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因为他的家原本应该在更远的地方。在1945年的时候,巴勒斯坦的国土面积还有两万七千平方公里。结果经过犹太财团在全球范围(主要是英美)内的游说。
联合国一项决议直接让巴勒斯坦让出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点自然是遭到了巴勒斯坦上下的反对。
结果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原本名义上巴勒斯坦还有一万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结果在战争后就剩下五千五百平方公里了。
超过六十万巴勒斯坦百姓流离失所。
【流离失所】四个字写起来轻飘飘,但是落在这些真实承受的人身上,那就是真正的灾难。
流离失所便是生离死别。向来都是如此的。历史书里的四个字,是几十上百万人的血和泪。
所以这个巴勒斯坦的青年高声说着消灭以色列,这是他打心底里这么认为的。
不过很显然,房子并不希望这些巴勒斯坦年轻人把革命和暴力复仇划上等号。
所以房子继续问道:“那么消灭了以色列呢?”
这话倒是让这个巴勒斯坦青年有些懵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思考过消灭了以色列之后继续做什么。
或许这些人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能活到消灭以色列的那天吧。毕竟以色列现在在巴勒斯坦人看来实在是太强了。
两次中东战争,已经打的中东联军抬不起头来了。自己这些民间武装力量又算的上是什么呢?
甚至于这个淳朴的巴勒斯坦男青年还有些弱弱的说道:“真的能消灭吗?以色列背后不是有美国和英国吗?”
重信房子冷哼了一声,她有些生气。这些巴勒斯坦青年虽然不缺乏勇气,但是缺乏自信。他们总是觉得敌人是无法战胜的。他们也对自己宣扬的革命新年半信半疑。
突然之间重信房子想起之前父亲写给自己的信件,里面写道:对于那些弱小国家的弱小国民,你只你有带领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们才会心悦诚服于你。在那里可以宣扬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一定要赢!你只有赢,他们才会认为是对的。
重信末夫虽鼓励重信房子成为国际主义战士,但是这不代表重信末夫就看得起阿拉伯世界的这一帮子弱鸡。
所以重信房子深吸一口气道:“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功?要知道,革命不是单纯的复仇。是我们这些被欺压的人,向欺压者讨回公道的一个过程。革命是手段,目的是要回这个世界的公理和正义。正义本就该战胜邪恶。”
“你们连这样的信心都没有,还反抗什么,革命什么。不如待在老家,任由他人奴役好了!”
重信房子声音如雷一般炸响,在教师里的青年们都纷纷羞愧的低下头。
他们不敢反驳什么,因为重信房子真的带着中东红色游击队打了好几场胜仗了。
现在这支部队已经扩充到了差不多两千人。
其实重信如果想要继续爆兵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那样的话就会训练程度跟不上。
而且根据地的给养也跟不上。
巴勒斯坦还是太落后了。房子他们也在想办法改善一下巴勒斯坦这边根据地的经济局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给这些巴勒斯坦年轻一代植入革命思想。
就像是现在所在的这个学校一样。这大概是方圆五十公里内最象样的学校了。有一批中日来的革命青年在这里上课。
还有专门培养赤脚医生的地方。
除了给这些巴勒斯坦青年们培养革命意识,当然还要教育他们一些基本的知识。
在巴勒斯坦这个地方,按部就班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这里并不是一个能安放下一张安静书桌的地方。
所以这些教育的很多东西都很偏科。比如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然后就去学习土法炼钢之类的。
所以在和这些巴勒斯坦青年宣讲了一些革命的基础理论之后,房子就让他们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科目去了。
有的人是土法炼钢,有的人是土法工业,还有人赤脚医生。当然也有人是巴勒斯坦青年武装力量。
这个时候王德走了进来,把美国的消息传了过来。
房子沉吟了一会儿:“这倒是个好机会。以色列最近的圈地运动越发的疯狂了。”
房子并不知道,实际上第三次中东战争就快要开始了。原时空之中,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67年。
在本时空之中,以色列的胃口也不会比原时空小。而阿拉伯世界也一如既往的废物。
即便是被阿拉伯世界尊称为雄狮的纳赛尔,他在战争能力上面也不行。
虽然房子并不知道这些,但是她能从现在的局势判断,中东感觉越来越乱了。自己所领导的这个武装力量,其实在巴勒斯坦这地方还是很奇怪的。
因为埃及和约旦并不待见她。但是又因为中国和日本在背后支持她的关系。所以埃及和约旦又没明着反对她。
但是总有一股子说不上来的劲。
不过重信房子相信老爹给的建议,在这个地方只要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就能让人闭嘴。
