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7章

作者:漫客1

  邸报的内容并不关键,关键的是皇帝的吩咐。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朝廷将新建一个邸报司,名义上挂在礼部礼部司名下,实际上由宫里与礼部各派一半人来打理这个邸报司的差事。

  邸报司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印制邸报,印发邸报,从建康京城印发到大陈各省。

  礼部的两个侍郎都被皇帝撸了,现在的两个侍郎,都是刚提上来的,自然对皇帝陛下俯首帖耳,因此很快礼部礼部司下属的邸报司,便正式成立。

  因为皇帝很重视这件事,因此在邸报司成立的当天,大太监高明亲自到场,并且带着两万份刚印制好的邸报,吩咐邸报司的这些差员,立刻通过官驿,分发到各省以及各府各县的府学,县学,务必做到每个县学最少一章邸报的程度。

  县学,就是秀才们上学的地方。

  而秀才,一般是当地知识分子的代表,能在县学里流传开来,这邸报自然能够飞速扩散。

  除了通过“学官体系”推广邸报之外,邸报司还会把这些邸报分发到各地的书铺售卖,价格并不是很贵,邸报司只收一个成本价。

  总而言之,就是朝廷大力推广。

  而建康作为陈国的现任国都,邸报自然供应充足,邸报司印制的第一批邸报,足足留了三千份在建康,其中一部分送进了国子监,另外大部分分散到京城各大书铺之中,以十文钱一份售卖。

  这个价格不算很低,但是在这个书籍昂贵的时代,又不算很高,再加上建康百姓的消费能力强,识字率也高,又对朝廷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在邸报发售的当天,就卖出了一千多份。

  这一千多份邸报,飞速在建康流传。

  邸报的头版,有着非常显眼的标题。

  “北胡帝急急嫁女……”

  这么显眼的标题,自然会被建康城里的齐人注意到,于是乎,在邸报发售的当天下午,就有四五份邸报,被送进了礼部会馆里,也就是齐人使团现在的住处。

  至今仍在会馆的齐国礼部侍郎祝淮,很快拿到了一份邸报,祝淮精通汉礼,自小也通读圣贤书,更是北齐的一甲进士,是个正儿八经的“汉学家”,接过这份邸报之后,他只简单扫了一眼,看到那个显眼的标题之后,这位礼部侍郎脸色就微微变了变。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继续往下看去,一封邸报看完,这位北齐的礼部侍郎脸色已经变得有些凝重了。

  祝侍郎拿着这份邸报,离开了礼部会馆,在几个齐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建康城里一处宅子门口,这宅子是建康礼部给北齐出云公主安排的住处。

  祝侍郎上前,看了看宅子门口的两个齐人护卫,沉声道:“去通报,就说祝某要求见公主。”

  下人很快通报,祝淮也很快顺利的进入到了这座宅子之中,在宅子后院叫到了出云公主。

  这会儿,出云公主脸色很不好看。

  细细看去,可以发现她又羞又恼。

  祝侍郎自然是老江湖,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知道自家公主多半是已经知道了南朝邸报的事情,他叹了口气,对着出云公主低头行礼道:“殿下。”

  出云公主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开口道:“祝侍郎不必多礼。”

  她虽然现在有个公主名号,但是实际上只是北齐皇帝的侄女,北齐一座王府的郡主,虽然出身的确尊贵,但是不管是实际地位还是权力,都比一位礼部侍郎差的太远了。

  因此,她不得不对祝侍郎客气一些。

  说得难听一些,只要祝淮愿意,随时可以把她丢在建康,让她一辈子都回不去燕都!

  毕竟祝淮这个礼部侍郎,也是主管外事的。

  祝侍郎微微低头,开口道:“公主,看来您已经知道一些事情了。”

  “邸报的事情么?”

  出云公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咬了咬嘴唇,她低着头,恨声道:“南人辱我尤甚,我必不与他们干休!”

  真正让出云公主恼火的,并不完全是因为陈国的邸报侮辱人,而是因为陈国邸报上所写的内容,可以说是句句属实。

  她的确滞留在建康大半年了,这是没有办法抵赖的事情。

  不过这邸报上的内容虽然没问题,但是它的标题以及语气,无不带着淡淡的嘲讽味道,让出云公主看起来窝火无比。

  祝侍郎也跟着低头,语气里也带着怒意。

  “南朝的确变得有些张狂了,前些日子祝某去见南朝皇帝,让他严惩冒犯公主的凶徒,结果前两天,南朝朝廷说是什么礼部办差错漏,撤了两个礼部侍郎,却完全没有碰那个冒犯公主的恶徒!”

