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因为当罗德在宾夕法尼亚的工厂里,看见了那些正在运转的机器,那些钢模注塑或者是冲压出来的外壳。
再加上流水线上正在焊接或拼装的工人时。
罗德是真实的相信了,霍华德和约翰逊是真的解决了技术问题。并且已经找到了最初的赞助,开始进行生产相关设备了。
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开始为他们开绿灯了。所以他们肯定是有东西的。
罗德看的很心热:“你们说你们现在的工厂还缺少投资?但是我看见你们已经运转起来了啊。”
“不够,远远不够。科研成本太大了。我们还是希望国家能给我们相应的减税政策,还有一部分补贴。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投资。你看到的这只是一小部分。”霍华德拿起一个解码器对罗德说道:“这个小玩意儿,一个就要四千美元。”
“我们全国需要很多很多。几乎每一个工厂都需要。难道纽约的总公司不想知道内华达州的工厂今天是不是真的按照规定生产了足量的货物吗?”
“更不用说我们的军队也需要这些了。苏联的话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本质上是真的,只要在发展一段时间,他们所谓的那种网络沟通的信息化军队,肯定是会出现的。”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投资。”霍华德道。
而除了罗德之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了美伦科技。
其中最有意思,或者说最倒霉的一个人应该是艾伦教授。
因为英国的艾伦教授原本在交换机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了。只要在研究下去,肯定就能制作出成品,下一步就是工业生产阶段了。
但是,英国信息部门来了美伦集团参观,并且询问了美伦集团给他们的报价之后,他们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艾伦教授的研究项目终止掉。
为什么?因为美国都有成品了,而且英美关系如此融洽,总不用担心美国不卖给我们吧。
这样一来,艾伦教授的持续研究就显得投入很大了。我们还要在投入多少钱?五千万英镑还是五亿英镑才能看到成果?
而且就算是我们能看到成果,难道生产就不要钱了?
所以,还是直接买美国的产品更划算啊!
英国人就是有商业眼光。他们打算投资三千万英镑,和美伦科技展开合作,在伦敦大区构建初级网络。
这是美伦科技开张的第一大单。而这个时候,举例两位科学家所构想的华尔街上市还没开始呢。他们就已经快要回本了。
而艾伦教授仅仅只是第一个受害者。当美伦科技在宾夕法尼亚的州首府和另一个城市之间架设出第一条网络线,并且真的能沟通讯息之后。
全美国,乃至于全欧洲范围内的网络技术项目撤资就不可逆转了。
那些商业项目就不用说了,投资者眼看着别人都成了,在投资其他项目不就是血亏?所以肯定撤了。
而政府项目也是要考虑到钱的花销的,除了一些政府相关的机密项目还有保留,其他的也都撤了。准备直接用美伦科技提供的成熟产品产。
英美都这么做了,欧洲很多国家也开始纷纷跟进,毕竟英美都不搞了,我们还搞什么。竞争不过啊!直接买吧。
不得不说,这些欧美资本国家的投资是真的光棍,也是真的敢于断肉止损。
霍华德和约翰逊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成为了整个欧美科技圈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而他们这么一搞,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他们也被很多国家邀请,开始了各种风投大会。
俩人的青涩正在褪去,他们已经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这些技术都是他们的了。
在中国的李锐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开心的都要跳起来了。
“这两人好啊!真的是好啊!我们甚至都不用自己掏钱,他们就能直接干垮欧美网络研究基础的根苗啊!要支持他们,一定要大力的支持他们!”
李锐面色红润喜笑颜开:“一定要让欧美国家尝到网络技术的甜头,让他们离不开。让他们爬的高高的,然后我们在找到最恰当的时机,然后狠狠的抽梯子!让他们摔一个痛痛的!哈哈哈哈哈!”
在办公室里,李锐的笑容中气十足,听起来十足十的像是个阴谋得逞的大反派一样啊。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能免俗
李锐是开心了,因为只要美国人愿意这样搞下去,那么他们自己都能把自己的技术苗子给拔掉不少。
说起来很可笑,一个国家怎么会有人主动毁掉自己的技术发展路径呢?
