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码字手痛
“这倒是不劳唐尚书费心。”
周铁衣适时开口道,“唐尚书所言天下儒生不许,其实仰仗的也就是天下是以儒家官员治理为基础罢了,不用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臣有事启奏。”
周铁衣从衣袖之中拿出准备好的《官吏一体策》。
薛明浩小心翼翼走下台阶,从周铁衣手中接过奏折。
“臣之所以赞同改易五帝天命说,核心的原因是儒家之道以五帝天命自居,因此故步自封,从儒圣寂灭至今,儒家一品‘立德’,除了一位酒剑仙之外,皆以五帝五德为基,两千年来,臣未尝看到儒道之进步,只看到了儒道的固守残缺。”
“若天下还是之前那个天下,儒家固然可以维系天下的稳定,但是如今神道祸乱,荒古九神复苏在即,若儒家不能够进步,那么以前的固守残缺就是今后的取死之由!”
“所以若儒家真的以为儒生们不许就治理不好天下,臣倒是愿意一试,真正让天下百家来治理这个天下,臣请官吏一体,使特科成为常态,录取百家之士,若儒家的人不想要当官,有的是人想要当官!”
周铁衣朗声说道。
周铁衣的奏折送呈到大夏圣上面前,他打开奏折,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他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这篇策论好坏参半。
若放在以前,大夏圣上是绝对不会同意上面的改革,官吏一体,不仅是在撅儒家的根基,同样也是在损害中央集权。
但现在,他想要压制儒家,彻底废除五帝祭祀,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瞻前顾后。
倘若他能够成圣,在四十九州乃至更大的天下都是圣人,大夏的皇权自然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局限在玉京山上,当然不用担心损害中央集权。
倘若他不能够成圣,连天下都不是他的,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和普通人想的治理天下是优中选优不同,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大夏圣上知道治理天下,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坏的和另外一个更坏的结果中选择一个。
在大夏圣上读奏折的时候,百官们也在思考刚刚周铁衣的话,通过这番话,他们大概能够猜测出奏折中写的是什么。
于是除了儒家,兵家之外,朝堂之上其余诸子百家之人神色变得犹豫起来。
今天朝堂上的局势一波三折,从最开始唐安世参周铁衣这件事是预料之中的,其余后面的两个变故都出人意料。
本来当柯黯然说出废除五帝,以日月大道尊为替代的时候,百家还是偏向于儒家和兵家。
虽然他们平时被儒家和兵家压制,但是他们也有不少法门是以五帝作为根基,特别是像兵家所言,五帝祭祀不仅关乎到道统还关乎到前线的战事。
如果前线战事出了问题,那么他们也不用再讨论道统了,以后都要披毛戴羽。
但周铁衣之后提出的官吏一体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不少其余诸子百家的堂官们抬头,看向正在读奏折的大夏圣上的脸,想要读出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他们能够当上堂官,很多人即使不是修行儒道,也读了儒家经典,通过了科举考试。
正是因此,他们才更知道科举对于诸子百家的不公。
如果能够改革科举,真正录取百家之士,那么现在就是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百官们的态度才是从偏向儒家和兵家转变成为犹豫不决。
如果这次移除五帝祭祀不会影响到前线的战事,他们更是倾向于支持周铁衣提出的官吏一体策。
大夏圣上看完了策论,闭目冥想了几息,然后看向柯黯然,“五帝起源于神道,此事可否属实?”
柯黯然拱手道,“此论断早已有之,甚至有猜测,五帝乃是当初荒古九神中五人准备的神胎,只不过儒释道三家从未宣之于口。”
五帝起源于神道,本来就是事实,只不过以前为了共同的利益,才从来都没有说出来。
大夏圣上沉吟着颔首道,“如今神道为祸天下,荒古九神复苏在即,五帝若是起源于神道,还是荒古九神的神胎,这件事确实不可不防,至少在查明之前,朕欲暂时终止五帝祭祀,避免神道借取大夏国运,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另外一个角度给诸子百家的解释,作为百家的顶层,大概也知道当初五帝立国的基础,人族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自然不是凭空建造出来的,五帝从荒古九神的地盘中分割领地建立人族帝国,五帝以前在荒古九神的势力中自然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小卒,这是可以轻易推断出来的事情。
现在大夏圣上当众说出了五帝可能是荒古九神的神胎,进一步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之前百家担心的是移除五帝祭祀可能影响到与渊蒙的战事,但是相较于荒古九神的复苏,渊蒙的战事一下子又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政治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在一件坏事和另外一件更坏的事情中做出妥协。
百官们不说话,武勋仍然想要再坚持一下,刚刚怼周铁衣的老将军正欲开口,“圣上……”
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出口,大夏圣上就打断说道,“葛老将军也欲学天下儒生,来个不许不成?”