  “如今,又公然在邸报上写这些侮辱吾皇,侮辱公主的文章,还公布天下,着实是欺人太甚!”

  祝侍郎低头道:“公主放心,祝某今日去一趟陈国礼部,最好是能再见一面陈国的皇帝,见到之后,祝某立刻动身返回燕都,向吾皇呈明此事,吾皇知道了南朝朝廷欺负公主,一定会为公主出气……”

  出云公主目光亮了起来,她看向祝淮,语气有些热切:“祝侍郎,能否带我一起回燕都?”

  祝淮沉默了片刻,微微摇头:“公主,实在是对不住,临来之前,陛下并没有让我带您回去。”

  祝侍郎目光里带着些许遗憾,他微微低头道:“不过您放心,建康城的事情,祝某会如实转奏陛下,到时候陛下动了真怒,整个建康都要抖三抖,那个南朝小皇帝,定然不会再敢怠慢公主……”

  出云公主再一次咬嘴唇,她看着祝淮,低声道:“祝侍郎公事在身,我便不为难祝侍郎了,只是……”

  出云公主恨得牙痒痒,咬着牙说道:“只是写出这篇文章的人,一定麻烦祝侍郎把他找出来,等我找到此人之后,非让他见识见识我们齐人风采不可!”

  祝淮微微犹豫了一个瞬间,便低头答应。

  “公主放心,查出消息了祝某立刻让人给公主送来……”

第一百八十四章 访名师!

  邸报发行的事情,沈毅自然也知道了。

  不过这件事并不是他出门逛街在书铺发现,或者说他出门听来的。

  因为沈某人很规矩,一直在家里老老实实的“闭门思过”。

  他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宫里那位大太监,特意派人过来,给沈毅这个“撰稿人”送了一份邸报过来。

  沈毅拿到了邸报成品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认真看了一遍有没有标注作者名字,好在宫里这一次做事很地道,没有在邸报上注明作者,不然沈某人又要狠狠地得罪那位北齐公主一次。

  放下了心之后,沈毅也抽时间把这张邸报看了一遍,一遍扫下来之后,他发现这个成品与他当初写的初稿,是有些出入的。

  不是内容有出入,而是遣词造句上面有出入。

  沈毅写的东西,虽然也有之乎者也,但是文字相对冗杂,不够精炼,而且有些用句偏白话文一些,而这份正式印发的东西,文字要简练许多,而且也相对书面化了一点。

  很显然,有人给他“润色”过。

  这让沈毅有些皱眉头。

  倒不是说润色的这人写得不好,而是写得太好了。

  在读书人眼里写得好,就意味着在普通人眼里会有些晦涩,而行文晦涩,一定会影响外销的销量。

  一款报纸的第一期,很可能会决定后续的风格走向,也很有可能会决定邸报的命运,如果这些邸报卖的不好,将来甚至可能会无疾而终。

  这毕竟是沈某人在皇帝那里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就这么黄了,将来可能会影响皇帝对他的印象。

  不过联想到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以及识字的那些人大多数是读书人,沈毅又稍稍放宽心了一些。

  这些邸报,并不是给寻常老百姓看得,而是卖给那些地方上的本地读书人,或者是秀才,或者是童生,或者是乡村的私塾教师,或者是那些到处说书的说书人,是卖给这些人看的。

  这些人看了,自然而然就会把邸报里的内容宣发出去,邸报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看了一遍邸报之后,沈毅摇了摇头,把邸报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关于邸报的烦恼,对他这个生员来说,还有些太过遥远,现在沈毅还是要收收心,把心思放在科考上。

  想到这里,沈毅把邸报放在一边,然后从自己的书箱里翻出一本圣贤书,放在自己面前,闭上眼睛,随便翻到某一页。

  翻到某一页之后,沈毅把手指放在其中一个段落上,然后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手指着的位置上,写着一行小字。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沈毅遂以此为题,开始写杂文。

  这是他“自闭”在家里,自己发明出来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四书五经里随机挑选段落为题目,当作杂文的题目。

  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问,但是老实说,对于科考来说帮助不大。

  真正厉害的先生,是可以“猜题”的。

  这些先生们出的考题,当然不能一字不差,但是却有可能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而且写完作文之后,先生们还会批改,对于下一次写杂文策论,都大有帮助。

  不过现在沈毅没有老师,就只能凭借着这个笨办法来学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沈毅自闭结束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沈毅早早的换了一身崭新的干净衣裳,洗了把脸,收拾了一番形容,兴冲冲的走出自家大门。

  他今天是准备去找老师的。

  因为在建康城里没有教育方面的资源,沈毅只能自学,不过自学的效率太差,沈毅一解封,就迫不及待的要去寻名师去了。

  这个名师,就是当日赵侍郎推荐给他,并且给他写了推荐信的顾先生。

  能被当朝的户部侍郎,从前的一甲榜眼推荐,可见这位顾先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说不定还会是什么隐藏的大佬!

