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8章

作者:漫客1

  重新盖上被子躺下来之后,他睁着眼睛看向天花板,睡意全无。

  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个时代的难度,陡然增加了不少。

  对着天花板愣神了许久,沈毅才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进入梦乡。

  “罢了,这东西就算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我也未必能用得着它。”

  “目前最要紧的是考学,考功名,其他的事情……”

  沈七郎在心里喃喃自语。

  “暂时不去想它。”

  于是乎,洪德五年的大年夜,在沈七郎的碎碎念之中过去。

  时间,从洪德五年,来到了洪德六年。

  这一年,大陈的洪德天子,便正式年满十六岁了……

第一百零八章 出发,建康城!

  年关过去之后,沈毅就要准备动身去建康了。

  因为上一次父亲沈章走得匆忙,没有能带什么东西回去,这一次沈夫人特意准备了不少江都的特产,让沈毅带到京城去。

  沈老三沈陵也很上心,大年初三就出去给沈毅找车队,好跟着队伍一起去建康。

  这个时代,一个人上路是非常危险的,即便是江都到建康之间这种京畿之地,天子脚下,也很难说完全没有盗匪,沈毅如果自己上京,被偷盗了钱财倒也罢了,如果考牌之类证明身份的东西被偷了,那他这一年就要白忙活,还要回江都再等一年。

  因此,像沈毅这种单人上路的,一般都是找个商队随同,如果有熟人就可以直接跟着,没有熟人最多也就给个几百文喝茶钱,就可以跟着车队一起走了。

  这个年代的大型商队,如果出远门都是有“保镖”这种安保力量的,不过江都到京畿之间这种天子脚下,倒也不必准备安保力量,一般只要五六个人同行,那些小偷小摸就不敢打坏主意了。

  沈三郎在江都毕竟也混迹了多年,很快就给沈毅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商队,这个商队会在年初六早上从江都西城门出发赶往建康。

  商队出发的日子,也就意味着沈毅出发的日子。

  年初五那天,沈毅去了一趟甘泉书院,与书院的秦先生还有陆山长道别,同时从陆夫子那里拿到了“介绍信”。

  这封介绍信,是陆夫子写给自己几个学生,也就是沈毅那几个师兄的。

  一旦沈毅在建康出了什么事情,就可以拿着这封信在建康找师兄们求助。

  不过沈毅心里也清楚,这封信最好的用途,是他中了秀才甚至于中了举人之后,拿着信找到诸位师兄,一一登门拜访。

  在中秀才之前,最好不要去麻烦几位师兄,更不要出了什么事情去找他们,不然给师兄们的“第一印象”就好不了。

  书院里,秦先生拉着沈毅,交代了许多院试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并且给了沈毅一份“考试资料”。

  这份考试资料,是建康府学政的文集。

  建康府,虽然名义上与江都府同级,但是因为是天子所在,建康府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京兆府”,甚至建康府的首宪在而是年前就已经改称“建康府尹”,而不是建康知府。

  也就是说,建康府已经成为了“省级单位”。

  而建康府的学官,自然也就成了“京畿”的学政。

  京畿的“院试”,就是这位学政主持的。

  这种“考试资料”,自然是很珍贵的。

  在甘泉书院待了一整天,一直到下午接近傍晚,沈毅才跟秦先生,陆夫子,以及陆师妹告辞离开。

  冬天天黑的早,沈毅回到江都城家中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这个时候沈恒已经返回了书院读书,家里只剩下沈毅一个人,再加上天寒地冻,显得颇为孤单。

  点了个炉子之后,沈毅才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去。

  因为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要出发,沈毅不敢睡得太死,大概五更天左右,他就睁开了眼睛。

  好在这个时候炉子还没有熄,屋子里还是相对暖和的,靠着这个火炉,沈七郎勇敢的从被窝里起身,飞快的穿好衣服。

  穿好衣服之后,沈毅点亮家里的蜡烛,然后看了一眼小弟沈恒的房间。

  本来沈恒今天是要留下来送送他的,但是沈毅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强行把他带去了书院。

  毕竟这孩子年纪还小,只有留在“学校”里,沈毅才能稍稍放心一些。

  因为天色还没亮,再加上起的太早,这会儿沈七郎还有些迷糊,坐在床边缓了好一会之后,他才背起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包袱,推开了自家院门。

  此时,沈家院子的门口,一个穿着厚厚衣服的少年人,已经等了好一会时间,见到沈毅从院子里出来之后,这个因为穿的太厚,动作显得有些笨拙的少年人,才对着沈毅恭敬低头:“公子。”

  沈毅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这个少年人看了许久。

  片刻之后,他才微微叹息:“前两天就跟你说了,今天天亮你去西城门等着就行了,天寒地冻的,哪里能这样在这里等?”

  许复虽然穿着厚衣服,但是脸被冻的有些发青,他冲着沈毅笑了笑。

  “公子,我抗冻的很,往年冬天那么冷,我穿着单衣出门都没事,今年我有厚衣服了,就更没事了。”

  沈毅叹了口气,问道:“等多久了?”

