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44章

作者:漫客1

  太原,毕竟是一座省城,相对于别的城池来说,这里永远是要热闹的多的。

  再加上这里距离燕都不是特别远,商业也被都城带动,到现在,已经是整个北边有数的几个大城之一了。

  而此时,这座省城上下,人心惶惶。

  因为有人收到了确切消息,南朝的其中一支淮安军,正在不顾一切的朝着太原冲了过来。

  而且是直扑太原城!

  双方战事进行到现在。此时不管是北齐的官员还是百姓,都不可能再不把淮安军当成一回事了。

  任谁都知道,淮安军一路北上,几乎所向无敌,已经连破山东河南两省,让与他们对敌的大齐王师,损失惨重。

  如今,淮安军就要来了!

  太原里的百姓们,谁也不知道太原能不能守得住。

  一时间,这个话题传的沸沸扬扬。

  消息传开之后的第二天,太原城里的一批朱里真贵族,已经开始拖家带口的离开太原,准备带着金银财宝,返回燕都,或者直接回老家去了。

  太原城的北城门,短短一天时间,出走了至少五成以上的财富。

  而此时,在太原的晋王府里,四十岁出头的晋王赵雄,正在请自己的老朋友,也是老“岳丈”吃饭。

  二人坐在桌子的两边,互相敬了酒之后,在一旁伺候的赵沈氏,低头给两个人添了酒。

  晋王爷端起酒杯,与眼前的沈铭喝了一杯之后,抬头看了看自己的这房妾室,笑着说道:“环儿,这里不用你在了,本王与岳父大人,说些悄悄话。”

  被称为“环儿”的沈家姑娘,看了看自己的王爷,又看了看自家的父亲,点了点头之后,缓缓退了出去。

  等沈环儿离开之后,赵雄给沈铭倒了杯酒,然后感慨道:“不是岳父大人主动提起,本王想都不敢想,如今在大齐,将整个天下搅得不可开交的沈毅,竟是岳父大人的亲侄子。”

  沈铭陪了一杯酒,也有些感慨:“不止是王爷不敢想,我有时候也觉得如梦似幻,总觉得不太真实。”

  “我们沈家,竟然出了这样的大人物。”

  赵雄低头又把酒杯倒满,这个胡须粗犷的晋王殿下看向沈铭,轻声道:“若非岳父大人到北边来的时候,那沈毅年纪还太小,本王几乎都要以为,当初岳父大人到北边来,是做局来了。”

  沈铭叹了口气:“王爷,这十几二十年,沈家为王爷尽心尽力,是不是做局,王爷您心里比谁都要清楚。”

  赵雄笑了笑:“这是自然,本王是相信岳丈的,这些年不是岳丈帮着操持,王府上下说不定已经节衣缩食饿肚子了。”

  晋王赵雄,是当今昭武帝的亲叔叔,也是昭武帝最小的一个叔叔。

  因为永平帝晚年开始削减宗室待遇,因此晋王府有一段时间,日子并不好过。

  直到沈铭的到来,接手了王府的田产。

  事情开始变化了。

  十几年时间,沈铭的生意一赚再赚,让晋王府也跟着吃了个饱。

  说到这里,晋王赵雄看着沈铭,顿了顿之后,长叹了一口气:“岳父大人,你我与实话实说,你接触过你那个侄子没有?”

  沈铭微微摇头:“王爷,这话我如何敢答?”

  这种问题,不否认就是承认了。

  赵雄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个跟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老丈人,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

  “如今,淮安军要打太原的消息,已经在城里传开了,不少人已经离开太原避难。”

  晋王爷自嘲一笑:“独我这个藩王,没办法离开太原。”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如果太原破城。”

  说到这里,晋王爷仿佛松了口气,他抬头看着沈铭,释然一笑。

  “还要岳丈,替本王引见引见那位沈侯爷,全活一二才是。”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沈叙的关系

  北齐现在,大部分兵力,都被投送到了正面战场上。

  山西是相对空虚的。

  只有太原城里有一两万守军,其他州府,都是零散的守军,守城或许可以守一守,但是出城跟威名赫赫的淮安军对阵,或者阻截淮安军,几乎是没有办法办到的事情。

  因此,薛威所部,几乎毫无阻碍的开到了太原府,进了太原府之后又走了两天,太原城便已经遥遥在望。

  薛威骑在马上,远远的望着不远处的太原城,皱起了眉头。

  沈叙骑马,跟在他身后,正巧看到了他的表情,开口问道:“大将军似乎有些忧心,莫非是担心太原很难打?”

  “一部分吧。”

  薛威眉头舒展,回头看向沈叙,缓缓说道:“我只是在想,咱们这一路上畅通无阻。”

  “斥候和侯爷那边的情报机构,也没有传来齐军有所动作的消息。”

  “说明北齐朝廷,或许已经做出了选择。”

  薛威抬头望天,微微皱眉道:“他们似乎,已经放弃了太原,乃至于放弃了整个山西。”

  “我在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即便咱们顺利攻下太原城,乃至于辐射整个山西,对于侯爷那边的正面战场,也没有太大的助益。”

  “如果于大局无用,打这太原城,可能用处就不是很大。”

  沈叙几乎被薛威这番话惊住了。

  他甚至忘了催马,愣在原地,半天没有说出来话。

  薛威回头看了看他,也停下马,笑着说道:“先生这是怎么了?”

