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不了
到底还是拖到齐量海察觉了一切。
呼喇喇军甲声动,前不久刚刚见过面的齐量海跨骑凶兽而来,背后一众精兵强将伴随,分明是要打硬仗的架势。
快活楼上下的北州将士见状,虽有踟蹰,可还是畏惧齐量海声威,纷纷放下了武器。
“好啊,好啊!”齐量海来到楼前空地,左右望望,气得大笑道:“轻骑营出了个卫中州,重骑营立马就有个沈威扬,伱们一个接一个的造反,生怕北州军镇太平是吧?”
“神将……”那被钉住的关刀将军艰难开口,“末将不敢造反,末将只是……擒拿九鞅谍子的亲眷……被人阻拦。”
“还真是个好借口。”齐量海冷笑道:“就算是擒拿九鞅亲眷,谁给你们的调令?谁允许你们私自率军出营?莫不是以为我是瞎子,在这军镇上什么都看不到?我不在这里的时候,你们又该有多嚣张?”
他这话就是意有所指了。
军营不能没有神将镇守,他不在的时候,这里自然是由北州副帅、神将薛国重坐镇。
此时那关刀将军已经被人解下,跪倒在齐量海的坐骑之前,凄惨道:“情急之下,未来得及请到调令……”
他到现在还只是认未令调出营的罪。
这自然是按律当斩的罪状,可在军镇的日常中,总有一些时候是需要紧急出兵,可又来不及申请调令的。一般主将也不会苛责,事后补上就好了。
但他今日的情况显然不同。
齐量海目光一一扫过那些士兵,沉重如山。
最后又看向诛邪司众人,“诸位仙官,想不到一天之内,要蒙你们两次及时出手,阻我北州军镇之乱。”
众人又都看向梁岳,因为这次的事情皆是因他而起,大家都是为支援他而来,其实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梁岳上前一步,“事关九鞅,本属分内。卫中州一案或许另有隐情,还请神将准许彻查。”
“查!当然要查。”齐量海怒气冲冲,“我很想知道这北州大营里,究竟有多少心怀鬼胎之辈!”
……
军营牢房内。
早已面如死灰般沉寂的卫中州,突然见到梁岳再次到来,觉得有些意外。
“梁兄,还有话没说完?”他露出一丝微笑。
事已至此,他能与人交谈的机会应该不多。
梁岳坐在他对面,隔着一层牢门,出声道:“方才我出了一趟军营,镇上有一家裁缝铺,新来的店主是位姑娘。她好像生了大病,有人去给她送药。”
听见他这样说,一直面无表情的卫中州,第一次露出些许惊慌与紧张的神色。
“我去找她问话,她说她在找参军之后便杳无音信的哥哥。结果没说几句,便有人想要来杀我们。”梁岳如实讲述道,“卫将军,你可认识这位叫卫雪君的姑娘?”
卫中州深舒口气,仰面闭上眼,沉默了一会,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她还好吗?”
“暂无大碍。”梁岳答道:“很多人追杀我们,多亏我诛邪司同僚来的及时,才将人救了下来。那些人在军营中势力很大,应该不是一天两天,卫兄,你可曾与他们有过联系?”
“我……”卫中州依旧有些犹疑。
“雪君姑娘已经被救下了,我诛邪司有丹鼎一脉传人,确认她不是患病,而是中了一种异毒,需要常年服用解药镇压。但是现在既已获救,只需假以时日,就可为她解毒,你不必再担心。”梁岳又道,“你只需将真相说出,其余事情自有我们处理。”
“好。”卫中州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最终说道:“我确实是九鞅谍子,这一点并未冤枉。”
“我父亲是当初驻守边疆的军官,母亲却是九鞅木狼部人。彼时西北大战还未开始,他们的结合并没有那么为世所不容。可是在我母亲刚刚怀孕的时候,鞅人突袭天峡关,父亲参战,母亲则滞留在了部族之中。二人就此分开,此生再未相见。”
“所以我出生就在木狼部,刚刚记事的时候,就跟着经历了木狼部被胤国攻占,族人流亡落魄。母亲不敢提及父亲是胤朝军人的事情,我自小就与每个木狼部的孩子一样,恨极了胤国人,认为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是他们造成的。”
他沉沉地讲述着自己的身世,时而露出微笑,好像忘记了身处牢狱之中。
“在我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是附近部落中最出色的孩子,这时有部族的长老找到了我,他们说我是去胤国做谍子的绝佳人选,他们说这是……为了部族。”
“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父亲是我最恨的胤国军人,而我现在还要去投奔他。为了鞅国,为了部族,我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经过部族的安排,我跋山涉水,找到了我的亲生父亲。”
“他对我好像没什么感情,只是给了我一口饭吃。他已经有了新家,有了新的妻子和一个女儿,她们反倒对我很好,一直很照顾我。在胤国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好像胤人与鞅人也没什么两样,大家所希望的都是和平。”
