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码字手痛
一缕缕金色的光辉带着春季萌发的阳和之气,落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
此时大地千疮百孔,渊蒙带来的三十多尊山岳石猿在刚刚的大战之中,接连陨落了十几尊,两边的军阵也在厮杀中各有损伤。
这些陨落的山岳石猿带着其改动的大地脉络,在落日关前形成一圈蛮荒山丘,延伸至虎牙山,而虎牙山旁,李隆化作的巨大山岳从中两分,形成一道新的天堑。
妙玉从幽冥之中飞出,身上玄机一转,从死气化为生机,她手掌一拂,从南边而来的阳和之气以更快的速度从落日关内涌向了新生的山川地脉。
无声的阳和之气如同春日萌发的新芽,一粒粒春草的种子顺着春风埋藏在嶙峋裸露的山石之中。
幽冥之中,墨俭这位新的幽冥平等王佛低诵佛号,那近乎笼罩幽冥的佛光一层层回拢,凝聚在佛国净土,凝聚在十八层地狱之中,随后墨俭也对着大明宫主一礼,封闭了此时初生的幽冥净土。
天空中巨大的佛首,连同那朵以二十四诸天塑造的二十四瓣莲花也同样消失。
大明宫主看到这一幕,轻呵了一声。
墨俭不是当初的周铁衣,如同小孩手握大斧,墨俭是幽冥平等王佛,是圣人之下的无冕之王,他舍弃圣道,究竟换回了多少圣力,谁都不清楚。
在墨俭不对外扩张,反而向内封闭的情况下,除非聚集三件以上的威能完全苏醒的绝世神兵,或者圣人亲临,不然绝无可能打破幽冥净土。
但是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墨俭的幽冥净土无法被打破,但是其余二十四佛国诸天是可以被打破的,到时候只要将战场不选在幽冥即可。
这正是大明宫主西行化佛的原因,想到这里,他心中也有了定计,不再纠缠。
不过看向落日关方向的时候,他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调动自己的云载天风雷境,化作一层天幕白云,覆盖整个显露出来的第一阎罗殿,将其重新压入长城之下,作为整个落日关长城的地基。
一场牵扯圣道的大战,最终以双方各有收获结束。
最顶尖的一群人都得到了一部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不过山野之间,上万士兵的尸骸却无人问津,形成一处处绝境,隐藏在落日关前新耸立的群山之中。
妙玉唤来了春风,加速此地地脉的稳定和复苏,而后飘然落在其中一个山头之上,望着不远处那仿佛被开山斧从中破开的山峡沉思。
忽然一声牛哞从虚空中传来,放牛童李青华骑着青牛踏空而来。
妙玉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对着李青华行礼,“谢过前辈传道。”
手握【太上忘情】和【鱼龙书】两卷经文,加上妙玉今日的实力地位,自然已经知道自己的经文传承自谁。
“别别别。”李青华跪在牛背上对着妙玉回礼,显然是不想要接受这一礼。
作为这一道的创立者,他自然知道自己道统的优劣。
李青华嘟囔着说道,“以后你别怪我才是好的,只是没想到当初那卷经文最后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落在你的身上。”
妙玉听出了李青华话语中的提点之意,她摆出愿闻其详的倾听状,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从而理清楚自己身上各家最后想要得到的东西。
李青华挥手,遮挡住他与妙玉之间的谈话,随后才说道,“当初我遇幻祭司阻道,被困于幻祭司的神国之中,即使是一品也无法立刻出手解救,无奈之下,老头请了那难陀寺的讲经首座,对了,老头就是玄都山天师。”
妙玉微微颔首,“原来这就是当年老天师和那难陀寺讲经首座一同追杀幻祭司的原因啊。”