但是这事儿放在美国身上有很正常。主动拥抱虚拟产业,主动抛弃实体工业生产,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无非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之前的尼克松总统对资本过于放纵了。尤其是基辛格一直想要搞怀柔对抗,依靠美国的经济优势来对抗中苏,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武力。
这样一来,就给了很多可操作的机会。
金钱和权力对人来说就是一种药,它可以是长生不老药,可以是救死扶伤药,更可以是多人心智的蛊虫之药。
资本一旦开始扩张,除非有依靠大毅力,乃至于不惜动用武力。否则是很难斩断它的。
很显然,美国已经开始慢慢从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慢慢蜕变。正开始逐渐往财阀集团的资本主义靠近。
国家资本主义至少会考虑国家的强大,在此基础下会考虑到国家下的人民们能不能生活,因为人民是国家强大的基石。所以国家资本主义不会太过分,甚至很多人会觉得在国家资本主义下的生活其实也不赖。
但是财阀公司的资本主义,是以小集体乃至于单人的富裕和权力增长为基础。其本质就是掠夺更弱小的群体。贫穷者让他们更贫穷,富裕者让他们更富裕。所谓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说的便是如此。
就像是李锐所知道的原时空后世的美国发展。以美国住房为例,从前罗斯福新政一直到原时空的七十年代,美国的住房福利其实都不错,美式自建房的价格是一个工厂工人借点钱就能搞得起来的。到了八九十年代也算是还凑合。无非是贷点款,也能搞个小木建或者小公寓。
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李锐穿越前的2020年之后,美国的住房就在往敲骨吸髓的方向狂奔猛冲。
首先是美国穷人最后的地盘,房车营地被大量的打包卖给了资本公司。原本应该是最便宜,最容易落脚,也是穷人最后一块遮羞布的地盘也开始变得昂贵。
资本公司开始所谓的装修,实际上不过就是把房车营地的草坪修了一下,装了几盏灯,搞了个公共厕所。而租金直接上涨五成。而全美百分之六十的房车营地已经落入资本公司之手。他们打算垄断全美的房车营地。
而所谓的中产阶级又会好点吗?也不会。自从2020年之后,美国新建的传统住宅,其中有七成是直接卖给了同一家资本公司。而它的经营模式则是用更低的首付更高的利息卖给所谓的中产阶级。同时全社区都有它制定的严格规定。如果不遵守,会被处以高额罚金,如果不缴纳就直接没收房屋。
李锐在原时空之中都大开眼界,想着美国都经历过了零八年次贷危机的教训了。他们总不能在同一件事上摔两个跟头吧?
但是2022年之后,新的美国房屋理财市场,继续成为全美乃至全球跑的最快的理财市场。那些在次贷危机时摔了(或者吃了)个够的金融机构们,又进入了一场新的狂欢时代。
所以李锐一点都不质疑资本主义的非人性。和不理智性。
资本主义确实是充满兽性的东西,丛林法则也确实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则。因为他们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今天吃饱了,哪管以后啊。
所以李锐看着约翰逊和霍华德,看着他们在全球大出风头,李锐不想揭穿他们。相反的,还想要帮一帮他们呢。
最好是让他们能在世界上的风头更大一点。
李锐是希望中国能生产更多,更好,更便宜的东西。以后卖去美国和欧洲,逐渐的肢解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其实对抗这些国家,最好的良药就是给他们喂下中国这带毒的胡萝卜。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开始更好的发展我们国家内部工业啊。”李锐挠了挠头。
需要发展国内工业,还需要让现在已经出现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平衡一下。
作为计划经济委员会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了。
就比如说贵州那个地方吧。
现在中学生杂志上已经从单纯的对苏月问题的帮助,转换成了一群中学生们投稿发问辩论:苏月问题的产生,到底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封建残余思想问题。
中学生们能开这样的大讨论,李锐是很欣慰的。毕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学生都将是国家的主要建设力量。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愿意主动去打破这些糟粕,这才是最好的。
而在李锐看来,这个问题其实是经济发展和封建思想残余而集中在一起的混合问题。
还记得【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锐现在想一想还真的是没有错。
所以以贵州为例,不仅仅是对贵州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结构性扶贫以此来促进贵州的发展。
同时还要开始对贵州山区进行调庄移民的工程。
其实这个工程在李锐最开始穿越来的时候就考虑过了。不仅仅是贵州,还有青海、甘肃、广西、宁夏、新疆等等地区。
其中有很多地区是完全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如果要发展,就需要海量的资源填进去。
投入那海量的资源,不如直接让人搬出来。搬迁到更合适的地方。
但是一开始没有搞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钱没资源。
而现在,李锐手上终于有钱有资源了。可以搞了,同时这个年代那些偏远地区的人口也少,搬迁出来的耗费也少。
甚至于,李锐认真的思考过是不是搞打工移民。就像是现在东南、东北地区都出现了用工不足的情况。如果直接让人整体搬迁前往这些地方去务工,让他们在那里安家会如何。
李锐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干这件事,以后的历史书上说不定要有一笔骂名。但是如果真的有必要,那么该移民也是要移的。
长痛不如短痛,移民可能痛十年,但是他们接下来的人生和他们的后代会有更好的生活。
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来进行开发。能搞产业搞产业,能搞资源搞资源,能搞特产搞特产。
李锐已经和人好好的商议过,列出了一个大致的规划书。现在主席马上要退二线了。
国家权力核心要换班,需要权力平稳过度。
李锐的态度也很重要。
他要是不支持,新的领导上来也不好当。
还好,早在五年前中央就有讨论主席退下去之后的接班人。
本来刘委员一伙人是很有机会的。但是他么已经被李锐给斗倒了。也是树倒猢狲散。
倒是让原本的备选人物之一的聂帅成为成了最好的选择。
现在聂帅就在主席的办公室里唠家常呢。
嗯,真的是唠家常,没有谈工作。就是在谈孙子孙女的学习如何如何。毕竟永福的孩子现在也是刚上小学的年纪。
因为永福也不在北京工作,所以只能偶尔寄照片来北京给主席看看小孩的情况。
主席拿着一张孙子骑木马的照片给聂帅看:“这小娃娃生的虎头虎脑的,骨头倒是显得大。比同龄的小孩大上了一圈啊。长得壮实好啊,不容易生病。”
年纪大了,喜欢小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国家主席也不能免俗。聂帅也是一样。
聂帅他开腔道:“好啊,永福当年去朝鲜的时候,他老婆还没怀孕。当时我都害怕他要没回来那会怎样。现在好咯,他现在回国这么多年,忙于工作。夫妻俩也是拖到前些年才生娃娃,还好这娃娃虎头虎脑的,长得好哇!”
