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蛇问仙 第93章

作者:舒楠泽

  从鱼钩上摘下来扔嘴里咕噜一声咽下去……

  “啧啧,真鲜。”

  再次甩钩钓鱼,躺在竹筏上睡觉吃鱼,没什么更舒服的了。

  白雨珺之所以躺在江上竹筏是为了借助江水利用天赋神通隐藏自己,在十万大山里每天最重要的便是将自己隐藏不让别的猛兽知晓位置,人族可不是良善之辈,在人族搜寻热情不减之前绝不能到处乱跑。

  还好,自己与风雨和江湖湖泊气息融合甚至与地脉融合的本事很强。

  太阳缓缓升起,温暖阳光带来丝丝温热提高体温,因前几天秋雨而变得昏沉贪睡的某蛇总算精神许多。

  又过了没一会儿,竹筏上的鱼篓里装满巴掌大河鱼。

  懒蛇迷迷糊糊起身伸个懒腰,曼妙身姿一览无余,抓起竹竿学那艄公动作将竹筏撑到岸边浅滩。

  拎着鱼篓上岸,河滩上有一个三块石头垒成的简易锅灶。

  拿起铁锅去河边小溪打水放好,底下塞满干柴,两根手指打了个响指变出小火苗点燃干柴烧水。

  扔进去葱花姜蒜,撒盐巴,趁烧水功夫将鱼去鳃清理干净。

  待水开锅把鱼整条放进去。

  不是炖鱼,是在熬一锅鲜美鱼汤,用山溪里的新鲜鱼熬的鱼汤味道异常鲜美。

  早些年许多农村孩子都干过这事儿,从家里带点儿盐拿上姜蒜铁锅跑到河边捉鱼,一群小伙伴拾柴的拾柴捉鱼的捉鱼,然后在中午熬出一锅鲜美鱼汤,就着饼子,一口鱼汤一口饼吃的热火朝天,那味道记忆犹新。

  没多久锅里散发阵阵香味儿,撒香菜,盛上一碗,趁热小心喝几口。

  “哎呀呀~舒服呢~”

  山清水秀的小河边白雨珺悠然乐无边,瞧瞧,全都是自由的味道,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嘛,既然还没能当上神仙那就先过神仙日子好了,在这血腥世界挣扎求生间隙小小的犒劳自己一下,蛇生当自在。

  一行白鹭贴着水面掠过,好一副诗意画卷。

  天气不错,村里的农家姑娘端着木盆来河边洗衣服。

  嘻嘻哈哈在石板上用力搓,时不时高举棒槌敲打,在这个该死的年代也只有偏僻贫穷的山野才能有少许安宁。

  白雨珺对着姑娘们吹了个口哨。

  山野姑娘也比较野,和白雨珺嘻嘻哈哈调侃,那野蛮模样让白雨珺想起了将近三百年前的那个丫头……

  举起装满鱼汤的白瓷碗对着天空敬了三下。

  “也不知道芸儿那丫头转世几次过得可好。”

  一口饮尽,烫得险些把蛇信子吐出来……

  对岸偏僻山路上村里汉子牵牛往回走,牛背驮着稻谷,驮着村民糊口粮食,几个小伙子对着河边浣衣姑娘们唱歌撩闲,姑娘们也笑骂回击,年纪大的老人笑呵呵。

  下午。

  白雨珺在河边巨石上搭建了个草亭子。

  四根剥去树皮的树干当柱子,搭好梁架铺上厚厚一层稻草压实就成了质朴草亭,摆上蒲团用来看书很不错,既能遮挡烈日暴晒又能感受水汽。

  坐在亭子里翻看师父于蓉赠送的道门经书。

  是几本清心经文和几篇学习如何修神养心典藏,她希望白雨珺能够悟透经书免得将来因嗜血凶戾堕入魔道。

  史上可是有很多大妖因为杀戮过重不自觉入了魔。

  白雨珺认真习读。

  “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

  “息乱而不灭照,守静而不著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见……”

  道门典藏果然神妙无比,在这清幽之地习读渐渐放下被镇压两百年的压抑愤怒,心静方能聪慧,暴躁易怒容易蒙住心智,修行之路若因心智不明踏错一步后果之重难以承受,这也是白雨珺逃走后为何第一时间找地方调理的原因。

