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63章

作者:漫客1

  沈毅轻声道:“到时候,王爷的封号,可能要换一换。”

  大陈,已经有一个晋王了,而且还是沈毅的熟人。

  当年的世子穆,已经袭爵,成了新的晋王。

  赵雄连忙点头,开口道:“是,都听侯爷的安排。”

  说话的功夫,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端着茶水进了客厅,她先是看了看晋王赵雄,准备先给赵雄奉茶,不过见赵雄挤眉弄眼,她才反应过来,端着茶水到了沈毅面前,轻声低头:“侯爷喝茶。”

  沈毅看了看赵雄的表情,又扭头看了看沈叙。

  沈叙呼出了一口气,开口道:“七哥,这是家姊。”

  沈毅一怔,随即站了起来,拱手道:“原来是三伯家的姐姐。”

  沈环儿放下茶水,连忙低头还礼:“不敢,不敢。”

  她神色慌乱:“你们聊你们聊,用不着理我。”

  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沈毅微笑道:“我又不是什么豺狼虎豹,咱们是堂姐弟,阿姊何必这样惊慌?”

  沈铭一家,到现在肯定是要认下来的,毕竟人家一家人,这段时间为沈毅,为淮安军做了太多事情。

  既然认下来,该认的亲也是要认的,不过沈侯爷可以认沈环儿这个堂姐,却不能认赵雄这个堂姐夫。

  一来是官面上不太方便,二来……沈环儿在晋王府,也只是个妾室而已。

  沈环儿这才大着胆子,打量了一遍沈毅,然后轻声道:“七郎真是年轻……”

  说罢,她看了看自己的亲弟弟沈叙,开口道:“二子,你好生招待七郎,我先下去了……”

  沈叙先是点头,然后起身扶着自己的姐姐离开了客厅,姐弟俩到门口说悄悄话去了。

  姐弟两个人离开之后,晋王爷看着沈毅,开口道:“侯爷,我府上有几个未曾婚配的女儿,一会让她们出来见一见侯爷,侯爷如果看得上,以后就让她们跟着侯爷,贴身照顾侯爷的起居。”

  沈老爷咳嗽了一声,差点把刚喝下去的茶水喷了出来,他抬头看着一脸认真的赵雄,连连摇头:“王爷别闹,差着辈呢。”

  赵雄脸上露出笑容:“非是环儿所出,不碍事的。”

  “我们朱里真人,不讲究这些。”

  沈毅微微摇头:“我们读书人,是讲究这些的。”

  “王爷放心,只要你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咱们的合作就不会中断,用不着靠什么姻亲维系。”

  他静静的说道:“用姻亲维系,远不如用利益维系来的稳固。”

  赵雄若有所思,低头道:“是,小王明白了。”

  这之后,沈毅跟这位晋王爷,说了好一会话,问了问关于北齐皇族一些事情之后,才起身告辞。

  晋王赵雄带着家里人,一路把沈毅送到了王府门口,沈叙跟沈毅往前走了走,开口道:“七哥,我先让人带你回家里去,我在这里留一留。”

  沈毅扭头看了看他,轻声笑道:“八弟要夜宿这里?”

  沈叙连忙摇头:“只是说几句话,马上就回家了。”

  沈老爷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负手,默默转身去了。

  沈叙与赵雄站在一起,目送着沈毅远去,等沈老爷的背影慢慢消失,赵雄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得脚一软,差点跌倒在地上。

  沈叙一把搀扶住他。

  “王爷,你这是怎么了?”

  赵雄勉强站直了身子,看着这个“小舅子”,苦笑道:“二子,你这个堂兄……”

  “真是吓人啊……”

  沈叙挠了挠头:“他不是一直跟王爷笑吟吟的么?”

  赵雄摇了摇头。

  “二子,你没有见过皇帝,没有见过多少大人物。”

  “你这个堂兄,与我那位皇兄,已经很像很像了。”

  晋王爷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种感觉,叫做天威难测。”

  沈叙若有所思,问道:“刚才王爷让我留一下,不知道有什么事?”

  “二子,我想问问你。”

  赵雄咽了口口水,问道:“要不要,把环儿……扶正?”

  沈叙一愣,随即微微摇头:“王爷,还是照旧罢。”

  “估计,七哥那里,也不太方便跟晋王府关系太密。”

  赵雄点头。

  “那就听你的。”

  他拍了拍沈叙的肩膀,轻声感慨:“二子,你们家,救了我第二回命了。”

  沈叙摇了摇头。

  “是王爷自己,救了自己。”

  ……

  当夜,沈毅在太原沈家暂住。

  当天晚上,沈铭拉着沈毅说了好一会话,知道沈毅第二天要赶路到前线,沈铭才没有敢打扰沈毅休息。

  第二天一早,沈铭父子送沈毅出城,分别的时候,沈老爷跳上马匹,看向沈叙:“八弟,过段时间,会有一个济南过来的官到太原来,名叫郑潞,到时候,由他暂时处理太原政事,接手太原知府衙门。”

  沈叙连忙低头,拱手道:“是,小弟会安排好的。”

  马背上的沈毅想了想,开口道:“到时候,城里的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着来,有什么事情,派人给我送信,我这段时间,应该都在大同府。”

  沈叙恭敬低头:“小弟明白。”

  沈毅不再犹豫,在马背上对着沈铭拱手:“三伯,咱们江都再见!”

