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98章

作者:漫客1

  而苏定没有急着离开,只是静静的目送着凌肃远去,他坐在马上,小声嘀咕。

  “沈公用我,是因为军纪,东线军纪不行,是因为有太多临海人了。”

  所谓临海人,就是当初抗倭军刚组建的时候,在临海征募了一千人。

  这是抗倭军最初的班底。

  这一千人里,有二百多号人是当初临海卫出身的,而临海卫出身的人里,有凌肃,薛威,刘明远,张猛,万钟……

  淮安军的高级将领,除了苏定之外,几乎都是临海卫出身!

  而当初在临海县城,征募的第一批临海人,随着抗倭军一步步发展演进,现在也大多成为了将官。

  而这一批人,不少人仗着资格老,鼻孔朝天。

  比如说东线那两个懈怠训练的千户,还有这一次强奸孤女的百户,都是最初的那一千个临海人。

  不是说临海人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在淮安军中势力太大,做起事情来,就有些肆无忌惮,没有顾忌。

  苏定看着凌肃远去的方向。

  “凌将军,便是个头最大的临海人,东线那些临海老资格,当初因为薛将军在,已经越发骄横了……”

  “那西线的临海老人呢……”

  “真能一点错都没有犯吗?”

  说到这里,苏定眯了眯眼睛,也勒了勒缰绳,朝着响水奔去。

  ……

  沈毅睡醒的时候,已经巳时了,麾下的两个主将,早已经离开,他吃了口早饭之后,看向蒋胜,问道:“他俩都走了?”

  蒋胜一边给沈毅端粥,一边点头道:“早上刚起来就走了,我让厨房给他们准备了饭,都是吃了之后才走的。”

  沈老爷伸了个懒腰,开口道:“管了饭就好,免得他们回去之后,说我小气。”

  蒋胜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开口问道:“公子,今天出门么?”

  “出去。”

  沈老爷一边吃饭,一边开口道:“今天与张师兄约好了,要去一趟府衙。”

  蒋胜点了点头。

  很快,沈毅吃了饭,也没有坐车,就步行到了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的兵丁早已经认得沈毅,见沈毅过来,他们也不阻拦,让沈老爷径自到了府衙后院。

  知府衙门每天的事情很多,但是府衙里还有不少官吏,因此绝大多数事情,不用张简张府尊亲自去做。

  沈毅刚到府衙之后没多久,一身便衣没有穿官服的张简,便迎了出来,对着沈毅开口笑道:“子恒今天起的倒是很早。”

  沈老爷知道他在埋汰自己喜欢睡懒觉,也不生气,只是笑呵呵的说道:“师兄说人都给我找好了,人在哪里?”

  张府尊白了一眼沈毅,没好气的说道:“哪里能养在府衙里?”

  “我让人在城里寻了一处宅子,把他们安置在那里了,我领你去看看。”

  沈毅点头,跟在这位知府老爷身后,一路离开了知府衙门,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一处看起来有些破败的院子门口,这会儿院子门口有两个衙差守着,见到张简之后,便低头躬身行礼,喊一声老爷。

  张简点了点头,让他们打开了院门,师兄弟二人推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一群孩子正在嬉戏打闹。

  一眼看过去,在院子里玩闹的孩子就有五六个人,都是七八岁,有些大一些的接近十岁的年纪。

  有男有女。

  张简看向沈毅,开口道:“按照子恒你的要求,让人寻来的孩子们,一部分是去年齐人兵祸导致的孤儿,还有一部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听说这里有口饭吃,就送来了。”

  张府尊顿了顿,说道:“一共三十多个孩子,男童比女童稍多一些。”

  这些孩子里,如果是男童,那大多数都是因为战事失了父母,毕竟哪怕再穷,也极少有人会把儿子送出来。

  沈毅打量了这些孩子一眼,问道:“这些孩子,九九乘法表都背下来了?”

  乘法口诀,已经是传承上千年的的东西了,这个时代孩子蒙学,有些私塾也会教授乘法口诀。

  而沈毅遴选这些孩童的唯一要求,就是让他们会背乘法口诀。

  “嗯,都背下来了。”

  张简点头道:“有些聪明些的孩子,都能背到二十多了。”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开口道:“子恒要这些孩子做什么?”

  “自然是给他们寻个生计。”

  沈老爷笑着说道:“我从西洋,请回来了几个精研物理,以及炼金术的洋人,前些日子已经到淮安了。”

  “我的钦差行辕里,还有一个精通数算的先生。”

  沈毅看向这些孩子,眯着眼睛说道:“我准备成立一个淮安学堂,让那些西洋人,还有行辕里的宋先生,把自己身上的本事,都教给这些孩子。”

  张府尊有些疑惑,问道:“学这些有什么用么?”