  清脆经文诵读声朗朗,周围清风徐徐。

  当心静安宁时会不经意带动身周气流徐徐,不高兴的时候会让大风变得狂乱,若是难过且阴天时还会引得降下细雨。

  这小小村落和深山小河也因白雨珺的到来变得充满灵性。

  村民们发现晚上睡觉更香了精神倍棒,井水忽然变得甘甜清爽,虽然变化微小但是依旧能感觉得到,村民们将此归功于近年来对山神和土地的供奉,闲着没事儿更是去山神庙和土地庙敬香。

  白雨珺知道那两座小庙,山里贫穷简陋,小庙不过是用几块石板搭建简易粗糙。

  不知这方天地出了什么毛病居然没有山神土地等小神,估计是修士太多把小神给吓跑了。

  秋天越来越明显,这里不会树叶枯黄也不会降霜,不过还是有点儿微凉。

第180章 悠闲

  清晨。

  朝阳初生紫气东来,也是吞云吐雾最好时机。

  巨大狰狞白蛇盘在山顶雾海中若隐若现,山雾激荡不时露出蛇首,自从逃离那该死的皇宫后便恢复了每天吐纳,每次呼吸都会把周围雾气吸入腹中,吞云太难,只是吐雾。

  半晌,太阳升起雾气开始消散。

  只有在江水或者雨天以及大雾中具备隐匿能力的白雨珺蜿蜒爬行钻进云雾下山。

  金丹期就能够御空飞行,目前算不上飞只能算作爬,尚需时日练习,人类可以御剑而白雨珺只能在低空爬行游走,钻进白雾快速扭动直奔山下。

  山坡,某砍柴的樵夫抬头看见雾气中一个巨大影子像条鱼似的游过。

  “妖怪啊……”

  没搭理山上那个可怜樵夫,一路扭动游至山下落地化作白衣女子。

  山路幽静,小溪潺潺鸟鸣悦耳,散步回去也算是比较有文艺范的美事,村里孩童坐在牛背上出去放牛,老牛慢悠悠。

  回村路过一座溪上小石桥,石桥很老,整体以石块堆砌成拱形,不大,无护栏,桥体长满上了年份的青苔。

  当牧童骑牛从桥上走过的画面很美。

  长满绿色青苔的小石拱桥,桥下清澈溪流潺潺,背景是白茫茫雾气,远处露出高大山头如仙境。

  快步走过石桥进村。

  回到篱笆院里还要继续打坐修行,去河边钓鱼喝汤偶尔做一次就算了,打坐修行增长的修为不多,可蚁多还是能咬死象。

  宁静小院里白雨珺静静修炼……

  …………

  快到中午。

  三个村民抬着个壮汉直奔白雨珺小院,后面还跟着不断哭喊的村妇,那被抬着的汉子好像是那村妇家男人。

  “白姑娘……于家汉子被蛇咬了!”

  白雨珺结束打坐起身打开篱笆院门。

  当初来这小村落落脚依靠的便是郎中身份,村里没有郎中也请不起郎中,大多用些土方子治病救伤,对于郎中的到来非常欢迎,平时有点儿头疼脑热来这里拿点儿草药回去服下立刻痊愈,而白雨珺也不要酬金。

  只是让他们平日里帮忙采些草药,村民们依旧热情的送来鸡蛋肥鱼和猎物感谢。

  村民抬着那壮汉进了院子然后熟练的放到地上,白雨珺看了看汉子小腿,有两个紫黑色伤口且半个小腿发青,典型的被毒蛇咬到,村里上山干活或者下田都有可能遇到毒蛇,一旦被咬弄不好可能一命呜呼。

  “给我一条束带!”

  立刻有村民解下腰间束带递给白雨珺。

  纤细小手快速将束带在汉子腿上绑紧防止毒液扩散,其实从被咬到抬到这里毒液扩散许多,如果第一时间绑住腿就不会如此快速昏迷。

  仔细看了看应该是溶血性毒素。

  蛇毒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神经性毒素,被咬后伤口症状不是很明显,流血少,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全身中毒反应,第二种便是溶血性毒素,中毒后症状明显,肿胀,剧痛,流血不止,伤口附近发黑。

  幸亏来得早,若是再耽误一会儿估计不但褪保不住连命也得被带走。

  拿出两粒丹药塞到汉子嘴里,接着用草药覆盖伤腿并趁人不注意用水灵力过滤毒素将毒液挤出来。

  没一会儿,两个伤口流出黑乎乎的毒血有浓浓腥臭味儿。

  在连番施为后汉子中毒症状缓解,妇人连连道谢,闻讯赶来看情况的村民们纷纷夸赞白雨珺是医仙。

  汉子家婆娘领着儿子跪在白雨珺面前。

  “谢谢白姑娘~呜呜~不然我们娘俩怎还活得下去~”