“随后我脱困而出,只不过当时也已经油尽灯枯,不得不强行施展自己推演到一半的秘法,在准备不完全的状态下,借助那场斗法之中那难陀寺讲经首座展现的佛家空性,进入了道家一品,所以我的一品其实与道家一品‘并生’不同,求的是‘独生’,因此落下了不是缺陷的缺陷,也就是天真赤子。”
“为了了结当日那难陀寺讲经首座相助的因果,我便将道统一分为二,将其中鱼龙化变的部分赠与了讲经首座。”
对于李青华这个层次的人而言,不欠他人因果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特别佛家和道家本来就在很多地方有竞争和对抗。
但是救命之恩大如天,思来想去,李青华也只能够将自身道统一分为二作为赠与。
而这也埋下了当年佛家算计周鱼龙的因果。
妙玉轻叹一声,“怪不得当日师叔鱼腹剖书道家前辈们没有阻止,因为这鱼龙书虽然是佛家送的,但确实是道家之物,同时也相当于偿还了当年讲经首座的救命之恩。”
妙玉此时心中的一个疑惑已经解开了,当年佛家第一个出手算计周鱼龙这位道家天命亚圣,之后诸子百家才敢紧随其后,为什么当时道家没有第一时间就做出激烈的反扑,第一是因为周鱼龙被算计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第二是因为要偿还当年佛家的一段因果。
面对鱼龙书这般绝世法门,佛家不仅没有找人参修,反而宁愿放上三百年,也要等三百年之后出手的机会,这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底蕴。
李青华继续说道,“之后大明宫主横空出世,当时我与他遇到,因为天真赤子之心被他用计设下赌局,输了【太上忘情】,而那卷输的【太上忘情】被他传给了你。”
妙玉抬头看向西方,悠然沉思了良久,才说道,“前辈的意思是?”
“小心大明宫主,他和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我因为已经化作了天真赤子之心,在算计一道上已经无法超过三步,因为超过三步自己就无法控制,但是也正是因为天真赤子,所以我和周鱼龙想法一样,这老道有鬼!”
妙玉忍不住露出苦笑,虽然她只见过大明宫主几面,但是在记忆中,大明宫主是对她最好的几个长辈,毕竟又有哪位长辈,能够将【太上忘情】作为见面礼赠与呢。
不过当日之赠,日后自然所求更多。
好在我已经有了万全之法,妙玉苦笑收拢,目光坚定,自己准备的万全之法当然不能够告诉任何人,所以她也只是对李青华行礼道,“谢过前辈今日提点。”
李青华这次接受了一礼,随后轻叹一声,“我也只是不想要看你踏错关键一步罢了,以前还不觉得,你如今竟然在太极之上见了玄牝,这是真正的成圣之机,从今日后,你身上的算计就会一一爆炸开来,渡得过,自然是道家新圣。”
第514章 坤宁宫中
太和元年最后一天,从北方飘来的冬雪不再。
南方而来的温暖空气让玉京山周围的温度不正常的升高,皑皑白雪迅速消融,一株株冬小麦长势喜人,好像真的一瞬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样。
天京周府之内,自然也是一片繁华之景,望月楼外的桃林争相怒放,烂漫的桃花如同一簇簇焰火,燃尽了冬日最后一点寒冷,如焰的桃花海畔,麒麟阁的梨花也化作皑皑春雪,一阵和风从北而来,让春雪漫散,与桃花交融。
庭院里,周铁衣和白梅已经摆好了酒宴,油亮红润的腊肉在花海中也飘香数里。
当春风从北而来,周铁衣站起身来,露出灿烂的笑容,“师姐,你回来了。”
摇落的花雪中,和风化作身穿玄黄道袍的倩影,她一落地,凝望着这满园春色,却怅然一叹。
作为地母之母,作为玄牝之门,她太明白这景象意味着什么了。
虽然说大年最后一天,冬去春来,一元复始。
但是也有一个过程。
今年北方的冬雪本来就有一部分玄武加剧的原因,所以猛烈无比,现在随着玄武和渊蒙大军撤退,落日关前线那场大战可不仅仅只是影响地脉的改变,同时也因为自己证得玄牝和玄武失去玄冥让今年的冬季变得短暂。