  “现在没有用。”

  沈毅微微摇头道:“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北伐,都没有什么用处。”

  说到这里,沈老爷看着这些孩子,轻声感慨道。

  “不过将来,他们之中,或许就有人成为了不起的人,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即便他们里面没有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将来他们把自己的学问传下去,代代相承,总会出几个了不起的人物的。”

  张府尊还是不太理解沈毅的意思,他挠了挠头,开口道:“本来我还以为,子恒要训练这些孩子上战场,或者是进入邸报司,我这几天还在想,进入邸报司跟九九乘法表有什么干系。”

  沈老爷哑然失笑。

  “师兄想多了,我只是想趁着有能力,给这个世界留下几颗种子。”

  “至于他们能不能生根发芽,开出瑰丽的花,结出我梦中的果实……”

  张简张府尊,自然不会理解什么叫理科,也不太可能明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更想象不到,这门学科,能够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

  这个世界,除了沈毅,大概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想到了。

  沈老爷愣神了一会儿,然后微微摇头道:“那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在这个世界……”

  “种下了种子。”

第九百六十六章 胜算是打出来的

  沈毅走进这个院子,寻了几个看起来开朗一些的小孩子,考了他们几个问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之后,就照单全收,让人把这些孩子,接到钦差行辕去,准备开始办淮安学堂。

  看着钦差行辕的人把这些孩子接走之后,沈毅才扭头看向张简,开口笑道:“师兄,有件事情,现在要托付于你。”

  张简一愣,随即笑着说道:“现在,子恒你办不到的事情,愚兄恐怕也很难办到了。”

  沈老爷微微摇头,开口道:“倒也不是现在要让师兄办什么事。”

  他顿了顿之后,看向这些孩子的背影,开口道:“这个学堂,我应该会一直办下去的,不过将来有一天,如果小弟不在朝堂上了,便无力护持他们,到时候希望师兄能接过这个学堂,继续办下去。”

  张简皱眉。

  “子恒如今青云直上,何出此言啊?”

  沈毅笑着说道:“师兄不要误会,只是以防万一。”

  他顿了顿,补充道:“毕竟将来,如果北伐不畅,我即便在朝,也无缘权位,那个时候还不如辞了官,回江都老家去。”

  “彼时,这个学堂就要托付给师兄照看了。”

  相比较沈毅来说,张简虽然升的不快,但是在官场上的路,走的却很是踏实。

  沈老爷能够平步青云,几年时间之内就升到三品官,是因为他在朝廷里下了重注。

  这个重注,就是北伐。

  北伐,那就等于是摇骰子,筛盅开了之后,如果北伐成功,那沈老爷就是大赢家,是大陈开国以来第一功臣。

  如果没有成功,或者进境很慢,持续多年都没有进展,甚至吃败仗,那么沈毅就会赔上自己的所有政治本钱。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也不难理解。

  而张简就不会,他中进士比沈毅早一科,也就是洪德四年中的进士,到今年已经九年时间了。

  这九年时间里,他做过六部观政的进士,做过江都知县,太常寺丞,再到现在的淮安知府。

  虽然也可以说是升的很快,但却是稳步抬升,北伐成功,对他自然是有所助益的,但是如果北伐失败了,对他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

  最起码,不会让他失掉政治前途。

  因此,听到这里,张简就明白了沈毅的意思,他抬头看了看沈毅,问道:“这个学堂,对于子恒来说,就这么要紧?”

  沈老爷微笑道:“这么说罢,小弟入仕以来,可以说,一共就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剿倭,杀了不少倭寇。”

  “第二件事,恐怕就是办这个学堂了。”

  沈毅面色平静道:“而北伐,是我在做的第三件事。”

  张简耸然动容。

  他看向沈毅,正色道:“虽然不知道子恒为什么这么说,但是既然子恒托付,愚兄一定照办。”

  沈老爷拉着张简的衣袖,笑着说道:“走,我请师兄喝酒去。”

  张简一边跟着沈毅朝外走去,一边问道:“子恒对于北伐,没有把握?”

  “把握总是有的,五六成吧。”

  沈毅爽朗一笑:“不过胜算不是算出来的,是打出来的,说不定打着打着,胜算就越来越大了。”

  张府尊与沈毅并肩行走,又问:“是不是马上就要打起来了?”

  沈毅点头,随即开口道:“不过这一次师兄放心,不会在淮安府境内打起来了。”

  张简神色复杂的看了看沈毅,随即微微叹了口气:“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么?”

  “自然是有的。”

  沈老爷笑道:“明天,我就要去巡视军中了,说不定还会跟着一起到北边去,我不在淮安的这段时间,师兄替我盯着那位袁副宪,防着他趁我不在,搞一些小动作。”

  张府尊有些诧异:“他能够搞什么小动作?”

  “谁知道呢,说不定就会在淮安,找我的把柄。”

  沈老爷满不在乎的说道:“不谈这些,今天先喝酒。”

  于是乎,兄弟两个人并肩而行,找了个酒楼喝酒去了。

  ……

  第二天,沈老爷带着随从离开了淮安府,直奔涟水大营而去。

  到了下午,他就来到了涟水大营,刚到大营门口,凌肃就带着张猛等将官,出来迎接他。

  沈老爷跳下马匹,也没有废话,直接来到了帅帐升帐,然后看向凌肃,问道:“涟水大营这里,准备的如何了?”

  凌肃微微低头,开口道:“回沈公,既然是试探,属下打算第一批派五千人过去,去袭击北边的一处齐人大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道:“因为是今年第一次打仗,为了稳妥一些,西线第一批这五千人,没有新兵。”

  凌肃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相应的船只,这几天已经备好了,只等沈公您一声令下,属下等立刻兵发淮北。”

  对于凌肃的方案,沈毅还是相对比较认可的,第一批试探,的确不宜带新兵。

  沈毅点了点头,开口道:“有准备就好,不过有一点,我要跟诸位说清楚。”

  沈老爷抬头看向凌肃,开口道:“既然是试探,那就不能定下来,一定要打下来什么地方,一定歼灭敌人多少人。”

  “需要的是灵活二字。”

  “如果见势不对,便开始有序后撤。”

  沈毅沉声道:“同时,南岸的兄弟们,要做好接应的准备。”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