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个提议受到了美国上下一致的肯定。而在这种背景下,全美国的目光都几乎集中在了宾州。
因为因那里将是美国网络开始的地方……吗?
而在宾州那边,那被美国上下寄予希望的公司内。它的最高领导人,两个美国科学家们现在正面露笑意。
倒不是说他们的技术突破了。而是从中国采购的玩意儿都到齐了,并且都组装的差不多了。他们可以开始自己的表演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各有各的打算
约翰逊和霍华德。这一对原本就是美国在国网络技术方面相当领先的科学课,现在在美国成立了美伦科技。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投资生产,他们的网络实验终于要开始了!
来自星球日报的记者彼得兴冲冲的来到宾州,他要见证这场重要的测验。
彼得也是个老倒霉蛋了,之前他前往印度报道过印度宝莱坞的新闻。也算是揭穿印度宝莱坞诈骗美国好莱坞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了。
当然,印度之行也给彼得留下了非常不愉快的经历。不过他也算是挖到了大新闻,所以回来之后也算是升职加薪,成为了新闻集团的重要记者。不用在天天去采访明星娱乐新闻,而是去采访政要富商的新闻了。
彼得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宾州的美伦科技公司了。这一家公司成立的时候,他就来过。并且追踪报道了很多次,和约翰选、霍华德都算是成为了朋友。
所以他来美伦公司也很方便,电话预约之后就直接去了办公室。
两位美国顶尖的科学家正在办公室里喝咖啡,看他们的样子,彼得觉得他们刚刚肯定经历了一场科学技术上的大讨论。
彼得微笑着,真让人羡慕啊,这些脑子聪明的科学家会带着我们美国走向最光明的未来。
当然,彼得并不会知道,这俩科学家刚刚确实是经历了一场大讨论。但是讨论的不是技术而是股权。
“为什么我们只能占股百分之五?!”
“还能为什么?因为这美伦公司的原始投资又不是我们弄的。我的伯父需要分润,华尔街的投资商也需要占比。还有国会那边的,和一些政治世家的。我们俩人有百分之五,那已经是人家开恩了。”
“但是不公平,明明事情都是我们在做。我们在处理技术细节,在构筑工厂和生产线,还要面对媒体进行推广。明明我们是站在前面最辛苦的人,但是却只有百分之五。平分后我只有百分之二点五!”
“好了,好了。不少了,你有百分之二点五呢。再说了,你当首席技术总监还有一笔工资呢。每年十万美元的薪水可不低了。华尔街投行的很多经理赚的也远不如你。”
“再说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可走不到今天的地步。尤其是你约翰逊,如果没有那些大佬们在背后投钱,你今天还能在这里当老大?你必须要让出一点利润的。而且百分之二点五的股权不少了。我们很快就可以有机会上市了,到时候你的百分之二点五的股权,可就是价值几百几千万美元的股票了。足够你悠闲的过下半生,不要太不知足了。”
“好了,彼得要来了。他的追踪报道可是给我们公司涨了不少人气。你现在可是美国科技新贵,不要那副死人脸的模样,笑一笑吧。”
当时有着州部长叔伯的霍华德安慰着白身的约翰选。
让约翰逊不要太在意这些个人得失。一切以公司上市为重。
而这个时候刚好是彼得打电话来预约见面的时间。所以这两人是刚刚激烈的争执了一番,才让彼得进入办公室。
彼得一进来就像是老朋友一样和他们打招呼。
“伙计们,你们看上去帅呆了。听说你们的公司马上就要在华尔街上市了?祝贺你们,你们简直就是美国梦,尤其是美国科学家梦的代表。”彼得笑着给两人送上了礼物。
每人一支派克的钢笔。霍华德和约翰逊都微笑着收下。
“谢谢,这是我们给你的礼物。”霍华德将一个信封交给了彼得。
彼得打开看了眼,随即惊叹道:“哇哦,邀请函。你们准备邀请我一起参与华尔街上市敲钟?!”
这份礼物也是很珍贵了,能参与敲钟,哪怕只是在旁边负责观看鼓掌的,那也是很棒了。在美国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履历。
彼得很开心,觉得送两支钢笔实在是赚到了。
“等到公司上市了,你们就是百万富豪了!”