“墨石的事情朕没有追究过前线将士,缺少钱粮的事情朕同样想方设法凑齐,拒马城失守朕也没有责问一句,而现在朕希望兵家能够据城守住三个月,如果这都做不到,朕养这么多兵来干什么!”
大夏圣上一句话就将武勋们给怼了回去,之前一次次对于前线的退让,此时都成为了反驳兵家的关键。
如果兵家连据城而守三个月都做不到,那就真的是前线兵家的能力有问题了。
葛老将军张了张嘴,他终究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大夏圣上转头看向唐安世,“至于唐卿,若你仍旧不同意,那就请辞吧,其他人若也是那句‘儒生不许’,也一并请辞就成,所缺职位一律由副官依次进补,若官员不够,则以胥吏进补。”
随着大夏圣上确定了这件事,天下气运开始猛烈的变动起来,巨大的变动甚至从虚幻影响到了现实,一波地震以玉京山为中心,向着天下扩散。
无数象征着五帝气运的地龙哀鸣一声,从强盛转为暗弱。
连一向固若金汤的金銮殿都因为地震簌簌落下尘埃,唐安世突然之间面色从红润变为死灰,然后猛然咳出一口鲜血,炽白的浩然正气随着鲜血落在大殿金砖之上,发出冰块落在炙热铁板上的声音。
第499章 学宫将开
落日关,左将军府。
江守城比尉迟破军还要大上十岁,不过兵家修行,在死亡前,都会维持住身体最强盛的状态,所以江守城外貌仍然是一位黑发黑须的中年人。
他气势浑厚,端坐在猛虎下山屏风前,左右参谋正在送来各种资料,等待着江守城的批阅。
“恩主,这是北省商会送来的信件,那位盛世侯可一直都消停不下来,准备合拢土地,用作大型农庄建设。”
江守城的幕僚宋明镜也是纵横家的人,纵横家在朝堂上失势之后,绝大多数都转向了地方,作为王府,将军府的幕僚。
宋明镜说的是周铁衣开办银行这件事,将八大商会的钱庄划拨出来,成立银行,在大夏交易所上市。
而八大商会背后原本的势力自然可以通过股票大赚一笔,只不过这次好处并不是白拿,相对应的,八大商会以及他们背后的人就要拿出土地,统一成立农业公司,进行大型机械化耕种。
“用土地换股票,他还是那么会做生意。”
江守城一眼就看出了周铁衣这招最核心的东西,土地是实的,股票是虚的,怎么算周铁衣都赚。
“那恩主,这件事……”
宋明镜揣摩着说道。
左将军执掌前线战事,一向特立独断,所以即使是最亲近的幕僚,宋明镜也很少会直接帮左将军做出决断,大多数都是按照江守城的吩咐做事。
江守城沉吟了片刻,“以我的名义写一封信,同意北省商会天京周围的土地合办农庄,不过明年要看到农庄确实有成果,不然就算股票涨得再好,地里面不涨粮食,老夫也不会继续同意。”
“是。”
宋明镜点头应诺,大型机械化耕种,这在大夏是头一回,之前因为墨石成本极高还自带污染,所以即使墨家,公输家有机关术,也从来没有应用到农业发展之上,大家都不知道结果,江守城也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
宋明镜提笔写信,江守城感叹着说了一句,“其实就算老夫不许,现在天京的改革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够拦住这小子了吧,早知道这小子隐藏得这么深,说什么当初也要抓到这落日关来,可惜梅清臣没有将他从朝堂上赶出来,反而还被他收服了。”
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件事,“这小子好像还没有婚配吧?”