所以她开口道:“我们的战士们准备好了吗?已经很久没有动手了,是时候夺回一部分约旦河的土地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血还血
“我们是需要夺回一些约旦河边上的土地了。”重信房子召开了游击队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除了被她带出来的中日两国的革命青年之外,还有不少巴勒斯坦青年。
都是这两年在巴勒斯坦吸收培养的武装力量。从里面优中选优,一些能力和品性值得信赖的同伴也是出头了。
毕竟巴勒斯坦的问题最好还是由巴勒斯坦人自己去解决。
“我们现在可以感受得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土地侵蚀越来越厉害了。如果不对他们采取一些激烈的行动,他们的侵略行为可能会加速。”
“过去三个月里,以色列又开拓了三个定居点。虽然占据的土地不多,但是情况很恶劣。有一个三十人的巴勒斯坦自然村落被消灭。里面的人大概是全死了。”
“而且现在国际局势变换极快,美国国内出现了犹太集团和昂撒集团的对立。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不仅可以消灭以色列的有生力量。同时也有可能会推进美国国内犹太集团和昂撒集团的矛盾。”
“这一次,我们要进攻约旦河边上的两个犹太基地。还记得我再三叮嘱的吗?”
重信房子的目光主要锁定在那些巴勒斯坦青年的身上。他们很快开口道:“记得!杀伤以色列军人,不得对犹太平民进行进屠杀!”
……
夜晚。
巴勒斯坦青年武装连的连长阿卜杜勒正在军营之中默默的打包背包。
已经确定了,部队明天开拔。这次会出动三个连的力量,对以色列定居点发起进攻。
根据侦查情报,那两个定居点都有大约五十名左右的以色列军人把守。
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拔出这样两根钉子,把那些犹太人赶走,并没有那么困难了。
但是想一想之前的几年,自己被以色列人如同念野狗一般的随意驱赶。他们走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
自己这样的巴勒斯坦人。明明居住在自己祖辈生活的土地上,但是那些以色列人来了,却拿着圣经说这些地方是属于他们的。
阿卜杜勒的父母和他的几个叔叔全都为了宝贵,自家的土地而死在了斗争之中。
土地的战争永远都是最残酷的。他们曾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但随着巴勒斯坦的土地不断地被以色列侵蚀。曾经这个对巅峰时期拥有30多名家庭成员的大家族。到现在只剩下阿卜杜勒一个人了。
要说阿卜杜勒对以色列没有滔天的恨意,那才是假的。超过30名家庭成员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以色列手上。
阿卜杜勒恨不得将以色列所有人通通杀光以报自己的血仇。
但是在这里,接受了重信房子他们的革命教育之后。阿卜杜勒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仅仅依靠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倒不是说重信房子他们反对杀戮,恰恰相反重信房子的性格和她的父亲重信末夫很相似。重信末夫在日本杀的血海滔滔。要说重信房子没有一点学习自己父亲的方面,那可是假的。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重信末夫虽然杀了很多人,但其本质是为了日本的彻底革命。
而重信房子也是如此。她一点都不避讳的说要在中东地区展开杀戮复仇。
但是杀戮不是目的。
消灭以色列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彻底解放中东。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共产主义信仰来取代这边的封建信仰。
当然,这样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不是说重信房子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过重信房子还年轻。她很愿意向这方面努力。
阿卜杜勒别的东西不懂。但是他知道跟着重信房子可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实际上在他们这些巴勒斯坦的青年之中,已经开始流传另一种说法了。那就是房子其实是真主派下来解救他们的使者。
所以只要跟随着房子的脚步,就能收获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而重信房子现在所宣扬的共产主义精神是真主在经过几千年后重新修订的一种信仰。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更新和补贴。
不得不说,在这种地方信仰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这些巴勒斯坦青年既不想违背祖训。也无法放弃他们这么多年的宗教信仰。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被重信房子的行动能力和成果而折服
