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不仅能满足整个入朝作战部队的全部维生素需求。

同时还可以将目前全球的维生素生产厂商彻底冲烂。

在七十年后的科技生产力面前,1950年的生产力似乎成为了一种笑话。

而要不要这么做?李锐几乎一瞬间就下定决心,要这么做。

不仅仅是为了冲烂欧美维生素和保健品厂商,并且让中国以后成为全球维生素主宰,拿到定价权。

同时他在这一瞬间也想到了这么大的利润蛋糕,中国是吃不下的。必须给苏联人分一杯羹,不然恐怕中国维生素难以出海。

不过给老大哥分一杯羹没什么,李锐想的却是既然要给老哥分一杯羹,老哥应该不会怪我去钉些钉子去其他国家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连美军都嫖不动了

在李锐搞定了从现代进口维生素原粉的事情后。

北平这边一家药厂也开始准备生产维生素了。

其实有了原材料之后,生产维生素超级简单。因为除了那点维生素含量之外,剩下的药片基本上就是一些淀粉。

这种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北平但凡是个能做药圆子的厂都能做。

实在不行找些药房的伙计用笊篱都能搓出来。

只不过这样多少有些不卫生就是了。李锐这边把这些搞定,那边叶季壮也和罗申达成了协议。

中国将对苏联出口糖浆。而维生素则由中苏合营。中方生产,由中苏合作销售。

苏联方面可以拿到三成五的利润。一开始苏联方面是想要五成的。叶季壮给罗申的药品,罗申找了在中国的苏联专家进行验证。

几个相关方面的专家都表示中国生产的这种维生素纯度完全达到了苏联同级别的产品。

这是一种好东西,苏联生产这个价格不便宜。在苏联,一片维生素片的价格接近一点五卢布。

根本和工薪消费没有关系。而中国提供的这些维生素片,中国方面可以将出厂价压低到五十戈比。

便宜了三分之二。这样一来就连很多苏联人都吃得起了。

而且不光是苏联,还有很多东欧国家都能吃得起。电报发回莫斯科后,莫斯科回电速度也很快。

着令罗申和在华相关的技术人员确认是否属实。

如果属实,苏联方面将要派遣一直专门的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谈判。

这场谈判进行的不是很顺利。

一开始苏联人想要直接拿走中国关于维生素生产制备的技术的。

苏联表示可以用其他技术换,或者是给中国一大笔援助,但是中方咬着牙没有给。

这事扯皮了两天,大概苏联人也觉得自己的要求太过分了。

因为中国方面也知道维生素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中方肯定不会给的。

所以在和莫斯科方面联系后,苏联的谈判专家们就把要求放到追求最大利益上。

首先,在东欧销售的所有维生素都需要贴苏联的标。

这是为了苏联的政治影响力着想。中方经过几番谈判后,好不容易让苏联方面同意,加一个中国的标。

而且还只能加在角落。然后是利润问题,最开始苏联要五成。最后经过几番要价,最后谈到了三成五。

这两个大体谈完之后,基本上就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

这些事情基本上中方也就不和他们争了,苏联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这把苏联方面搞得挺不好意思的。

因为来谈判的人都觉得这次会谈苏联人占了大便宜了。

因为现在的苏联人很多人还是挺朴素的(当然也有狡诈奸猾的)。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帮着中国人卖,自己就能抽走这么多利润是不是不太道义啊?

要不你们在砍砍价,我们的底线其实是二成五的利润就可以的。

当然,苏联人心里是这么想得,但是嘴巴上不会这么说。

毕竟到手的钱谁不要呢?

中国人让出三成五的利润在他们看来真的是过于大方了。

因为中国人还承担着生产的成本呢。到时候运输成本还是中苏一人一半,这中国其实赚不到多少钱啊。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在这场谈判中加入了一条小小的,不值得注意的小提议。

【为了确保中苏双方公平公正,中方将派遣办事员前往苏联维生素各处分销地。不参与管理,不指点意见。仅仅作为办事员,负责对账工作。】

这条提议很合理嘛。人家让出那么大的利益了,总要让人做到销售的心里有数对吧。

叶季壮这边悄悄握拳,钉子算是先打进去了一半了。

于是乎双方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会谈。

在北平八大楼之一的致美楼中,中方盛情款待了苏联方面的来人。

来中国全权负责苏联对中商务事宜的官员显得很愉快。

面对中方人员的频频敬酒,他也是来者不拒。

一直到喝的晕乎乎的睡了过去,叶季壮才一拍巴掌笑道:“赫鲁晓夫同志的酒量还是不行啊。把赫鲁晓夫同志送回宾馆休息吧。”

没错,斯大林将对中贸易交给了赫鲁晓夫来处理。

包括维生素、糖浆,亦或者是其他中国出口苏联的产品,以后都要经赫鲁晓夫过一把手。

斯大林其实对中国能搞出维生素廉价提取技术这件事有些疑惑。

他找来了专家询问。相关专家也只能说:“化学和生物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技术,很多时候更是运气。有时候运气来了,一个平庸的化学家都能有惊天大发现。”

“而且在这两个领域,有时候一个一百分天才学者带领着一群七十分的普通学者可以做到的事情会比一群八十五分的优秀学者更多。”

“中国从世界各地将华裔科学家找回来,其中也许就有这样的天才。”这个解释不说特别满意,但也确实说得通。

有时候生物和化学的大发现未必是多么深厚的积累就行了,有时候就是要有点狗屎运。

苏联专家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踩了狗屎运了。

在生物和化学方面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斯大林把那位絮絮叨叨显得有些羡慕的专家请回去继续做研究去了。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小会,他就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找来了赫鲁晓夫,将中苏贸易的处理权交给了他。

一开始赫鲁晓夫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心里是不愿意的。

中苏贸易?交易那些农业初级产品吗?有什么意思。但是当他听见交易的是维生素和糖浆时,他心里就开始乐了。

尤其是在听到维生素还不需要苏联生产。

直接由苏联方面成立一个企业,拿着中国生产的维生素就能直接对外国进行销售时。

赫鲁晓夫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至于为什么听见交易的产品不是锅碗瓢盆,而是利润更大且更好卖,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市场的糖浆和维生素后赫鲁晓夫就会笑开花?