宋明镜停下笔,回答道,“他尚未加冠取字,之前又隐藏在花街柳巷,所以真正的豪门并没有和他定下婚约。”
作为利益联系手段,联姻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法。
江守城自然也是意动,江家作为豪门,想要找一个年龄合适的嫡女再容易不过。
但和周铁衣联姻非同寻常,如果那么简单的话,天京早就出现抢亲了。
就比如尉迟破军,比江守城更接近周铁衣,家里还有一个掌上明珠的孙女,但是自从周铁衣从山铜府回来,尉迟破军就从来没有提及过联姻。
因为两家的联姻不亚于一场政变。
无论是左将军还是右将军,大夏执掌兵权的核心人物都不可能与现在的周家联姻,除非大夏圣上顺利成圣,而且还有圣人肚量,决定要放过周铁衣。
“可惜了。”
江守城摆了摆手,示意宋明镜继续写书信,不提这件事。
宋明镜的笔尖刚刚落到纸张之上,忽然远处军营之中传来一片震动,天地祖炁扰乱,让墨汁在纸面上凝成一团。
“什么事?”
江守城本能感觉心烦意乱,他站起身来,精神与落日关充盈的兵煞之气相融,瞬间就看到了事发地点。
校场之上,本来正在练习基础五行军阵的士兵连同那位将领都被五行之道反噬,不仅没有完成修行,反而引起了天地祖炁的爆炸,形成一股气浪,向着四周扩散,弄得人仰马翻。
好在这只是基础修行,并没有真正伤筋动骨。
江守城的声音通过兵煞之气传到耳边,这位将领本来还处在懵逼之中,连忙翻身抱拳道,“末将刚刚在带领士卒修行基础五行阵,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难以控制五行平衡,以至于五行相生的阵法弄成了五行相克,因此才产生了爆炸。”
江守城瞥了一眼,“人没事就好。”
半个时辰之后,天京朝会结束,大夏废止五帝祭祀的消息也如同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天下。
砰的一声,江守城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竟然控制不住心性,直接将面前的案几拍得粉碎。
他目光阴沉得几欲杀人,半个时辰前他还在赞叹现在没有多少事是周铁衣不敢做的,那如果是周铁衣加上当今圣上,就真的是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变革祖宗之法了!
宋明镜作为谋士,经过最初的惊愕之后,还是迅速反应了过来,“恩主,现在最重要的是检查各关卡以五行法理为基础的阵法,机关术威能损失情况,同时通知各部不要以五行军阵迎敌,将那些擅长五行军阵的部队从前线调往后方修整,并且应对好渊蒙的进攻。”
江守城抬头,“已经有些来不及了,这些命令你去下达。”
说罢,江守城如同一颗赤色的彗星,从左将军府冲天而起,来到落日关前,那里同样有三颗彗星疾驰而来,而三颗彗星之后,是一片如同墨色铅云形成的飞马军阵,携带着滚滚煞气,如同极北寒风而来,瞬间就改变了天象。
落日关前几十里天空中狂风乍起,鹅毛般的大雪带着刺骨严寒袭来,城墙之上本来在轮守的新兵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虽然是新兵,但是能够上战场,也都至少是武道九品,能够抗拒一定的严寒,但这场忽然出现的飞雪不仅让人手脚冰冷,同时心里面也毛悚悚的,就像是普通人远远看见了毒蛇,本能感觉到害怕一样,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装神弄鬼!”
江守城握紧拳头,对着面前聚集的铅云用力一锤,赤色的彗星带着无边煞气如同箭矢射向了漫天的风雪,兵锋之下,厚重的阴云竟然从中间被撕裂开来,连同着风雪向两边排挤,顿时在落日关前,形成了一条长十里的无云地带,让天光从上空落下,与两旁咆哮聚集的阴云风雪形成鲜明的对比。
只不过还没有等士兵们对江守城的伟力赞叹,明媚的天光中,渊蒙袭来的三位神将中一位哈哈大笑,“你们大夏朝堂争斗,不仅不敬神祇,连五帝也不认了,如今气运反噬,今日就是你江守城败亡之时!”