所以他们自己给自己搞出了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解放神学。至少在他们的宗教逻辑中是自洽的。
既然重信房子是真主派下来的使者,那么他做出的一切都很合理合了。
只不过现在。这种说法还仅仅只是小范围的传播,没有传遍整个巴勒斯坦。要不然的话,中东的其他阿拉伯国家怕是要先搞死重信房子。
不过谁又能知道以后会怎么发展。如果重信房子真的能够带领这些巴勒斯坦青年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的话。这份传言说不定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速度传遍整个巴勒斯坦,最后在中东世界形成莫大的威力。
阿卜杜勒和青年武装连的指导员其实都是相信这个信仰的。包括连队里的很多其他战士。也都相信这个。
只不过大家都不公开宣传罢了,因为重信房子并不喜欢他们宣传这些东西。
但是房子也没办法管到每个人的心中所想。所以等到军队开拔的那一天,巴勒斯坦青年武装联队的战士们其实并没有多少害怕。
因为他们相信。重信房子是真主派来拯救他们于危难和苦海的使者。那么他们现在所发起的战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保卫家乡领土的战斗。同时也是为了真主而战。
简而言之,这就变成了一场圣战。而为了真主和圣战而死,对于这些巴勒斯坦青年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以他们根本不害怕,甚至有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这种混合了宗教信仰解放神学以及革命主义精英神混杂在一起的奇怪部队,他们在东亚战场上面对精锐的中朝日部队,或者说是面对精锐的美军部队,他们的战斗力不好说。
但是面对中东的这一帮杂鱼,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战斗士气完全是拉满的存在。
作战目标,两个以色列定居点。
作战目的,消灭以色列的有生力量。
不和以色列大规模的军队进行正面冲。尽可能的联系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原住民。由他们来当游击队的眼睛和鼻子。
一个定居点有50名以色列的正规士兵。
带队的副连长睡得并不安稳。因为他听说过,在这片土地上的最近两年,有一支红色游击队崛起了。他们的战斗力远超巴勒斯坦那些民间武装力量。
并且还有大量的从苏联中国淘汰下来的武器。在轻武器上面并不比以色列部队差多少。
再加上他们也从来不进行正面猛攻。所以即便重武器有所不足,但也依然够用。
所以副连长显得非常的紧张。但是那些以色列的士兵就不一样了。
他们显得放松极了。毕竟从20年前的第1次中东战争开始,他们的父辈就告诉他们,中东地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连续挫败中东联军让以色列年轻一代对于中东国家,尤其是对于巴勒斯坦有一种心理上的巨大优势。他们才不觉得自己会输呢。
而且这些年来以色列军队打的烂仗实在是太多了。打中东这帮子军队,打的顺风顺水。让他们真的有一种自己也是天下强军的感觉。毕竟军队的强和弱是比较出来的。
也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心理,这些以色列士兵有一种松弛感。
他们太松弛了,导致阿卜杜勒带领的连队对他们发起进攻的时候,还有一半的以色列士兵穿着睡衣在床上打盹。
等到迫击炮弹掉落到他们的营地的时候,他们才猛然惊醒。
然后他们想对付其他中东军队一样,想要对着敌人集中的地方发起猛攻。
但是这一波敌人和那些中东军队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集中的地方。不存在所有人堆积在一起然后发起冲锋。
而是几道长长的兵线,看似稀稀疏疏,实则密密麻麻的打了过来。
三人一小组,三组一小队。互相掩护,互为犄角。只要三个小队就能够控制正面长度超过两公里的阵线。
这些以色列的军队完全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他们感觉处处都有敌人的火力交战过来。但是又感觉每个地方都没有敌人。
他们的火力优势在这里发挥不出作用。
没有办法对敌方的重点进攻方进行火力压制,最后正面击溃敌人。
这种看似稀疏实则稠密的火网,反而是要了这些以色列士兵的命。
约旦河边两个犹太人定居点。枪声在午夜2点想起在午夜4点结束。
定居点里数千名犹太人被赶了出来。
他们拿着能带走的财务哭哭啼啼的离开了定居点。阿卜杜勒都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哭的。自己的人可没有开枪,要了他们的命。最多就是缴获一些他们的大型财物罢了。他们有什么可哭的?
而至于那些以色列士兵的尸体,自然也是让这些人一并带走。就是要给那些以色列人看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第二百四十六章 对等报复
“果然,重信房子就是真主派来拯救我们的!”
在巴勒斯坦的青年武装力量里面,这样的呼声越来越大了。
因为重信房子带着他们又打了一场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