这个时候南方沿海的龙族顺势搅动温暖的海流,因此几天之间,形成了这副春花烂漫之景。
这不是逆转天时,胜似逆转天时。
因为这是盗取了半个冬天,所以明年的夏天会尤其漫长,也极为炎热。
见妙玉惆怅一叹,周铁衣知道妙玉的想法,上前,拉着妙玉坐下,“师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眼前这番景象又非师姐一人之过,更何况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来,先吃些白梅姐姐亲自熏制好的腊肉,等会儿到母亲那里用膳之后,好一起游道观祈福,我们也许久没有一起出去过了,我与明德宫那道士说好了,今年第一声钟我来敲。”
大年最后一天,各大道观,佛寺香火鼎盛,大家都守着年节,想要烧新年的第一炷香,敲第一声钟,祈盼来年事事顺心。
作为大夏盛世侯,周铁衣当然还是有些特权,比如敲响这明德宫新年的第一声大钟。
见周铁衣一脸无忧的样子,恍惚间妙玉好像真正回到了今年春天,那时一样山花烂漫,万事不忧。
她放下眼眸中的忧虑,重新浮现如同山泉般恬淡的笑容,“好,自去为天下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周铁衣哑然一笑,“师姐这愿望还真是大……”
随后他拍了拍胸脯保证,“不过这愿望我就算不能够做十成,也要做八成。”
傍晚周母的守一院中,家宴已经摆好。
不过此时宫中的大太监苏洗笔前来传召。
请周铁衣和周母,妙玉入宫,守夜祭祀。
这是大夏朝的传统。
新年第一天的正祭尤为重要,礼仪也极为繁琐,从社稷开始祭祀,随后是三圣五帝,一般要从子时就开始,忙碌一整天。
再加上除夕大夏皇帝为了表示对群臣的亲近,同样要宴请大臣,所以作为亲近,殊荣的大臣们以及女眷会在除夕夜中被传唤进宫。
皇帝在太和殿内宴请大臣,天后在坤宁宫宴请女眷,一直到接近子时,外面的其他群臣进宫朝贺,然后一同开始新年的祭祀之礼。
周铁衣看向传召的苏洗笔,“你回去禀告陛下,天后,这元旦宫里面连灯都没有,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等会儿去明德宫敲钟,为天下人祈福。”
苏洗笔一脸为难,这除夕传宴乃是殊荣之至,从未有过大臣拒绝除夕传宴的先例。
不过周铁衣话中的意思倒是让他有些警觉,大夏皇宫乃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怎么可能连灯都没有?
但是联想到周铁衣的身份以及大夏圣上和柯黯然要做的事情,苏洗笔也隐约明白周铁衣的意思,只能够无奈说道,“我会将周侯的话带回给陛下的。”
坤宁宫中,苏洗笔先回话给天后。
作为正宫皇后,天后执掌元旦宫中一切的布置,所以先回话给天后并没有什么不妥,至少让这件事有个缓冲区,先看看天后的反应。
从苏洗笔口中听到周铁衣的话,天后沉默了一会儿,才对着左右之人问道,“高文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作为如今北门学士,高文灿的地位在一个多月里平步青云,他虽然溜须拍马,不过处理俗事确实是一把好手。
不仅将北门学士的框架帮天后搭建起来,而且能够放下脸面,真的将周铁衣的一项项政策拿来认真研究,即使有的时候只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但是在天后眼中,比那些还无法接受转变的儒家老学究好了不知道多少,即使是亦步亦趋,也是进步,不说超越周铁衣这个老师,至少也能够在关键的时刻维持住周铁衣搭建起来的框架不倒。
听到天后的询问,高文灿脑海中一个个念头浮现。
周铁衣不来参与夜宴,这件事可大可小,苏洗笔去传唤的时候没有带着公车去,本来就是知道周铁衣现在权势滔天,肯定要弄出一点幺蛾子……
不,不是一点幺蛾子!