  如果不是泼茶的事情拖累,沈毅一早就去寻这位高人去了,现在终于不用在家禁足,沈七郎换上了衣服就准备去找人,刚走出自家院门,迎面就看到了一位年轻贵公子走了过来。

  这贵公子看着急匆匆跑出房门的沈毅,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开口笑道:“认识七郎也有一些日子了,从前七郎都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还是第一次见到七郎这样着急忙慌,可见这七天也是把你闷坏了。”

  沈毅看了这个贵公子一眼,连忙停下脚步,对着后者低头拱手道:“见过世子。”

  来者正是晋王世子李穆。

  李穆上前,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听说七郎你今天思过结束,我特意过来看看你。”

  说到这里,这位李世子摇头叹了口气:“说起来,也是我家有些对不住你,我那两个弟弟妹妹都有些胡闹,让七郎你受了些委屈,才搬出了晋王府,我这个做兄长的,代替他们向你赔罪了。”

  沈毅连忙摇头:“世子严重了,二公子与小郡主对我都十分不错,我搬出晋王爷,也是因为碰到了一些事情,不想给晋王府惹麻烦,便搬了出来。”

  “罢了,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

  李穆看着沈毅,微笑道:“今日七郎得脱樊笼,我请七郎去好好吃上一顿,如何?”

  沈毅站在原地,面色有些犹豫,然后摇了摇头,开口道:“世子,在下恐怕不能陪世子吃饭了。”

  李穆脸色一拉,皱眉道:“怎么?你也跟那些穷酸一样,看不上我这种宗室?不屑于宗室交朋友?”

  沈毅连忙摇头,苦笑道:“世子说笑了,我父至今还在晋王府做事,我哪里敢瞧不起世子,只是今日在下实在是有些事情要去办,这样罢,三日之后我在邀月楼,请世子好好吃一顿如何?”

  “哦?”

  李穆有些好奇的看着沈毅,笑着问道:“我有些好奇了,七郎你今日到底有什么事情?”

  “学业上的事。”

  沈毅面色严肃起来。开口道:“不瞒世子,有长辈在建康给在下寻了个良师,在下今日正是要去求学的。”

  听到“学业”两个字,世子没有过多犹豫,便让开了一条路,放沈毅过去,笑着说道:“无论如何,学业为重,七郎你自去就是,哪日你得了空,到晋王府寻我就是。”

  “三日之后。”

  沈毅微微低头:“三日之后,在下一定去寻世子。”

  就这样,沈毅告别了晋王世子,按照赵昌平给的地址,一边问一边找,最终按着地址找到了建康城大义坊,在大义坊里又找了一会儿,沈毅按照地址,终于找到了这位顾先生所在。

  眼前的景象,让沈毅有些震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坐在主位上摇头晃脑,正在教小孩们读书。

  小娃娃们也跟着摇头晃脑,咿咿呀呀的读书。

  这里……似乎……

  不是似乎!这里分明是一处私塾!

第一百八十五章 奸臣之相!

  沈毅是上过私塾的。

  他幼年蒙学,就是在江都城里一处私塾蒙学,私塾还是老爹沈章回江都亲自带他去找的,沈毅七岁蒙学,在私塾里学了六七年,到十四岁才崭露头角,成功进入甘泉书院读书。

  当年给沈毅蒙学的先生,便与眼前这个老头差不多年纪,而私塾里的场景,也许沈毅当年念的私塾一般无二!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再一次掏出赵侍郎写的书信,确认了地址之后,鼓起勇气,朝着摇头晃脑的老头走去。

  赵侍郎身为朝堂顶尖的大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哄他玩才对……

  抱着这个念头,沈毅来到这个老头面前,对着老人家微微躬身,低头道:“敢问,是顾先生么?”

  老头看起来六十多岁年纪,闻言抬头瞥了一眼沈毅,然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回头吩咐学生们自行读书之后,便迈步走了出去,走到了外面之后,老头上下打量沈毅,微微摇头:“你满十六了罢?”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