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不了
不过还好……
他突然想起自己身上还带着那二百两银票,有这笔钱兜底,这点破布就算不得什么了,也不至于太难过。
那二百两虽然不会花,可是想到就会让人觉得安心。
现在就是需要思考一下,要用怎样的借口才能让娘亲不发火。
“诶,等等……”
突然,看着那些布片,梁岳好像又想到了什么。
“布?”
第37章 金丝绸
翌日一早,梁岳到驻所点了个卯,立刻就跑到刑部衙门去了。
又是一次城南到城北,见识着龙渊城的天街两侧从简陋到繁华,再从繁华到庄严的转换,每一次走这条路都感受颇深。
南城确实穷啊。
通天塔的建立要是能让南城繁华起来,倒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是那些人,像龙牙帮与甄常之那样的人,却在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想要将这些红利也侵吞入囊中。
只有贪婪二字可以形容。
甄常之的死或许真的是一个契机。
这样一想,他省吃俭用大半生,贪来的钱一两也没花,全都回到国库了。若是借着他的死,还能将其背后的利益网拔起。
那他这辈子还真是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
只不过是以一种颇为被动的方式。
“凌捕头,我发现甄家的账簿哪里不对了!”来到刑部衙门,他第一时间找到了凌元宝。
“啊?”凌元宝顿时满眼放光,“你想到了?”
昨天本以为梁岳失败了,这令她印象深刻的御都卫神奇不再,凌元宝都要绝望了。想不到他说回去想想,真得能想出结果。
“我来指与你看。”梁岳又叫她翻出了甄家账簿。
“甄常之号称两袖清风,甄家的吃穿用度也极为清贫,唯有一处有些奇怪。”他翻开账簿中的一页。
上面记载着一项甄家购买布匹的支出:五百文购入花布一匹,二两银购入金丝绸十尺,制作衣物。
“哦……这里啊!”凌元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但是过了会儿,她又歪过脑袋看向梁岳,“这怎么就奇怪了?”
梁岳解释道:“你们可能不懂穷人的日子,以甄家的吃穿用度,花几两银子购买如此昂贵的绸缎,和其它花销是很不相符的。”
他昨夜看到自己不慎砍碎的布料,感到一阵心疼,这才突然想起,甄家的境况同样清贫,为什么却能购买如此昂贵的绸缎?
这完全有悖于甄常之经营的人设。
事出反常,必有缘由。
“可是……”凌元宝想了想,道:“他身为朝廷官员,万一有什么场合需要穿得体面些……或者逢年过节给孩子做一套好衣裳,不也是正常的吗?而且就算再不符,也就是二两银子的事情啊?”
“不止。”梁岳又翻动几页,翻到第二年的下一处。
又有关于布匹的记载:六两银购入金丝绸三十尺,制作衣物。
再翻动下去,每当有关购买布匹、制作衣物的账目时,都会杂着一笔买入金丝绸的开支。
“伱们搜查甄家时,可曾发现这以所谓金丝绸制作的昂贵衣物吗?”梁岳问道。
“确实没有。”凌元宝仔细回想,摇了摇头,忽然又道:“啊!甄常之的尸首被发现时,上吊用的绳子就是一段嵌入金丝的绸缎,出现在甄家有些奇怪,当时还以为是凶手带过来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梁岳又翻开那一本卷宗。
“这?”凌元宝逐渐露出惊讶的神情:“每一次甄府购入金丝绸的时间,都是在他经手某个工程的后一个月!”
在察觉金丝绸有一丝违和以后,梁岳在脑海中将卷宗上的时间线与购入金丝绸的时间线做了一下对比,果然发现了这个不似巧合的端倪。
“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那金丝绸在账目中极可能是种指代,是某种代替钱财的事物。”在凌元宝张大嘴巴的时候,梁岳持续输出道:“或者这就是甄常之收受的贿赂!”