“我在那个家里长到了十六岁,父亲就丢给我一纸文书,举荐我去了军中,告诉我以后不要再回来。我知道他为什么不想见我,他是怕看到我就会想起娘亲,娘亲是被他故意抛弃在九鞅的。当年那个时候,他怕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敢带回一个鞅人妻子。”
“于是我就成为了一个胤朝军人,一路升迁,似乎已经忘记了鞅人的身份。在这中间,我被迫给谍子传递过几个无关痛痒的情报,其余全无贡献,可能是因为我的内心已经动摇了。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是不是还那么恨胤国?在我真切地接触了这么多胤国人以后,我似乎已经不再恨他们了。战争一旦开始,他们和曾经的我一样,都是受苦受难的人。”
“直到有一天,陈烈找到了我。”
第71章 军神
“参谋将军陈烈。”梁岳示意自己知道这个人,让卫中州继续说下去。
“他是神都陈家子弟,在军中颇有势力,原本我们只是点头之交。可那天突然他找到我,说他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卫中州接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遇到了来找我的雪君。而且,还通过雪君调查了我的过往,暗中调查很久之后,确认了我身为谍子一事。”
“当时我以为身份败露,最多身死而已,只希望他们能放过雪君。可不曾想,他们却用雪君来威胁我,让我做危害北州军的事情。”
卫中州凝眉道:“到那一刻我才知道,他们的目的不是抓到谍子,而是挑起战争。”
“在朝堂和军中一直有一股势力,他们一直在暗中推波助澜,想要让九鞅多做一些有轰动性的大事,借此让胤朝声威受损,挑动人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两国开战。”
他说的话让梁岳也有所沉思。
从前没有注意过,可现今回头想一想,确实很多事情好像都有一些疑点。
譬如上一次的北门江水妖截杀海月国王室,数千水妖一路潜入胤朝水域,沿途就没有任何人发现吗?
它们在两江府隐藏那么久,真的没人发现过半点异常?
两江府的镇守将军黄元成,与妖物为妻那么久,就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若不是自己及时悟出了些许脉络,喊人阻止了这一次截杀,那海月国王室覆灭,胤朝国威受损,肯定也不能白白忍受,肯定是要对九鞅进行报复的。
两国大战,说不定已经开启了。
“这一次大军将要开动,兵部侍郎前来监军,若是中途被九鞅谍子截杀,必然是轰动朝野的大案。届时朝廷必然要予以报复,边关和平岌岌可危。”卫中州的声音也弱了下来,“我百般不愿,可他们拿住了雪君,我也不得不做。若不是有你们阻拦,那两国战火重燃因我而起,真乃千古罪人。”
“卫兄所言,我们会加以查证,雪君姑娘的安全可以放心,我们会保护好她。”梁岳站起身,顿了顿,又道:“你有什么要跟她说的吗?今日以后,可能未必有机会了。”
卫中州所犯条条都是死罪,即使他有很多身不由己,可是站在律法的角度,未必能给他网开一面。
“不必了。”卫中州摇摇头,“我改名换姓就是不想再让自己的事情牵连到他们,如今到底还是难以避免。就跟她说我已战死,不要再记挂就好。”
梁岳轻施一礼,之后走出牢门。
大营之中灯火通明,无数持火披甲的将士,来往于各个营房之间,对一些参与了此事的人进行抓捕。
这一夜,北州军镇相当混乱。
……
龙渊城,霸山侯府。
当初军神唐嵬战功卓著,震古烁今,牧北帝想要给他封王,唐嵬却回答:“霸山未除,何以封王?”
他一生征战大小数百仗,未尝一败,只在征讨霸山叛贼之时,打了个两败俱伤的平局,至此引为平生之耻。皇帝给他封侯时,他也是上书请愿,将自己的封地划到霸山,借此来表示自己平定反贼之决心。
只可惜,自那句“何以封王”之后,他已经十余年没有再领过兵了。当初年少成名的九州军神,如今也已经蹉跎到了近五十岁的年纪。
霸山侯府的门常年关着,一方面是唐嵬很少出门,另一方面也是没有人敢来拜见。
唐嵬的身份太敏感了,他在西北大战力挽狂澜,东征西讨灭国十数个,在军中积累的威望空前。若不是将他冷藏十余年,军中恐怕不会有别的派系,全都是他的追随者。
很多人都看得出来,牧北帝是忌惮唐嵬。
朝堂之上,尽皆龙虎之臣,但牧北帝不怕,他可以驱使这些人。唯独唐嵬,是他平生唯一忌惮的臣子。
这一日,霸山侯府的大门却开了。
停在门外的,是左相府的车驾。
侯府正堂,唐嵬穿一身素衣,形容瘦削,身量不高,肌肤略白,相貌颇为温文,倒像是一个书生。
这副形象可能不符合很多人对军神的幻想。
当年即位不久的牧北帝,在大殿上初次看到那有些腼腆的小将时,恐怕也没想到他会是那个助自己威震天下的人。
“左相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唐嵬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在他对面坐着的,赫然便是当朝左相,梁辅国。
“恭喜侯爷。”梁辅国则是一开口,便笑着说了一句。
“哦?”唐嵬面露疑色,“不知唐某何喜之有?”