“欸,对咯。说到结婚生娃娃,我们的李部长今年也有四十二岁了吧。”聂帅突然把话题拐到了李锐的身上。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八卦之魂
“我看你这人哦,怎么现在这么像是个保媒拉纤的村里媒婆呢?”听着聂帅的话,主席也忍不住笑着调侃道。
听到主席调侃自己是媒婆,聂帅也不生气,反而笑哈哈的说道:“你还真别说这些年啊,我这媒婆还是没少当。”
“我负责科工委这一块。那些科学家技术员很多都是为了国家的科研任务生活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即便是不生活在远离农村的地方,但是为了保密也是不能轻易和外面联系。”
“很多人都老大不小了,也该解决个人问题。很多刚进去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一转眼10多年过去了,也都成了30来岁的中年人了。人家也总有情总有爱吧。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还是有的吧 我怎么着也是要组织一些联谊活动。让他们多接触接触。”
“能在内部解决的就尽量在内部解决了。你还别说,当初组建技术员队伍的时候,那些年轻的技术员男女比例最好达到1:1,这比例还是李锐提出来的。那时候他就肯定想好了,让那些年轻男女以后也能在基地里面恋个爱,结个婚。”
“这些年我也是促成了不少对了。”聂帅说到这些还挺自豪的。并不会因为自己被说成是媒婆而不高兴。
自己能促成这些婚姻。那是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也是自己的光荣。他觉得自己这个媒婆当的挺好的。
“再则说了,李锐同志是我们国家现在重要的领导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之后的20年乃至30年的时间,他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关于他的婚姻问题,组织上也确实需要帮他考虑一下。”
主席想了想,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和李锐接触了这么多年,主席也知道李锐这个人自主意见是很大的。
所以他对聂帅说:“这个事情的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要尊重李锐同志的个人意见。以他个人意见为主。他可是最反对任何形式的包办婚姻和包办恋爱的。在这方面他可是我们当中最激进的人。你可别忘记了,他之前可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和陈永贵同志闹得很不愉快呢。”
主席说的陈永贵同志指的就是大寨乡的陈永贵。
本时空之中倒是没有过度的吹捧农业学大寨。因为在本时空之中,彭家村的彭学武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农村搞集体产业的方式,让从前的彭家村,现在的彭家镇变得更加富裕。
当然大寨乡也能算得上是农业的一个典型。只不过是起表率作用没有原时空那么大罢了。
而在大寨乡中出现了几个女性代表的典型。不管是女拖拉机手还是大寨乡幼儿园的女园长。
都是这个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代表。
其中有人和县里或者是市里的工人谈上了自由恋爱。这也不奇怪,毕竟她们的事迹被报纸发表之后。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追求者。这个年代大家就是很尊重,也很喜欢这样的女性劳动代表。
所以有很多优秀的适婚男青年,像她们示爱也就不稀奇了。
其中有一位和城里面的一个工人正儿八经的谈上了恋爱,并且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
但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大寨乡那边并不希望铁姑娘外嫁去城里。
因为她代表的是农村劳动妇女阶级。如果她嫁到城里去的话。那不就成为城里人了。
自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恋爱和婚姻的大讨论。
现在的中国,在李锐故意的引导下就是开启了一种全民大讨论的时代。
因为现在的中国发展太快,新旧思想交替。传统思想和进步思想的碰撞是必然发生的。
如果不给所有人一个发声的渠道将道理讲通透了。那么迟早是会出事情的。
所以各地的电台都有相关的节目。各个阶层的报纸和杂志也有开设相关的主题,以方便人民群众在此发声。
而对于铁姑娘能不能嫁进城里这件事情,当时的讨论度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