  说罢,他抖了抖缰绳,带着一众随从,向北疾驰而去。

  父子俩目送着沈毅走远,沈铭拍了拍沈叙的肩膀,沉声道:“好好跟着你七哥做事,不要有什么歪心思。”

  沈叙苦笑道。

  “爹,七哥跟个神仙一样。”

  “我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哪里敢有什么歪心思?”

  ……

  大同府城。

  沈毅一行人,抵达大同府城外先锋军大营的时候,先锋军大营里,只有八九千驻兵,而且这八九千人,还半数带伤,在后方休养。

  大营里,薛威自然是不在的,甚至连副将万钟都不在。

  沈毅到了大营足足半天之后,万钟才赶回了大营,见到沈毅之后,立刻半跪在沈毅面前,毕恭毕敬,低头抱拳:“沈公!”

  沈毅没有废话:“前线什么情况?”

  “站起来回话。”

  “是!”

  万钟起身,解下腰间的水袋喝了口水,看着沈毅,沉声道:“沈公,大同的几个卫所,剩下的都是些新兵,不成气候,咱们到了大同之后,只简单接触了一下,这些北齐的边军就不太支撑得住了。”

  “不到十天时间,几个卫所先后被我们占据,就在我们攻镇虏卫,天成卫的时候……”

  万钟沉声道:“鞑靼人从天成卫的东边,也就是宣府三卫攻来!”

  “这支鞑靼人,人数很多,我们吃了点亏,一路退到阳和卫,高山卫所在地。”

  “现在,薛将军正在那里,与鞑靼人僵持。”

  沈毅揉了揉眉心,皱眉道:“从宣府三卫来的?”

  “是。”

  “如果不是从宣府三卫过来,有边关长城,还有那么多军堡,鞑靼人轻易可进不来。”

  万钟深呼吸了一口气,咬牙道:“这帮齐人,很有可能跟鞑靼人狼狈为奸了!”

  沈毅坐在椅子上,猛皱眉头。

  “去告诉薛威,让他……”

  “临机应变,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撤回大同府,据城而守,那帮鞑靼人,应该没有攻城的本事。”

  “薛将军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薛将军说。”

  万钟欠身,低头道:“薛将军说,哪怕后撤,退回大同城之前,也要先看一看,那些鞑靼人……”

  “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沈老爷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

  “我身上的本事,还真被薛大……”

  “学去了不少。”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成长的薛大

  薛威从前,与其说他是一个主将,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战将。

  而现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外放”,薛威比起从前,很明显的大有长进,如今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知道了薛威现在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沈毅也放下了心,他拉着万钟坐下,开口道:“说一说大同的近况罢,那些大同卫所的守军现在都在哪里?”

  “那些人都是半年左右的新兵,我们进了大同之后,他们大部分都降了,薛将军主持的纳俘,按照沈公您原来的做法,愿意留下来的,就留下来继续守边,以咱们大陈的名义守边。”

  “不愿意留下来的,都各自放回家去了。”

  “不过,不过……”

  万钟挠了挠头,继续说道:“不过效果不是如何好,大部分都回家了,原先大同的两万驻军,剩下的只有六七千人……”

  沈老爷忍不住揉了揉眉心,无奈的说道:“他们既然是北齐强征来的,自然不会信任任何朝廷,不管是北齐朝廷还是大陈的朝廷,放他们离开,他们当然要跑了。”

  “这种时候,大同正缺人手,应该用手段,多留一些人下来的。”

  这就是薛威他们,学沈毅的坏处了。

  有些时候,他们照学沈毅,能够学到个七八分模样,但是不分情况一味照着学,有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

  万钟微微欠身:“是,事后薛将军跟末将商议过,都觉得不太对,这段时间又开始在大同征兵,虽然按照咱们淮安军的待遇来征兵,但是效果依旧不是很好。”

  沈毅点了点头,问道:“先锋军现在情况怎么样?”

  先锋军进入山西以来,虽然没有打过太多城池,但是从太原到大同,还是打了不少硬仗的。

  先锋军日常的事务,其实大多都是万钟在负责,这个问题他自然再清楚不过,当即点头道:“回沈公,当初我们在河南,打的太急,伤亡不小,在河南休整进入山西的时候,只有两万人左右了,打下太原,又损失了一部分人手,好在打太原并没有太吃力……”

  “进了太原之后,在沈公子的帮助下,临时征募了一些新兵,不过因为要留五千人在太原,薛将军带我们北上大同的时候,手上的兵力还是不足两万。”

  “到现在,哪怕是算上那些投降的大同齐军,大同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也就是两万人出头。”

  “目前,有十个完整的千户营,跟着薛将军,正在前线与鞑靼人交手。”

  沈毅闻言,沉默了一会儿。

  先锋军的兵力消耗,是超出他预计的,本来,如果鞑靼人没有动的那么快,先锋军占了太原这种大城之后,不需要太久,只要半年时间,就可以快速补充兵力,但是现在,先锋军没有时间在太原留这么久。

  兵力,一直没有完整过。

  到现在,先锋军相比较于最完整时候都三四万人,真正的战力可能就只剩下一半了!

  不过,剩下的这两万人左右,可以说是真正的身经百战,哪怕是在整个淮安军内部,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了。

  百炼成钢,莫过如是。

  “损耗的,也太严重了一些。”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