“我是来恭喜侯爷,不日便可出山,重掌帅印。”梁辅国呵呵笑道。
“左相大人,可不敢妄言此事。”唐嵬轻轻摇头。
其实世人皆知唐嵬盼着重掌兵权,征伐凉州霸山寇,甚至西北直捣鞅国。可这事除了皇帝开口,谁说也不行。
他自己尤其不行。
“我所说并非妄言,只是劝侯爷早做准备而已。”梁辅国笑道,“朝堂局势变幻莫测,非侯爷出山不能平定军中。”
“左相言重了。”唐嵬道:“武安堂有齐老尚书坐镇,稳如泰山,何须我这小山出马?龙渊三卫由定钩王执掌,有他在,神都坚如磐石,又哪里能乱得起来?”
“齐老德高望重,可却缺乏进取;姜镇业忠心耿耿,可惜志大才疏。”梁辅国毫不顾忌地说道,“若国中真有大事,还得是霸山侯出马,方能平定。”
“左相大人。”唐嵬忽而面色一沉,“我知你雷霆手段,有莫测之威,可伱如今大张旗鼓来到我家中,莫非是有何阴谋,要将我也拉下水吗?”
“侯爷扬名天下之时,梁辅国只是书院中一学子,当时便已仰慕军神之威名。如今时局混沌,百官喑哑,国家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若要整顿朝堂,朝中有我,而军中,也需有一擎天之柱。”
梁辅国依旧未曾言明事态,只是看着唐嵬的眼睛,十分诚挚地说道。
“侯爷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第72章 入楼
诛邪司全员凯旋,陈素在衙门里给他们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这一次你们不仅揪出了九鞅谍子,还顺带将北州军镇的内鬼全部挖了出来,属实劳苦功高。”谢文西举杯庆道,“恭喜诸位!”
“不过这北州军镇可真是够乱的,我们走的时候还在那抓人呢,连抓带审,两天了都没结束,也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李墨感慨道。
“胤朝军镇,北重而南轻,精兵强将都在北面三镇,甚至不逊色于中州,心怀鬼胎的人就要多些。”陈素淡淡说道,“不过那些事与我们无关,咱们只管抓谍子就好了。”
“想不到除了九鞅谍子,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希望军中乱起来。”莫求人微笑着叹了一声,“可真是人心叵测。”
“其实……”陈素犹豫了下,还是对众人说道:“主战未必是祸乱天下,主和也未必是为天下太平。”
“据我所知,朝中的主战派所持的观点是,胤鞅两国迟早要有一战,那趁现在胤国实力占优,处处领先,早战好过晚战。若等鞅国发育些年头,九州未必能再有必胜实力。”
“而朝廷中有相当一部分老派将领,已然凭借军功晋升,地位稳固,自然不希望再重新洗牌,这才会不愿再开战火。”
“你们在北州军镇遇到那些人,用的手段固然是错的,心思也可能不好,可不代表他们想要走的方向不对。”
梁岳听陈素的话,隐约好像意有所指,便出言问道:“朝中主战派的领袖,是哪一位神将?”
陈素停顿了下,答道:“自然是唐嵬。”
“军神唐嵬?”大乔听到这名字,纳闷了一下,“他不是都闭门不出十几年了吗?”
“闭门不出不代表没有忠于他的势力,唐嵬当年在军中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到如今依旧有很多年轻一辈奉他为神明,是仰望他的荣光方才参军。各大军镇的中高层将领,也有许多是他当年的旧部,依然愿意为他卖命。像你们在北州军镇遇到的那件事,除了他以外,我想不到还有谁能同时调动那么多他人麾下的将领。”
陈素沉沉分析道,“而北州军镇的副帅薛国重,正是唐嵬当年的先锋将军,一手推举他成为武安堂神将。”
“那我们这一次做的事情,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梁岳忽然有些犹疑。
“当然是对的。”陈素笑道:“朝堂上的很多博弈,本就没有黑白之分,只是理念不同。我们不理会他们的争斗,坚守自己的职责,何错之有?”
“嗯。”闻一凡也轻轻说了一句,“自行其道即可。”
“不错。”陈素颔首,“世间有万千大道,每一条都可登临至高。谁能说哪条路是对是错,无非是自行其道,同路相帮、争道相杀,朝堂和修行,在这一点是殊途同归的。”
“闻师姐说得对。”梁岳立刻举杯奉承道。
闻一凡却只是瞥了他一眼,没有出声。
气氛有些尴尬。
许露枝似乎是看出席间忽然冷下来,小姑娘出于好心,想要说些缓和一下气氛,便问道:“梁师弟从北州赎回来那个姐姐,是也要加入诛邪司吗?”
“……”
这话一问,周围的空气好像更冷了。
半晌,梁岳才尬笑两声,“罗姑娘是九鞅出身,又头脑活络,帮我们做个探子还是挺不错的。当然,这一切还要谢主事把关。”
谢文西不明就里,只听说梁岳在那边帮了一个青楼女子赎身,还以为内里有什么猫腻,又见闻一凡面色冷漠,顿时一挺背脊,“我也就是代为考核,真的是否纳入还得陈公定夺。”
陈素多精明的人,当场说道:“这种小事伱们商量就好,就别让我费心了。”
上一篇:财富自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