渊蒙的起源是一部分不愿意放弃祖先信仰的人族,所以他们同样祭祀五帝,只不过他们从始至终都将五帝看做是神祇,而非人族始祖。
随着这位神将话音落下,强大的神力配合北风将更猛烈的风雪送来,江守城撕破云层本来就是逆天而行,他又非一品撼国,能够撼动天道,于是才露出没有多久的天光瞬间就被更厚实的铅云笼罩起来,从北方带来的风雪渗透着神力,形成暗蓝色的箭矢,射向落日关。
不过落日关城墙本来就是南北五朝为了抵挡渊蒙兵锋而建,大夏立国三百年,又在这城墙的基础上不断修缮,形成了连绵万里,能够挡住整个北方兵锋的长城。
一处处瞭望塔中的阵法启动,与驻守的士兵气血相合,形成红色的熔炉,让精气燃起狼烟,霎时间就绵延几十里,炙热的精气狼烟驱散暗蓝色的神力,让神力箭矢重新化为普通的风雪,这些风雪中绝大多数还没有落在城墙之上,就消散一空。
刚刚嘲讽完江守城的玄冥神将看到眼前的雄关,心中也是一阵悲愤,这落日关不知道挡住了渊蒙多少雄才大略之主,即使二十多年前堪比太阳的长生天可汗同样陨落在关前,仅仅只是他们三个二品神将,当然没有能力突破落日关。
但他口中今日是江守城的死期也并非无稽之谈,大夏废除五帝祭祀,致使五帝气运紊乱,国运受损,影响到方方面面,不仅大夏需要时间反应,连敌对的渊蒙同样需要时间来反应。
他们三人和身后的军队只是作为先遣。
果然,就在落日关聚集战士血气,抵挡住玄冥神将神力的同时,玄冥神将耳边也传来自身神主的声音,“大夏倒逆施行,天怒人怨,即使有万里长城,又怎么挡得住天意!”
恐怖的神力借助玄冥神将继续爆发,形成无边无际的,已经呈现黑色的暴风雪,而暴风雪之中,唯有精气狼烟冲霄而起,挡住渊蒙兵锋,同时向大夏内部传递前线紧急的军报。
江守城没有贸然进攻,而是依靠手中虎符,与万里长城形成一线,抵挡住恐怖的神力风暴,他擅长据城而守,依靠落日关这个雄关,他同样能够抵挡住自身三倍以上的敌人,同时万里长城本来就是一件堪比圣物的秘宝,只要他不出城,就算是一品也奈何不了他。
但今天开始,大夏移除五帝祭祀,这万里长城很大一部分本来就是依赖南北五朝修建,继承的是五帝的衣钵和气运,如今不认可五帝,那么这件秘宝的防御自然也出现瑕疵。
现在神道需要找到这瑕疵,在大夏完成改革之前攻破落日关,而江守城要守住,等待着天京派人前来支援。
守住几天的时间,江守城当然有信心,不过……
他目光凝重地看向拒马城的方向,以前万里长城连成一片,借助山川地势扼制渊蒙的兵锋,但现在拒马城失守,万里长城本来就被破开一角,如果天狼神将率领的部队从后夹击,每攻破一城,他守住的时间就会迅速缩短。
现在江守城也只能够希望尉迟破军没有如同外界传言的一样垂垂老朽,能够在这种劣势的情况下,抵挡甚至斩杀天狼神将。
玉京山。
学部尚书唐安世当众口吐鲜血,同时也根基受损,和道伤的周铁衣一样,这次废除五帝祭祀对于他的打击同样不小,甚至对于整个儒家的打击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朝会结束之后,御书房内继续开小朝会,只不过这次参与朝会的人都是排除儒家之外,诸子百家上九家的人,连一向在朝堂之上作为隐形人存在的道部和僧部尚书都被邀请过来。
御书房内炉烟袅袅,温暖如春,将冬季的严寒给挡在了外面。
“落日关精气狼烟告急,急需支援,诸位可有举荐?”
军情紧急,大夏圣上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虽然刚刚他才说让兵家自己想办法,但真的当渊蒙尝试突破落日关,他当然不可能置之不理。
以前落日关紧急,但整个大夏都能够轻易调动出人手支援。
儒释道三家都有不止一位一品存世。
但现在儒家因为五帝气运受损,先不说这个时候愿不愿意去前线,即使去了前线,但是自身根基受损的情况下,可能不仅支援不了江守城,反而还会成为拖累,导致局势进一步溃烂。
而以前,就算是儒家抽不开身,也有道家和佛家支援。
但道家的大明宫主已经被派去镇守西部省道的佛教之乱,佛家也因为这件事备受猜忌,连自身都还没有理清楚究竟谁是佛家的人,谁是佛教的人,佛家和道家能够用的一品也被拖累住很多,于是人数迅速减少,以至于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