……
凌元宝在证物中翻了翻,将吊着甄常之的那一条绸带也翻了出来。
那是一条内里嵌着金丝的红色绸带,有几尺长,摸起来做工绵密、质感上乘,一看就是极昂贵的布料。薄薄的一条却能承着那么一个大活人,说明质量绝对过硬。
梁岳道:“这种布料我从没有见过,看起来工艺很独特。”
“我也是。”凌元宝紧跟着点点头。
“现下我们唯一的突破口,可能是找到这条金丝绸的来历了。”梁岳又道。
在甄常之经营的看似完美的一切之中,这是唯一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他们必须继续深挖下去。
“可是要去哪里找呢?”凌元宝问道:“甄常之已经死了,他的账簿里也没有写明。”
“或许有一个人知道……”梁岳轻轻一笑。
甄常之死后,因为始终没有调查清楚家中赃银的来历,对工部的调查也没有结束,所以甄家人也都被关押在刑部大狱里,持续地给他们压力,希望他们有一天能说出有价值的内容——其实也只有甄小豪与老门房两人。
凌元宝带梁岳下到阴暗的大牢内,周遭潮湿恶臭的环境,令他闻之皱眉。还不时有惨叫声从深处传来,随处可见的刑具上都是斑斑血迹。
在这种环境里,被连唬带吓多日,即使没有严刑拷打,人的精神状态也很难正常。
当梁岳看见甄小豪的时候,这个霸凌同窗、嚣张跋扈的官二代,正在地上抠土玩儿呢。
见到梁岳过来,甄小豪猛地窜起来,指着他狂叫道:“我爹是他杀的!我爹一定是他们杀的!放了我,放了我吧!啊啊啊!”
两人理都懒得理他,径直走了过去。
为了防止串供,老门房被关押的地方距离甄小豪的牢房很远。
老头儿看起来稳定多了,坐在那呆呆地看着牢房大门,不知道是不是职业习惯。
他便是梁岳要来找的人。
“大爷!”梁岳在牢房门外,冲着他挥了挥那段金丝绸,“你知道这段金丝绸是在哪里买的吗?”
“啊?”老头儿一愣,“金什么绸?”
“这段金丝绸!”梁岳喊道。
“金丝猴儿啊?”老头儿大声回答。
“得了吧……”凌元宝一捂脑门,“我们审这老头儿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耳朵聋、人也糊涂,根本没法交流。”
“这样啊……”梁岳背过身,压低声音对她道:“别的他不知道就算了,要是这金丝绸的来历他再说不出来,留着他也没用了。要我说,你们不如就把谋杀主家的罪名安给他,直接把案子了结了算了……”
“是啊,也只好这样了。”凌元宝小声道,“原本还想他说出来就放了他,看来全推到他身上也行,反正他年老昏聩,估计上了公堂都不知道在干嘛。”
“隆盛布庄!”尽管二人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跟蚊子也差不多,老门房伸着脖子探了两探之后,还是立马尖叫道:“这金丝绸是隆盛布庄送来的!”
“呵。”凌元宝冷笑一声:“他还真是装的。”
“是吧,我就说这老头儿记性未必比我差。”梁岳也道。
原来在来这里之前他就猜到老头儿有可能会装傻,提前和凌元宝商量好了小策略。
老门房摸着脑袋:“哎呦,我这耳朵呀,就是一阵儿一阵儿的。”
“都这份儿上了,咱就别装了大爷。”梁岳笑道道:“说说具体怎么回事儿吧。”
“嘿嘿。”老门房讪笑两声,说道:“具体我也不清楚,就是记得八年前九月十二号、六年前四月三号、五年前七月六、三年前四月二、去年八月三……都有专人到府上来,给老爷送上一段布匹,就是这金丝绸。老爷什么珠宝古董都不喜欢,就对这段布爱不释手,常放在手里把玩。书房里这一段,就是他常留在手边的。”
梁岳又问道:“那隆盛布庄在哪里你知道吗?”
“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从来没去过啊。”老门房摇头道:“我老了,糊涂咯,也只记得这么多了。”
梁岳由衷道:“大爷,你太谦虚了。”
他认识的一些年轻人,譬如逄某、陈某之流,记性都未必赶得上一个好老头儿,跟眼前这个一比更是不用提了。
只能说人家就是干这个的。
出了大牢以后,凌元宝干劲满满,束在脑后的马尾一跳一跳的,看来是第一次感受到查案的乐趣。
“隆盛布庄!”她挥舞着拳头,“我这就去查清楚它在哪里!”