不过面对彼得的恭喜,也许是刚刚的争吵让约翰逊有些不舒服,所以他有些扫兴的说道:“就算是百万富豪也没什么,我在比弗利那边刚买的房子,还没住呢就被炸弹炸了。现在我还要给银行支付贷款,还要花一大笔钱修缮。”
“哇哦。是因为那些邪教徒吗?”彼得问道。这个事情他们的媒体也有跟踪报道,所以彼得也很清楚。
反正是中国搞了卫星电视台之后,他们可以在美国范围内还嘴了。这也导致美国政府没办法什么屎盆子都扣在中国头上了。毕竟会还嘴和不会还嘴还是不一样的。美国也没办法搞一个美国版的全频道阻塞来控制舆论。
所以这下美国的CIA和FBI不得不做事了。西海岸那边的事情已经调查的比较清楚了。
就是邪教的事情。几个还活着的被抓的邪教徒招供了。把事情全盘托出。
美国现在正在大肆的逮捕那个奥姆真理教。尤其是那个头目金川。
“还有西海岸的那些古巴囚犯,希望他们不要从佛罗里达来宾州给我们搞事情。”约翰逊皱眉道。
比弗利山庄的房子他是买来度假的。现在好了,不用度假了。
但是他在宾州的房子可是买来住的。要是也被毁了那可就麻烦了。
“放心了,不会那么倒霉的。一个在洛杉矶,一个在迈阿密。他们总不能跑到费城甚至是匹兹堡来吧。”霍华德摇摇头。
随后笑着对彼得道:“来吧给我们拍个照。你的题材很快就有了,我们马上将要测试从纽约到匹兹堡的网络了。只要成功入网,我们的公司就一定能顺利在华尔街上市。到时候股价肯定一飞冲天。”
霍华德笑着对彼得说:“记得买一些我们的股票。”
彼得自然道:“那肯定,这可是最发财的机会啊!”
在简单的采访完,彼得就把他的采访整理出来写成文章发布了出去。
作为能近距离采访美伦科技两大创始人的独家新闻,这一版报纸自然卖的很好。
只是这卖的好,未必是好事。
因为金川正带着人从西海岸向着东海岸逃窜。而在迈阿密做下累累案件的贝耶尔也在到处逃窜。因为佛罗里达州对他们的追捕实在是台凶狠了。
而他们准备前往的目标则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美国经济的中心:纽约!
只不过这几波人来这里的目标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极端日本军国主义者,金川要干的是大事儿!
而贝耶尔这帮悍匪想的就很简单,他们只是想要干一票大的,有足够的钱然后逃跑。
何塞拉了七八个狠人组成队伍,准备去纽约创业。
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目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全军出击
美国什么地方最需要网络?
是大学?
是科研所?
是机场还是火车站,亦或者是什么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
不,都不是,美国最需要网络的地方是华尔街!
从物理意义上,华尔街需要有网络进行快速的交易。只要网络诞生了,那么资本就会推着网络快速发展,尤其是华尔街金融网。
他们可以开始玩一小时上百次的高频交易了。在网络诞生之前,他们可没有办法玩这种交易。网络给金融的赋能,可能比其他产业更大(单指金钱变动方面)。
抛开物理意义不谈。网络对于华尔街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概念。
而华尔街的群体是一个最擅长炒作概念的群体。至于这个概念好不好,能不能落地,落地后对国家对人民是好是坏。华尔街的这些家伙们全都不管的。
所以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们如果全部枪毙,那么可能会有几个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枪毙一个,那全都是漏网之鱼了。
而美伦科技是华尔街巨头摩根士丹利在背后投资的。而摩根士丹利是现在全球最大投行,在1950~1970的二十年里,没有任何一个投行可以望其项背。
因为摩根士丹利是J·P·摩根银行的全资独立投行。摩根士丹利在1935年成立之初就能接手十亿美元额度的融资投资。
这不仅仅是背后摩根银行的支持,更是因为摩根士丹利的这群高级合伙人们(最初摩根士丹利只有二十个员工,每个员工手握五十万美元股权)足够的贪婪大胆。
这种贪婪和大胆作为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
要说狼性文化,这摩根士丹利才是真正的狼性文化,每个员工都吃肉,每个员工都凶狠。每个人都巴不得死同行。
而现在,摩根士丹利的人正在发动他们全部的能力,再给美伦公司造势。
上市纳斯达克,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早就和内部人士走通了关系。
别说幕后交易违法什么的,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人物,在美国犯点法又怎么了?不过是自罚三杯的事情。
现在纳斯达克的高层也配合着摩根士丹利进行着宣传。
美伦公司第一次的网络链接就是从纽约的华尔街,链接到宾州匹兹堡的证券交易所。
嗯,美国的第一个网络链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科研院校的大联网,而是证交所之间的联网。
因为所有的媒体都在交口称赞。
《美国金融新时代!》
《网络赋能与金融赋能》
《双赋能,美国产业新篇章》
《新美国梦开始的地方》
这些文章无一例外的在说一件事,那就是网络可以给产业赋能,金融也可以给产业赋能。
那么这俩一结合,岂不是可以让美国产业的赋能加满。美国产业不就可以飞起来了嘛!