  “没什么。”

  白雨珺脸上没太多表情,挥挥手让村民将汉子抬走,之所以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适应天道将来飞升渡劫少遭罪而已,不然凭借之前被人类镇压的经历没将所有人吃掉已经很仁慈了。

  最后村里很多人送来鸡蛋肥鱼感谢救助于家汉子,村里大多沾亲带故都是一家人。

  处理完一切,白雨珺离开小院往山上走去。

  村民被蛇咬之后按照惯例一定会拉帮结伙手持棍棒上山将咬人毒蛇打死,白雨珺身为蛇类不可能只救人不救蛇,此次上山正是为了将那毒蛇送走免遭毒手,毕竟这事儿说不清到底是谁惹了谁,无解难题。

  走过田埂走过老旧水车,翻过石桥来到那于家汉子被蛇咬之处。

  搜寻蛇类用热感应不太好使,蛇是冷血动物体温很容易改变,好在蛇身上腥味儿较浓容易寻找。

  嗅了嗅空气味道,扭头往某草丛走去。

  “原来是个五步蛇,怪不得那么毒,小家伙。”

  草丛里一条五步蛇对着白雨珺竖起蛇头嘶鸣警告,大约两米长,对白雨珺来说依旧是一条小不点。

  伸手,五步蛇猛地发起攻击。

  白皙小手趁机一把抓住蛇头将其从草丛里拽出来,因自己个子太矮拎着蛇头的时候蛇尾巴还在地上。

  “老实点,我可不想吃你。”

  捏着五步蛇快步走向深山,时间不长,之前五步蛇待的地方来了一群手持棍棒的村民不断打草,简单说是在打草惊蛇,他们不能允许农田村落附近有一条剧毒蛇存在,在面对手持棍棒的人类时毒蛇很难发挥优势。

  森林很美。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化成道道光线洒向地面,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空明山谷鸟兽鸣叫,拎着五步蛇悠闲进山的画面看起来很诡异……

  走到深山将五步蛇往草丛里一扔转身就走。

  村民们在那附近搜寻半天一无所获无奈放弃,不知有一条更大更毒的蛇将那五步蛇带走放回深山,完美保证了双方小命,既不得罪人类又保证同类的存活,能救一条蛇是一条,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有背叛族群的嫌疑。

  做蛇没什么可丢脸的,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日子照常过。

  不知不觉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被当地人称作医仙,邻村有点啥病也过来求医,倒是免得赔上全部家产去镇里看医导致家道中落。

  没过多久白雨珺准备再次南下。

  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而且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导致越来越困乏,是时候来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了。

第181章 迁徙

  秋雁南飞寒初来。

  蛇类不具备随气候迁徙的能力,无法像鸟类那样扇动翅膀随着气候往返南北,好在化形之后出行更方便。

  在某个清晨,身穿白色劲装头扎马尾的白雨珺告别村民登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粗糙木船,竹子做的书箱放在船尾,船上还有当地村民赠送的鸡蛋和泡菜以及糯米饭团,戴上草帽划动船桨加入南迁大军。

  每天潜水挺无聊的,干脆准备一艘小木船,无论潜水累了还是躺在船上晒太阳都能兼顾。

  腰上还挂了个葫芦,里面装的是用果子酿的果酒。

  蛇类不喜酒,做了蛇妖后喝点儿度数低的果酒问题不大,不管怎么说葫芦往腰上一挂非常有感觉,颇有种散仙云游风范。

  划着小船顺流而下离开支流进入大江水域。

  晨雾弥漫大江,一艘小船带着船桨破水声缓缓而下,远远只能见到个白衣戴草帽划船之人,双手握住交叉船桨不断向前推往后拉,船桨末梢滴着水从水面掠过又入水搅动水流,腰间葫芦随着前后弯腰不停摇晃……

  几只水鸟贴着水面快跑用力扇动翅膀起飞。

  肥鱼高高跃出水面又掀起水花落水,江面凉风徐徐。

  幸亏早上将衣裙变成如今清爽利落劲装,不然这水汽打湿衣物又要晒太阳,奇怪装束还是引起很多渔民注意,也许他们以为遇见武林人士并不敢上前。

  划船划累了便坐下歇息,施展控水神通托着小船快速往下游行去。

  有句古诗咋说来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挺逼真,顺流而下加上控水加速十分平稳的驶过一座座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