  沈叙这才回过神来,骑马赶了上去,摇头感慨道:“没什么,只是有些吃惊。”

  “在下虚度二十多年,自问也见识过不少达官显贵,地方上领兵统兵的将领,多少也认得一两个,但是还从未见过,有人会像大将军您这般考虑问题。”

  “按照道理说……”

  他看向薛威。

  “攻下太原这种府城,在大陈应该是百年一遇的功劳,如今这份泼天的功劳,就摆在大将军面前,大将军这里取下太原,不管七兄那里打的怎么样,大将军异日回到建康,封侯拜将都不在话下。”

  “如今大军进了太原府,眼瞅着就要够到太原城了,大将军您心里想的居然是打太原对正面战场有没有益处。”

  “这种想法……”

  沈叙摇头道:“真是闻所未闻。”

  “我们淮安军里有一句话,是侯爷常说的。”

  薛威笑着说道:“功成不必在我。”

  “如今大部分战事都在侯爷那里,山西战场,毕竟不是什么关键的战场,如果正面不顺利,便是取下太原,对于整个淮安军来说也是亏的。”

  “我在这个主将的位置上,自然要考虑整体上的事情,不能像底下的百户千户那样,只考虑一个小战场的胜负得失。”

  薛疯虎抬头看向太原,沉声道:“现在,侯爷的命令依旧是进攻太原,我只能先去打一打看一看,如果一段时间太原久攻不下,我便要跟侯爷请示,去攻击齐军主力的侧翼了。”

  沈叙喃喃道:“无怪淮安军能够一路得胜,今天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了。”

  薛威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

  如今他能有这种“顾全大局”的心态,一部分是因为沈毅教的好,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淮安军的主帅是一路带他的沈公沈老爷。

  淮安军的另外两个主将,也都是跟他关系不错的同袍。

  如果是旁人,薛疯虎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公无私。

  两个人说着话的功夫,他们先头军队距离太原城,只剩下了三十里左右。

  薛威大手一挥,下令停止进军,在附近勘察地形,选择合适的地方扎营。

  就在下属们扎营的时候,薛威依旧拉着沈叙说话,他指着远处的太原城,开口道:“先生,按照你们家里的人传来的消息,太原城此时的守军,差不多是两万人稍稍出头一些。”

  “就是两万一千人左右。”

  “先生说一说,城里的守军,战力如何?”

  沈叙摸着下巴,认真思考了一番,开口道:“这些天,我也见识到了先锋军的几场小型战事,如果能够直接进入太原巷战,城里的守军,绝不会是先锋军的对手。”

  “难就难在,如何进城。”

  薛威看着沈叙,目光灼灼。

  沈叙也看着薛威,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开口道:“大将军,我现在不清楚城里,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能不能开城门,我没有办法跟你保证。”

  “我要给家父,送一封信进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大将军放心,我想进城去看一看情况。”

  薛威咧嘴一笑:“如今太原应该关闭城门了,先生想怎么进城?有没有需要薛某帮忙的地方?”

  沈叙苦笑道:“大将军还真是信我。”

  “我信侯爷。”

  薛威微笑道:“侯爷比我聪明的多,如果他不信先生,是不会让先生到我身边来的。”

  沈叙沉默片刻,感叹道:“是啊,七兄的确很聪明。”

  他抬头看着薛威,沉声道:“大将军放我离营就是,我有法子进太原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咱们以三日为限。”

  “三日之内,如果我没有派人送信出来给大将军,那么三日之后,也就是十四早上……”

  沈叙咬牙道:“太原城门,一定能够打开一段时间!”

  “至于打开哪个门,我现在没有办法确认,动手的前一天傍晚,我在城楼上挂黑旗为记号。”

  “如果城门没有办法打开,三日之内,我一定派人出来送信给大将军,到时候由大将军自己决断。”

  薛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那么,明天我派人打一打太原,装装样子,配合配合先生。”

  沈叙想了想,咬牙道:“最好猛攻一天,让城里的齐人,瞧一瞧大将军的厉害!”

  “我才能更好行事!”

  薛大将军伸出手掌,放在沈叙面前。

  “那就这么说好了。”

  沈叙也伸出手掌,二人三击掌之后,沈老八的手都有些麻了。

  他收拾了随身的东西,悄悄离开了淮安军的军营,绕了一圈之后,绕到了太原的北门,对着北门挥舞双手。

  “姐夫!姐夫!”

  “是我,二子!”

  沈家在北边,关系相对简单一些,沈叙在同辈里,就不再是行八了,而是行二。

  至于他口中的这个姐夫,并不是他的姐夫,而是他家夫人的姐夫,也就是他的连襟,姓郭名贵。

  其人,是太原将军麾下的一员千户。

  如今,正值守北门。

  沈家在太原二十年,用银钱铺路,在城里的关系,已经盘根错节了。

  城墙上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往下看了一眼,立刻让人把城门开了个缝,他亲自下去,一把把沈叙拉了进去,然后他把沈叙拉到吧一边,有些着急。

  “二子你不是在南边吗,怎么回来了?”

  他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严肃道:“这个时候,可不是回来的好时候,你还不知道太原的情况罢?”

  “知道,怎么不知道?”

  沈叙低头苦笑道:“要是不知道,我就不回来了。”

  郭贵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