

这些东西让陆光达在内的一众科学家都啧啧称奇。

众人纷纷表示,有了这些工具将帮助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少走许多弯路。

而数控编程软件更不用提了,数控机床李锐后续是一定要买的。

目前破晓基地已经把南池子大街整个都围起来了。

对外宣称是这里是曙光一厂,专门高生产的。

冯石早就带着两个团的战士在拆除南池子大街的一些民房,准备改成工厂了。

数控机床是新中国加快完成两弹一星的关键道具。

包括后续的飞机坦克核潜艇,都少不了数控机床的参与。

虽然电影电视剧里总是在歌颂一群八级钳工们手搓原子弹手搓导弹,手搓核潜艇的故事。

但是李锐不觉得那是个好方法。就像是后世发生过的一个故事。美国为了研究苏联的飞机,于是从中国买了一批仿制于米格系列的歼一7战斗机。

买回去拆开研究,然后发现装不回去了!因为歼一7时代,我国工业还处于靠大工匠开金手指,手搓万物的时代。

什么公差,什么零件互换,不存在的!每个飞机的零件都是专机专用,各个都是高端定制,纯手工打造!

听起来挺厉害的,但是李锐总觉得还是标准化保险一点。

他实在是不想拼运气靠手工大神开金手指。

数控机床需要买,还需要培养一批合格的数控机床工人。

当然,这些软件李锐自己是一个都不会的!他只是单纯的知道而已。

所以这些软件都需要这群科学家们自学。

自己选定方向开始研究,学会了在教给更多人。这就是他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基础的计算他们不用在做了。而且手机资料这件事也不用他们了。因为等了这么久,李锐终于得到了两个个好消息。

一是他心心念念的新人中遇到了,二是北平郊外的白羽鸡场饲养的第一批肉鸡终于要出栏了!

第三十八章 败家的李主任

破晓基地内一场迎新大会正在召开。

终于招新了!李锐感觉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这么长的时间,冯石终于把两百零五名新人送来了。

这些人最少都接受过高中教育,其中有一半还接受过大学教育。并且经过了政审,以及岗前保密培训。

所以拖了这么久,破晓基地的电脑操作员终于可以扩张了。

李锐已经规划好这群人要干什么了。其中一部分集中起来专门做运算,由陆光达和几名科学家带领。

李锐打算解放电脑的生产力。

现代电脑不该单纯的从事简单的计算工作。

这群人的一部分跟随科学家们一起学习软件。

一部分收集资料,一部分则要准备开始学习如何操作数控机床以及数控建模等。

现在冯石已经带人修建了一部分厂房出来。

李锐也从二手网站上花了七千元购买了一台二手数控车床。

虽然是二手的,但是加工精度还是有0.01毫米。这台机床买回来就是教学用的。

等到以后钱更多了,经济更宽松一点后。

李锐甚至觉得可以用这台二手机床来进行拆装,让大家更加熟悉数控机床内部的构造。

不过想要仿制的话,怕是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仿制出一个初级的数控机床。

毕竟机床看着只是一台机器。

但是其内部实际上确实集合材料学、自动控制、电脑信息等多部门协同运作的。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数控机床是不要指望了。

倒是可以通过购买的数控机床来制造一批普通机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对于现在的李锐来说,培训这批新来的新人是最重要的。

新人是需要培训才能上机的。需要培训的东西挺多的,首先就是要培训拼音。

后世电脑用的都是全拼输入或者是五笔输入。

而现在学校里教的都是注音法,这种注音法在后世只有台湾地区还在使用。

五笔输入倒也不是不行,就是要把系统语言改为繁体就是了。

因为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五笔不太一样。

不过考虑到后续国家会全面推行简体字。

所以还是使用简体字的系统比较方便。

这些培训是他们在岗前就培训过了的。

来到基地他们需要先学习熟练的使用键盘和鼠标。

这些倒是不难,李锐的网咖有很多这样的备件。教他们使用这些东西不算难,一天的时间大家都差不多熟练了。

然后就是培训这些人如何使用电脑。

同时他们也要和教授们一起观看网课学习使用各种工业软件。

在这里李锐对这些人进行了一个初级的筛选。

根据他们毕业时的专业以及个人特长和希望所选择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学习力学分析软件,或者是学习三维建模软件,亦或者是去学习工业编程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掌握了一定基础后,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将会更多。

