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79章

作者:码字手痛

  不过他终究是天下之主,忽然笑道,“改革之人并非一定能够享受胜利果实。”

  天后,柯黯然,苏洗笔皆转头看向大夏圣上,只见这位天下之主脸上重新挂起笑容。

  柯黯然迟疑了一会儿,问道,“陛下此话,似乎……”

  他正在斟酌用词,因为这句话词语用法很是新颖,虽然白话文已经大行于世,但是会这么说这句话的应该只有周铁衣。

  “很像他说的,是吗?”

  大夏圣上毫不在意,笑着反问道,随后一边望着太乙观的方向,一边说道,“他历来弄出新的东西,都喜欢团结最多的人,并不会一个人吃独食,你说他这次又会拿出什么好处来填朕的胃口,让朕欲张牙舞爪,却又下不去口呢?”

  柯黯然顺着大夏圣上的话,联系大夏圣上和周铁衣非敌非友的关系,吐出一口气,说出一个词,“喂虎。”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臣子生杀之权握于君王之手,而权力就是君王的食物,哪一天君王饿肚子了,就会将看似滔天权柄的大臣一口吞噬。

  因此不测君王之威,如同时刻准备狩猎的猛虎一般。

  但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如今周铁衣一样,反过来用权力将君王填的饱饱的,以至于让君王这头天下最凶猛的猛虎,消化周铁衣扔出来的‘肉’都需要时间,这顿顿饱的猛虎,自然也没有极致的,一击必杀的攻击欲望,等猛虎吃饱喝足打个盹反应过来的时候,周铁衣这位喂虎之人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臣子了,甚至周铁衣的权势,如今并不来源于大夏圣上,这也是一头天下猛兽,只不过是一头会自己耕种,喂养其他猛兽的‘猛虎’,将大夏圣上这只猛虎在悄无声息中往笼子里面赶,只不过那笼子里吃喝充足,以至于让大夏圣上这只猛虎都犹豫不决,没有立刻殊死斗争的想法……

  想到这里,柯黯然神色越发古怪起来,这种想法已经欺君,但却很好解释眼前的局面。

  周家以‘虎’为号,但周铁衣却是喂虎之人。

  猛虎再凶,能够凶得过喂养之人吗?

  御书房内君,后,臣三人商量之时,那横贯历史长河的大鼎继续演化,有了百家灯火,演绎出一个个繁盛的人族家庭,这些人族家庭并没有停止扩张。

  扶摇山脚下,才成就地仙的澜沧道人秉着大开方便之门的想法,最近几个月凡是来他这里求取地仙之道的,他甄别了善恶之后,都会尽心传授教导,这也符合周铁衣当时传授他法门的恩情。

  可惜初成地仙,他还没有办法完全脱离自己的封地,想要去太乙观听讲也不行。

  此时大鼎横于历史长河,人仙演化到极致,自然是地仙之道,而地仙已经有自己的道统,能够主动将自身的大道融合进入其他道统。

  此时隔着几千里山河,澜沧道人心中生出莫大的欢喜之色,还是婴儿状的身体拍手叫好,“原来地仙之法尽是如此演化,谢过祖师讲道。”

  随后一条虚幻的道统长河从他身上飞跃,与大鼎相融,在钟鸣鼎食之家,百姓安居乐业之景后,开辟出一方福田,福田之内,草木生长,湖水清澈,生机盎然,此乃地仙补地之道。

  有了澜沧道人这个地仙道统第一修行者作为引子,大鼎越发由虚转实,鼎身呈现象征鬼仙的素白,象征人仙的赤红,象征地仙的浑黄,三者法理交织,汇聚于周铁衣手中,欲在地仙之上,再次往上推演。

  “地仙之上者,谓之神仙。”

  周铁衣大道纶音,此时借助千亩雷云做鼓,声传超过三千里。

  “此言大谬!”

  一道道流光化作天象,或朝霞灿烂,赤霞天精之炁,或至虚至灵,玄阴空灵之炁,或勃勃生机,青灵玄老之炁……

  一位位道家三品带着漫天云霞,从玄都山的方向而来,他们化身先天祖炁,流云卷动之间,就能够行进百里,比鬼仙破空之法不知道要高妙多少。

  本来玄都山的老道们准备在自己的大本营中为难周铁衣,让他知晓罗天大醮不是那么好办的。

  但周铁衣没有先去玄都山讲道,而是在太乙观讲道,这是别人家的祖庭,即使玄都山再霸道,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别人家的道场阻止讲道,这乃是道家一等一的大忌。

  周铁衣先是整合鬼仙之流,已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鬼仙寿命悠长,虽有种种不便,但是天下间暗藏的鬼仙数量可能超出所有人预料,仅仅半日之间,就有近一千之数前来听讲,这已经是另立道家祖庭的气象。