高文灿脑海中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下。
虽然之前撤除五帝祭祀就已经成为事实,甚至周铁衣还直接赞成,从而将朝廷中学部尚书唐安世赶走,削弱了儒家的实力。
但并不是说撤除五帝祭祀对周铁衣一点伤害都没有,他以五行祖炁作为根基,正式撤除五帝祭祀肯定会对他的道统有直接影响。
元旦祭祀之时,不知道有多少高人在场,有多少双眼睛看着。
所以周铁衣不来,是不想要在天下人面前露怯,让人看出他的实力究竟损耗了多少。
“回禀天后,臣以为周侯乃国之栋梁,妙玉道人乃此次前线击退渊蒙大军首功,国家不能轻视,既然周侯要先为天下人祈福,不如宫中特命其为敲钟使者,等明德宫钟响之后,公车迎接进宫,再参加元旦大祭。”
明德宫在玉京山第十一重楼,与皇宫所在的第十二重楼不过一街之隔。
天后没有轻易下结论,看向右边纵横家的张岳松,这既是考校,也是培养。
作为纵横家,张岳松考虑的方向和高文灿不同,高文灿是名家之人,喜欢名辩之法,时常挤得人下不来台。
就比如高文灿提出的建议,就是等周铁衣做完了他话里的事情,然后大庭广众之下用公车相邀,自然已经占据道理,但实际上也在步步紧逼。
不过这种逼迫其实有一定的概率导致矛盾升级,名家之人因为口角之争被人打死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张岳松想了想,说道,“臣以为周侯说宫中无灯,天后不若赏赐一盏百家灯火给周侯,作为年节之礼。”
天后神色来了些许兴趣,“何为百家灯火?这么做他就会来参加大祭了?”
张岳松起身,跪倒在天后面前,“臣斗胆,请天后恕臣之罪。”
张岳松接下来的话显然有欺君的嫌疑,所以他要提前请示。
“建言献策,无罪之有。”
天后挥手说道。
自从北门一开,召见外臣以来,天后身上的威势日重,很多原本不敢跨越的礼仪也直接跨越,真正如同玉京山上升起的第二枚太阳。
“周侯为大夏之臣,他不参与大夏祭祀,实乃欺君之罪。”
旁边的宫人们呼吸微微屏住,这是有人第一次说出周铁衣是欺君之罪的,而且还是在周铁衣道侣妙玉道人抵挡住渊蒙兵锋这个节骨眼上。
“不过这欺君之罪,可解。”
“为何?”
天后面无表情问道。
“天下之事,不过合纵连横,求同存异,周侯不来宫中,是因为移除五帝祭祀,对于他道途有损,他信不过朝中群臣,也信不过陛下,天后,若他不来,那么大夏君臣之隙就相当于昭告天下,徒让亲者痛,仇者快,这时再以代表皇权的公车相邀,这不是殊荣,这是逼迫,难免不会造成预料之外的反应。”
张岳松这番话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宫中的三个卦象。
原本象部给的今年卦象因为某些原因,讳莫如深,没有外传。
但是因为儒家的变故,所以那三个卦象终究是传了出来。
第一卦,坎上离下,水火相济。
这也是君臣相济之卦,是说的今年之事。
总的来看,虽然今年波折不断,先是有圣上修道,随后儒家死谏,再有周铁衣横空出世,最后力挽狂澜,不仅阻击了天京神乱,山铜府之祸,如今连渊蒙的大军也是其道侣逼退。
确实是水火相济,君臣勠力的卦象,是为吉卦。
不过第二卦是圣上的批语,一年终末,万象更迭,水火相济之后刚好是坎下离上,水火未济之卦。
这也预示着明年君臣相争,无法勠力同心,也是大旱之年的象征。
而如果明年开年大祭,如果周铁衣和妙玉这么重要的人物都不参加大祭,那么确实是验证了这卦象的批语。
这就是眼前危局的来源。
高文灿皱眉道,“你说的百家灯火就有用?”
张岳松不屑地看了一眼高文灿,这家伙争斗有余,大局不够,不足为虑。
“百家灯火从百家灶火而来,天下君臣,若心慕圣道,自然以百姓为重,周侯说宫中无灯,但是我大夏天下百姓有灯,看在天下百姓的灯火之情上,周侯自然要让一步,不然他也不配称之为盛世侯,不配求取他的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