李锐没有打算将基地的电脑就控制在120台这样一个数字上。

现在基地平均每天可以赚5500元,这个钱已经可以购买两台低配电脑了。

这已经足够运行一般的工业编程软件了。

也可以画一些简单的CAD图了。

使用犀牛建立一些简单的三维模型也不在话下。

就这样,在抓紧培训这群新人一个星期后,破晓基地在星期天的下午正式举办了一场迎新大会。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破晓基地!”李锐端着杯子给站在破晓基地的食堂内笑呵呵的说道。

在他的身后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欢迎新同志”几个大字。

“今天很高兴,我们基地又来了新同志。相信来之前冯石将军和赵政委都和你们谈话了。”

“我们这个基地严进严出。你们来了,未来很多年可能都无法离开这里。你们也不能和你们的亲人朋友见面,甚至不能告诉他们,你们这些人在干嘛。你们怕吗?”

李锐盯着下面的这群年轻人。

“怕就不是干革命的!”有一个年轻人英姿笔挺的站起来说道:“首长您好,我叫吴六一。我认为我们参加这样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

“但是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我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愿意,我们愿意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牺牲!”

如果在后世有个人这样一本正经的高声说出这样的话,大多是会被当成官样文章的。

因为后世的人压根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会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人存在。

可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死脑筋红脑壳却很多。

李锐从这个人的眼神中读出了那种坚定,他是真的相信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伟大的,是值得他奉献一生的。

李锐道:“你是个军人?”

“东野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七连指导员吴六一向首长报道!”吴六一又给李锐敬了个礼。

“塔山英雄团啊。”李锐赞叹了一句:“坐下吧,吴六一。你来这里倒是不错,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以后你就是这批新人里的生活委员了。我要求你严格执行基地的作息纪律。每天早上六点钟所有人都要起床去跑操,晚上十点半前必须全都熄灯睡觉。”

“保证完成任务。”听着李锐的话,在一旁陪坐的陆光达脸有些不大好看。

因为基地里最不遵守作息守则的就是他们这群科学家了。

老是想着加班,不让用电脑了就一群人在寝室里开座谈会。

一聊就是半夜。熄灯了躺在床上还要一起探讨课题。第二天起床跑操,这群人是最没有精神的。

这次迎新大会其实整个过程也很简单。

就是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同时让新人认识基地的主要领导。同时也告诉他们,基地那些地方他们不能去。

基本上未来很多年内,这群年轻人的生活范围只能局限在基地内了。

从自由方面来说,其实和坐牢差不多。

不过李锐还是给这些年轻人尽可能的多争取一些更好的条件。

比如说铲平一些土地,修建篮球场、排球场之类的运动设施。

建立一个图书馆之类的。

后世有海量的书籍可以打印出来扩充图书馆。

李锐甚至考虑搞一个小型的电影院,以后每个星期组织基地的科研人员和战士们看电影。

当然这都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的重点除了欢迎这批新人之外,同时也是一场打牙祭的大会。

当后厨将一盘盘食物端上餐桌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白斩鸡、宫保鸡丁、糖醋里脊(鸡胸肉)、红烧鸡块……

一盘盘的鸡肉大菜被端上餐桌。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败家的李主任是以后不打算过日子了?

第三十九章 生产线下沉农村

李主任是个很败家的人,这是基地内众人的常识。

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李锐虽然尽可能的在融入这个时代。

但是有的生活习惯不是朝夕可改的。

所以有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李主任是个败家子。

比如说李锐挤牙膏从来都是习惯了从中间开始挤。

而不是和现在人一样从尾巴开始一点点往上卷。

还有把肥皂用道手握不住的时候李锐就直接把肥皂丢到水里泡化成肥皂水用。

还有洗衣服很浪费水啊,牙刷一个月一换,毛巾两个月一换啊。

这些在基地里的人看来都是很浪费的一种行为。

不过李锐是早就习惯,也改不了了。

因为从小到大家里人就这么教育他的。

牙刷不能用太久,不然会有大量细菌滋生。毛巾也不能用太久,道理和牙刷一样等等。

这种生活细节大概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让他李锐和他们一样,把一个毛巾用到连毛都没有了就是一块干布了还在用那种,李锐表示真的做不到。

李主任败家,所以这是把基地一个月的伙食经费都花光了?

上了这么多荤菜?食堂的餐桌是十二个人坐一桌的大圆桌。

现在每个圆桌上都有一份白斩鸡,一份宫保鸡丁,一份糖醋里脊和一份红烧鸡块。

还有四个蔬菜,外加一个豆腐丸子汤。其实菜的分量并不多,看着有四个肉菜。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