  现在神仙之语一说出来,不仅是在地仙之道上再次推出法门,让地仙之道有进步的阶梯,真正能够和道祖天象之道竞争,更何况神,仙合流,当时也不是没有人做过,天一道脉想要以道御神,最终导致一场滔天大祸,甚至让道家失去了对天宫的掌控权。

  此时玄都山的老道们自然不会允许周铁衣再提此法。

  那漫天云霞汇聚于太乙山,与天空中的墨色惊雷,与流淌星河,形成鲜明对比,只不过即使是道家所化天地祖炁,也被堵在玄牝门外,不得轻易入内。

  在一道道道家云霞赶来之时,周铁衣毫不在意,继续讲道,“地仙用功不已,功行圆满,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胎仙化出,身内有神,身外有身,挣脱桎梏,破除金锁,以神代身,圆满地道,功行超脱,至此不固于地,飞升于天,从此天上人间,任意居住,此为大罗神仙。”

  众多鬼仙听得如痴如醉,只见那流淌的星河最上,日轮下的道人之形越发高妙,他形体消散,一个个穴窍之中,一尊尊灵性勃然显露,这是当日元旦之时,妙玉帮助周铁衣遮挡的跟脚,此时尽显无疑。

  那灵性之中,孕育一位位先天神灵,神灵出世,代替周铁衣行使他的地仙之权,同样梳理山河,镇守大地,只不过周铁衣却能够登天化出,不再桎梏于原本的职责,所以称之为,身内有神,身外化身,挣脱地仙桎梏,以神代身,圆满地道,飞升大罗。

第523章 今日不讲罗天,只讲周天

  星光流淌之上,那轮大日之中,高妙的道人之形已经完全化作一方原始天地,天地虽然阴阴沉沉,如同尚未天命的寅时,非光非暗,但是其中灵性盎然,模糊流动的水源之中,有天水神灵从五脏肾宫造化,此神原本是周铁衣的五帝黑帝像,因为五帝气运离散,从实转虚,受到重创,如今神仙合流,另得大运滋养,修补道途。

  只见那众人看不清的五脏肾宫,原本服十二章的黑色皇帝化身一变,头戴莲花冠,身穿长生衣,座下莲花开,左右仙童伴。

  又有无上道音,从原始天地之中传出,通过玄牝之门,与外在天地交互,化作玄色祥云万朵,化作水中仙人万道,天降金花,与地涌青莲相合,一时间那千亩雷霆劫气竟然直接被圣道荡开千里,形成一圈外环,只能够围绕中心巨大的原始天地匍匐。

  天和景明,雷散云开,繁星从天空中坠下,浩荡星光之中,天地混同,一时间竟然让人分不清这星光究竟是从地中那原始天地涌上,还是从天空中真实天地降下。

  “此为北方五灵玄老天君,水帝也,其精辰星,下应水部诸神,司云降雨。”

  天地之间水运聚集,已经干涸了一月的天空,随着从太乙山上荡开的雷云开始飘落甘霖,春雨如油,普降大地,从山林至田野,又至江河,福泽万灵,众生叹服。

  化黑帝为五灵玄老天君,周铁衣自身本来断裂的道途也在迅速修补之中,当日五帝气运离散,五行祖炁紊乱,今日五行祖炁重聚,只不过不再以五帝自居,而是以五方五老自居。

  所以当日之祸,今日之福。

  周铁衣也要感谢大夏圣上破开五帝枷锁,不然他怎么能够真正得到这天地核心权柄,化五帝为五老呢?

  一时间周铁衣心中越发欢喜,周围天象因此受到改变,那轮大日光辉越发明亮,天空中辰星造化,也预示着天下将明。

  “混帐话!”

  奔涌至太乙观下的一位位道家三品,看着周铁衣堂而皇之以仙养神,一方面惊讶于这无上大道,一方面又不得不出手阻止。

  不然以后天下之仙,皆养神祇,那么道家究竟是道,还是神呢?

  “世人不知你周铁衣的底细,老道我还不知吗?李代桃僵之术,想要让神道死灰复燃,今日才暴露你狼子野心!天下群道,夫子院的老家伙,那难陀寺的和尚,天京的圣上,今日不出手阻他道途,来日还有谁能够扼制他,恐怕我天下子民,又要被神祇统治万代!如何敢借我道家之名,宣罗天大醮。”

  霞光之中,玄都山都讲老道睚眦欲裂,他整个人的形体散开,化作无形,进入守虚状态,如同天地规则的虚面,与实体相对,从而包裹住万千道家祖炁云霞,越过玄牝之门,想要直冲云霄,与周铁衣争斗。