那就是赫鲁晓夫自己的事情了。毕竟他不说,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特别是斯大林将组建维生素企业,让这些维生素卖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甚至卖到其他欧洲国家去的大权一起交给他时。

赫鲁晓夫脸上的笑容都快抑制不住了。

所以他来中国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尤其是听到中国每个月能生产各种维生素片加起来足足有上千万片,而且还有上升空间。

而且中国将在51年为苏联提供不少于五万吨不多于十万吨的糖浆,在52年这两数字将会提升到十万吨和二十五万吨,53年将会提升到三十万吨和五十万吨后。

赫鲁晓夫乐的都要冒鼻涕泡了。

中方人员也不知道为什么赫鲁晓夫这么开心。

但是人家开心就是好事。苏联老大哥开心,我们也开心嘛。

一直到赫鲁晓夫喝醉了,被送回宾馆,他嘴里还在咕哝着醉话:“维生素!糖!钱!”

没一句完整的话,但是开起来很开心。

送他回来的叶季壮忍不住感慨道:“赫鲁晓夫同志还真的是一名一心为了苏联的好同志啊。喝醉了还想着用维生素和糖给苏联搞外汇搞拳头产品呢。我们要向他学习啊!”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跟着他一起来送赫鲁晓夫的随行人员说的。

“我们也要搞出拳头产品,为国家多赚外汇!”当然,叶季壮的理解还是有些单纯了。

如果是李锐在这,他就大概会猜到赫鲁晓夫话里的含义了。

赫鲁晓夫在众多苏联领导人中绝对不算是贪污有多厉害的那种。

比其他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那是差的老远。

当然,赫鲁晓夫也没有多清廉。

和斯大林去世后清点遗产只有一千多卢布,死的光明正大相比。

赫鲁晓夫是绝对不敢让他清点他的遗产的。

赫鲁晓夫算不上多么贪婪,可惜的是他不贪婪,他的亲信们,他的想要培植的势力却并不是无欲无求的一群人。

实际上1950年到1953年,这斯大林时代的末期,苏联的贪腐问题已经严重到几乎不可救药了。

比如特权商店已经开始猖狂了,虽然比不上勃列日涅夫时代那种直接大量盗窃侵占贱卖国有财产那么严重,但是也不可小觑了。

甚至赫鲁晓夫上台后搞了一波反贪行动,第一波就把特权商店给搞掉了。

最后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其中和他反贪也有很大的关系。但赫鲁晓夫也很矛盾,第一他不是斯大林一样可以克制物欲的人。

第二,他所依赖的亲信也不是虔诚的低物欲主义者。

如果把《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中,和珅与纪晓岚的清浊之辩的桥段给他看的话,恐怕赫鲁晓夫会拍着大腿称赞道:“和珅真乃我的知音也!”

所以很多时候赫鲁晓夫自己就是个矛盾集合体。

赫鲁晓夫喝醉了躺在宾馆的床上喃喃自语,都是一片模糊的话,谁都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而北平的雪也伴随着气温的下降越下越大了。

时间也到了1950年十二月二十日。

朝鲜,美国陆军第一师已经抵达水原。

实际上半个月前他们就已经攻陷了平泽。

但是花了半个月,他们才把战线推到了水原,其中原因有很多,关于土改后原本北地韩国平民的反抗先不提。

单纯说美军自己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摩托化的部队跑不快。

而是因为美军士兵在打完第一次战役后,那些士气就已经掉落的非常非常快。

因为朝鲜太TM的冷了!1950年,朝鲜半岛气温最低达到了一38.9度!

各种坦克被冻的趴窝,每天要花两个小时解冻才能动弹。

美军可靠的大八粒步枪被冻的拉不开枪栓,需要用火烤过才能拉开。飞机起飞前甚至要用喷枪除冰。

确保机动的时候各个方向舵不会卡壳。

如果这一切都不足以形容朝鲜的寒冷的话,那么另一件事足以形容朝鲜有多冷了。

为了激励前线的士气,麦克阿瑟下令让朝鲜和日本搞女子挺身队,说穿了就是军妓是慰安所。

以现在陆战一师为例,最近半个月内去那军中乐园取乐的战士只有七个!

半个月,全师两万多人,只有七个去嫖娼了!

而这可是美国军队啊!

你就说这有多冷吧!美国大兵冻的连嫖娼都没兴趣了。陆战一师第五陆战团,一营C连三排的排长乔治中士带着自己的战士们躲在营地里烤火。

机枪手奥尔德冻得直咳嗽。排里所有人都感冒了,所有人都在流鼻涕。

昨天排里有一个人退役了,不是被朝鲜人民军打伤的。而是因为出门没有戴帽子,仅仅一个小时,他的两个耳朵都被冻掉了。

军医让他回日本,但是听说耳朵是保不住了。估计只能退役了。“听说五排有两个倒霉蛋,长官让他们在这么冷的天去挖工事,两人都被冻坏了。一个人冻掉了两个指头,一个人冻掉了一个。”

奥尔德围在火炉边端着热咖啡兴灾惹祸的说着。

乔治摇摇头:“倒霉的哈利和隆巴顿。”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