……
二人走出刑部大牢的时候,忽听得铜锣声响,正赶上前方一骑开道净街。
后方两队带甲轻骑护卫着中央一辆四匹高头大马并排的车驾,声势浩大,队伍缓缓朝刑部衙门行来。
前方一骑到了衙门口,翻身下马,高声道:“左相大人到——”
这是左相梁辅国的车驾?
难怪……
梁岳轻笑道:“好大的排场。”
“诶?”凌元宝则是轻疑一声,“左相大人回来了?”
第38章 成了
车驾来到衙门前,自有人帮忙掀开布帘,露出一双凌厉的眉眼来。
朝野间不喜梁辅国的人,常说他是鹰视狼顾之相;而左相大人的支持者,则说此乃嫉恶如仇之态。
总之,梁辅国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望之则生畏的存在。
他的双眉高挑如剑,眸光犀利冰冷,四十许岁年纪,在胤朝历代相位之中都算得上极年轻,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身着朱紫团花,束金玉带,已是位极人臣。
一弯腰,走出车厢,早有胡凳备好,等他下车。背后悬着一把金色镰刀的蒙面护卫站在那里,目光沉凝。
而方才喊话至今,不过转眼的功夫,刑部大小官员已经在门前列队候好。
他们内部流传着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刑部衙门口里,即使皇帝陛下来了,也未必有左相大人这般权威。
“左相大人。”刑部尚书耿寿功带头,众人齐齐施礼。
“不必在这,都忙各自的去吧。”梁辅国淡淡说了一句,又看了一眼耿寿功:“你随我来。”
言罢,袍袖一拂,迈着四方步踏入其中。
耿寿功肤色黧黑,面目深沉,亦步亦趋地跟随在上官身后,一路来到他自己的衙署正堂之内。入室之后,也是梁辅国坐在案后,他在案前站立回话。
左相背后的蒙面护卫则守在门外。
刑部尚书已是二品大员,国之重臣。可眼前这位在时,耿寿功却每每恭敬无比。
“最近案子办得怎么样?”梁辅国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我去东海犒军这几日,拿到了多少进展?”
“下官指挥刑部衙门昼夜追查,已经拿下工部郎中一人、员外郎两人、主事四人、令史七人、行走官员五人,以及其余有牵连各部官员十余人。”耿寿功答道。
“不够。”梁辅国只说了两个字。
耿寿功后背微微出汗,躬身道:“卢家经营工部多年,上下铁板一块,即使入狱者也绝不向上揭露。这案子又是诸司监管,没法严刑逼问……”
“呵,难怪卢远望始终一言不发,这么沉得住气。”梁辅国笑了一声,“那就继续查,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到什么时候?”
“左相大人,工部虽然没有异议,可龙虎堂那边好像有些声音。”耿寿功压低嗓音,道:“听闻昨日国师大人入宫面圣了,今早下官就收到了陛下口谕,让我加紧查办。”
能做到他们这个位置的臣子,自然不会不懂皇帝的心思。
这个加紧查办的意思,就是能查查,不能查赶紧结案。
“李龙禅总惦记着他那个通天塔,如今工部做不了事,他自然着急。”梁辅国目光转圜,“可我就是要让他知道,那座塔,我让他盖,他才能盖……我不让他盖,他连一块儿砖都起不了。”
言语间威压甚重。
耿寿功武人出身,也是有第五境巅峰的不俗修为,可是每当梁辅国泄露出些许的气机,总是让他心神俱颤。也说不清是修为上的压制,还是心理上的威严。
跟随梁辅国十余年也未曾习惯。
没等他接话,梁辅国又问道:“宋知礼这几天出声了吗?”
“右相大人说他修炼到了紧要处,上书请闭关七日以求突破。”耿寿功答道:“至今还未曾上朝。”
“嘁。”梁辅国嗤笑一声,沉沉说道:“朝中一有事他就能突破,倒也真是厉害。”
上一篇:财富自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