  无形的守虚之力挤开玄牝之门后,一道道玄都山的道家祖炁们也争相上涌,带着万道灿烂的云霞,想要与天上星河相斗。

  那星河之上,包容万仙,养育万神的原始天地俯首,那幽暗的边界轮廓重新勾勒出周铁衣的样子,只不过坐于天地之外,立于宇宙之上,嗤笑道,“遗老之徒,鹦鹉学舌之辈,你却是何法门,敢评价我之道途?今日这太乙观上,不讲罗天,只讲周天。”

  他此时心中也无尽欢喜,神仙道途以他开始圆满,那大鼎之上,象征着神仙的玄黑色如同墨水泼洒,一座座神宫,道宫林立,神中有仙,仙中化神,至此神仙不分家。

  五脏肾宫之外,又有肝宫即将落成,此为青帝,亦为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周铁衣对着那一道道从玄牝之门中跃然上升的霞光嗤笑了一声之后,并未阻止,就像他之前说的,今日当大开方便之门,入门中,无论敌友,皆可听讲。

  只不过想要和他论道,就要看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他继续对着众鬼仙讲道,“这身内有神,身外化身之法有两道,其一神灵自生,为个体,其二神灵化身,为整体,尔等修行,化身一道,即有机会入神仙之境,倒不必如我,化生万道,我虽立神仙大道,不过法门与神仙还略有不同,走的是无上圣道,若学我,道途凶险。”

  “我等知晓。”

  一位位鬼仙叹服,同时因为信息交互,他们也在理解周铁衣这番话的意思。

  神灵自生,意思是自己身体之中养育的灵性有自我的意识,就如同周铁衣此时身体之中的万道神灵灵性一样。

  神灵化身,应该类似于提线木偶,或者说两个躯体都是自己的,平日里仙躯逍遥,神躯镇守,虽在家中,却能够游历万方,与当时周铁衣降临此世,在大夏的时代修武道,在蛮荒时代修神道类似。

  两者当然各有优劣,只有亲自走出来,才知道自己最适合哪条路。

  周铁衣说话间,那位玄都山守虚老道就要跃入星河之中,搅动着原本在太素辰风中有序旋转的星海翻腾。

  周铁衣伸出星光汇聚的手指,向下一指,继续讲道,“神仙之上,谓之天仙。”

  “天仙者,人间有功。”

  他说话之时,无量人运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满天星河之间,人运之中显化出他治世之功,有火车穿行于大地,有高楼拔升于田野,有钱货贯通四方……无量功德,即使至德菩萨,也望而生畏。

  此时皆化作登天之梯。

  这是地仙之道,圆满的是人间之功。

  “天中有德。”

  一道道天地规则显化,映照出幽冥渡化恶鬼,理清浊气,辅助轮回之德,映照出以法补地,养育地脉之德,这些是规则之道,补得是天地缺失,是神仙之德。

  “功德圆满,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三灾不能殃,九难不能毁,拔擢洞府,以道化天,天仙,洞天之主宰也,受天书以成大道,天有三十三,其一,云载天风雷境。”

  大夏西方,本来就在关注太乙观变化的大明宫主,无名道人听到此语,他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才笑道,“原来这才是三十三天,当真是煌煌圣道,即使落在天下人眼前,以前天下人都难以理解,今朝现世,立马如龙升天,势不可挡。”

  他放开了自身对道途的限制,与周铁衣立下的五仙之运交互,瞬间,一套华美至极的天衣由功德编织,化作风雷云霄之相,落在大明宫主身上,在大明宫主真切感受五仙大道的同时,周铁衣那星光手指从天落下,下方也演化出一片雷云天宇。

  这雷云天宇之中,坎巽相生,风雷云集,一道道雷霆交织,有紫霄神雷,有太乙神雷,有五行神雷……如同万千朵炸开的火树银花,劈在规则锁链之上,让一处处规则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既打破原本的空间规则,又在雷霆之中编织出新的规则,其中还有无数道家至小之剑,落在一枚枚龙章之间,阻断万法之道。

  那跃然而上的道家守虚,离山道人虽然是守虚的状态,但却不是虚极笃静,连守虚的极致都做不到,在道家至小之剑法门之中,自然尽是漏洞。

  一道道雷霆劈落下来,携着万剑之威,将离山道人从守虚的状态中直接打了出来,重新化为人形,连带着那万千道家祖炁,也被扼制在云载天风雷境下。

  离山道人面红耳赤,“大明宫主,你如何助纣为虐,今日神道若复苏,前人万年苦功毁之一炬,你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他愤怒至极,但却只能够望着上方无穷无尽的雷云咆哮。

  大明宫主隔着万里,轻笑道,“夏虫不可语冰,你之谓也,道在那里,你自己上不去,还想要与别人论道,实乃贻笑大方,老道我若真是阻你,你还有说话之能?”