远在中国的李锐看到美国的这些新闻的时候,他都要笑出声了。
因为经历过后世的金融洗礼,李锐可是太清楚这些美国金融公司是什么德行了。
他们给美国产业赋能?开玩笑呢!
原时空后世,美国为什么产业空心化?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占一半以上的责任。
因为他们推动了金融法案改革,允许投行只对一家公司的部分部门进行投资。而不是对整个公司一起投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投行们只愿意投资那些投资小、获利高、回本快的部门。
简单来说就是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部门和一些公司的销售部门。研发部门虽然投资高,但是只要成功那就是巨大的回报利润。
销售部门投资小,回报也不如研发部门,但是他们回本快呀。
但是生产部门就不一样了。生产部门投资巨大,利润又小,回本速度还慢。投行弃之如鄙履。
所以美国的生产产业才慢慢的转移到了国外,自己内部开始空心化。
就这种金融投行,还想要他们给产业赋能?他们不把产业吃光了就好咯!
他们现在就一直在说服美国政府进行金融改革。而且快要成功了,毕竟都游说这么多年了,又不是每一个总统都和罗斯福一样强硬的。
不过李锐毕竟是带着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事儿,本时空之中的大多数普通人哪里能知道这些事儿呢。
反正美国佬是很相信报纸新闻里所说的“双赋能,为美国产业带来质的飞跃”这种说法。
尤其是摩根士丹利还花钱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参加各种电视做谈会,向民众们宣传证券产业优先联网后的好处。
说整个美国经济都可以盘活。整个美国都会变得美好。
而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导致金川他们都看到了。
金川在美国已经埋下了一些极端信任的教徒了。他们会指引着开悟会的其他人来美国,金川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但是作为一个极端派,他的任务又没有完成。
“原来,这东西这么厉害嘛?”金川缓缓的合上了报纸。
报纸上大版面的写着,关于金融产业和网络产业双赋能的美好结果。
金川看到这里,眉头都皱起来了。原本他是准备在纽约地铁来释放毒气的。
但是现在……
“果然,杀那些搭乘地铁的普通人没什么用,还是要杀这些社会精英啊!”
他决定临时改变计划,好不容易搞来的沙林毒气不能在地铁放了,要去证交所放。
与此同时,贝耶尔带着小弟们在纽约洗劫了郊区一个偏僻的加油站。加油站的老板刚好在看电视,电视里正在讲摩根士丹利和美伦科技的投资。
他们就是要来纽约干一票大的,然后逃跑的。
贝耶尔队里的点子王是来自苏联的悍匪约基奇。这家伙在苏联就是抢银行的好手,还精通多国语言。就是十几年的古拉格牢狱之灾让他的身体差了点。不然他都不会和贝耶尔这种没脑子的合伙。
约基奇看着电视好一会儿,对着贝耶尔道:“我们抢劫的目标有了。”
“你说我们抢哪?”
“就这个,摩根士丹利!电视上说了,他们是最大的金融银行……”可怜的老……中年约基奇,这一生四十五年都生活在苏联的他,哪里知道什么叫做投行呢。毕竟苏联哪里来的投行呢!
投行哪来的现金给他们抢啊。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把目标定下来,并且准备去踩点。
而在另一个方向入城的何塞也找到了他在美国的亲的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