  离山道人从惊怒的状态之中冷静下来,再次细细打量眼前的云载天风雷境。

  确实,眼前这层天宇自成一界,但并非完美无缺,不是真正的云载天风雷境,只是由规则编织,有形无实,所以他还有机会突破。

  不然以大明宫主这位道家绝顶一品,亲自立下一界,即使是玄都山天师来了,也不敢说轻易突破。

  他功行还没有圆满。

  离山道人向上望去,只不过身在云载天风雷境编织的法境之中,他的目光也难越过一界,看到那云载天之上的景象,不过却能够从中推断出一二。

  无论是功,还是德,周铁衣此时的积累肯定够一般的神仙突破天仙,但周铁衣可不是一般的神仙,他是五仙之祖,仙中之圣,荒古九神,他肯定想要追求无上大道,所以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从他的穴窍不演化一神,要演化众神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今只是五老之中五灵玄老五炁天君化生,其道远没有真正白璧无瑕,因此还有阻道的机会。

  就在离山道人思考的时候,有了大明宫主的气运交互,即使没有亲自登上天仙之境,但是周铁衣也推演出了天仙之法的大概,那跃在历史长河之上的大鼎,在无数神仙宫宇的景象之上,再次演化,一抹抹天青色浮现,化作一层层天宇无量,囊括宇宙无极。

  鼎身轻轻敲击,悦耳的大道之音激荡起历史的波澜,响彻寰宇,震动古今。

  从今往后,天地之间再有一条大道。

  鬼仙求长生,人仙传万家,地仙养山河,神仙定规则,天仙化寰宇。

  天地人神鬼,五道交织,五法交流,互补不足。

  相隔六千里,威严的那难陀寺,此地佛光普照,昼夜不停,讲经殿中,八宝奇珍,光辉璀璨,只不过即使已经关闭了殿门,此时讲经首座仍然停止了他的闭门禅法。

  他整个人化作空性,只剩下一层淡淡的轮廓,映照出太乙观的景象,有佛家一品辟支佛映照,自然比离山道人看得更清楚。

  只见那空性之中,无量黑白玄牝门前,雷云荡开千里,春雨普落大地,但雷云之中,无量星光贯通天地,璀璨星河以天宇为莲座,巨大的云载天风雷境承载其上,似仙非仙,似神非神的无上道人,道人身化原始天地,吐纳的气息化作风雨,清气,经过肾宫,肝宫转化,从玄牝之门中传出,加剧风雷之势,让风雷继续以门神山千里向外扩张,弥补今春缺了一月的春雨,让万物迸发生机,滋养天地大道。

  即使听惯了无上佛法的众僧,见到这一幕都心神震荡不已,难以自持。

  身化天地,呼吸之间,云雨聚集,养育山河万物。

  这法门虽非佛法,但他们倒是听过。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与之相比,那风雷境之下,一道道卓然的道家祖炁当真是不值一提。

  但离山道人的吼声,也通过讲经首座的空性传于众僧耳中。

  是啊,今日若不阻他道途,来日该如何是好。

  讲经首座下,一位菩萨站起身来,“首座,我庙宇之中有一宝珠,唤作摩尼,手持此珠,火不能近,水不能侵,风不能入,地不能挡,乃过去佛寂灭之时所得,此珠当能越过风雷。”

  讲经首座不语,空性之下,他的人形轮廓竟然出现水波状的晃动。

  这位菩萨心知肚明,佛家讲因果缘法,如今周铁衣立下五仙大道,虽然与神道有染,但却是造化众生之道,今日前去阻道,昔日功德自然烟消云散,如何还有面目教化天下众生。

  不过道途之争,争的就是教化天下众生!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位菩萨不等讲经首座回答,口作一谒,径直起身,越过众僧,往殿外走去,于祖师殿中,取下一宝珠,又向东华州太乙观地界而去。

第524章 游学

  山铜府,小石镇地界。

  此时已经天色放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冬去春来,今日东边太阳升起得比平日里要早得多。

  不过半年的时间,如今的小石镇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白芷山矿洞之内,一轮明月之影逐渐升起,伴随着新的,转化后的墨石灯照亮幽深的矿洞,早晨的用工铜钟敲响,从矿区传递到旁边兴修的周公楼内。

  巨大的,蜂窝状的钢筋水泥楼宇之中,此时天色还未完全放亮,一盏盏天京老爷们都不一定用得起的墨石灯亮起,传出一道道杂乱的人声,霎时间,仿佛整座楼宇都活了过来一样,有了勃勃生机。

  男人们和半大小子们陆陆续续出了楼,汇成两道人流,一道向着矿区而去,一道向着新修的工人学院而去。

  当然这中间,一位位平日里不善言语的男人们少不了耳提面命地说教。

  其中一父子之间的话倒是颇有意思。

上一篇:诡鼎/紫鼎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