  许复微微低头:“公子,我刚到没多久。”

  沈七郎微微摇头,不再问他问题,而是背着包袱,开口道:“好了。咱们出发罢。”

  说着,他迈步朝着西城门走去。

  少年许复也背着一个包袱,亦步亦趋的,紧紧的跟在沈毅身后。

  两个人都可以算是少年人,他们从黑夜慢慢走到黎明,等到天色变得蒙蒙亮的时候,两个人终于来到了西城门。

  带他们的商队,是“汇通商号”的商队,汇通商号是大商号,沈毅很快在西城门门口找到了挂着汇通商号旗子的商队,他带着许复走了上去,找到了商队的领头人。

  领头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材有些偏瘦,他问明了沈毅的身份之后,先是看了一眼沈毅,又看了看沈毅身后的许复,沉声道:“先前的确有人来打了招呼,说让你们捎上沈公子一起去京城,但是只说带沈公子一个人,没说……”

  沈毅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大概二两左右的银块,递到了这个汉子手里,微笑道:“这位大叔,通融通融,我没有出过门,带个人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这汉子不动声色的接过银块,他看向许复,然后又看了看沈毅,脸上也露出笑容:“沈公子,多带个人当然没问题,只是这位小少年有路引没有?没有路引,带去京城,他也过不了城门。”

  这个时代,出门是要有凭证的,沈毅可以凭着考牌出门,但是许复原先是乞儿,连户籍都不一定有,自然也没有去衙门办路引。

  这一点,沈毅早就想好了说辞,他对着这个领头的汉子笑了笑:“大叔,他是我的书童,跟我一起进建康,应该是进的去的。”

  书童,实际上就是仆人。

  沈毅可以进建康,他的书童自然也可以。

  “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汉子爽快点头,对着两个人指了个方向,笑着说道:“二位,你们就委屈委屈,坐那辆小一些的马车,反正拢共就一天多的路程,说着就到了。”

  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里有一辆马车,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装了半车货。

  好在……是辆有车厢的马车。

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第一高城

  两个人来的太早了,商队也还要准备一段时间才能出发。

  在商队准备的时候,沈陵夫妇也来到了西城门相送沈毅,沈夫人置办了不少江都的特产,有满满一大包,让沈家的仆人给沈毅拎上了马车。

  天色大亮之后,商队终于准备妥当,沈毅向三兄三嫂告别之后,才上了马车,与沈陵夫妇挥手作别。

  沈三郎也对着沈毅挥手,大声道:“老七好好考,早些回来,三哥请你吃酒!”

  马车里的沈毅,也露出了笑容。

  “放心罢三哥,我一定回来吃你的酒!”

  马车缓缓启动,离开了江都。

  因为马车车厢里装了半车货物,沈毅与许复两个人坐着就有点挤,好在两个人都有些瘦,倒也能够勉强伸展得开。

  沈毅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许复,笑着问道:“第一次出江都罢?现在是什么心情?”

  许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了看沈毅,微微摇头道:“公子,我不是江都人。”

  听到他这句话,沈毅有些诧异。

  “你江都话说得很地道,我还以为你是江都本地人。”

  “跟街上的人,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学的,他们都是江都人。”

  沈毅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之后,问道:“方便问一下,怎么流落到江都的么?”

  “家里是做生意的。”

  许复沉默了一会儿,低头道:“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人带我出门跑生意,后来遇到了盗匪,大人们都没了,我那会儿个子小,在山里面藏了好些天,才躲了过去,后来身上的干粮吃完了,又累又饿,就流落到了江都。”

  许复说话的时候,沈毅一直在看着他的表情。

  许复的表情不似说谎,但是有时候言辞有些闪烁,估计是隐瞒了一些事情,不想让沈毅知道。

  沈毅也没有多问。

  他看向许复,低声问道:“身上有官司么?”

  因为马车是有车把式的,这种敏感的话题,不好太大声。

  许复七八岁就开始流浪,在江都流浪了几年之后,甚至成为了一个小团体的老大,不像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流落街头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是家里吃了官司。

  许复抬头看向沈毅,很坚决的摇了摇头:“公子,我身上没有官司。”

  “嗯。”

  沈毅点头,微笑道:“我信你。”

  他的声音依旧不大。

  “到了建康之后,对外你就说你是我的书童,这样行动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咱们并不是主仆。”

  他看向许复,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建康那里没有认识的人,不然可以在官府给你注籍,这样以后你做事情就能方便一些。”

  “不碍事的。”

  许复微微低头,开口道:“我跟着公子就好。”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来到了江都城外的十里亭,转眼间十里路已经走完。

  沈毅打开三嫂给他准备的饭盒,从饭盒里拿出两块糕点,递在许复面前,开口道:“你起的那么早,多半饿了,先吃一点垫一垫,然后靠着……”

  沈毅回头看了看这车上的货物,应该是布匹之类的东西。

  “靠着这些布睡一会。”

  许复双手接过糕点,道了声谢,然后低头咬了一口。

  “公子要在建康待多久?”

  沈毅对着他笑了笑:“如果顺利的话,就要待到秋天或者冬天,要是不顺利,咱们夏天就能回去了。”

  沈毅说的顺利,是指院试顺利,院试顺利的话他就拿到了秀才功名,而今年洪德六年是辛子年。

  朝廷每三年一次乡试,分别是在子卯午酉年,也就是说今年是乡试年,九月份的时候建康会举办三年一届的乡试。

  既然中了秀才,而且来都来了,不管能不能考上举人,总是要试一试的。

  当然了,如果院试不过,沈毅也没有办法参加乡试,还是要回江都老家去继续读书。

  许复点了点头,低头吃点心,没有继续说话了。

  沈毅看了他一眼,似乎看明白了这个少年人的心思。

  “我在建康待大半年,你却不必一直陪着我,要是放心不下你那几个伙计,你可以提前回江都看看。”

  “不用……”

  许复微微摇头。

  “我跟着公子……”

  ……

  商队的马车,因为满载货物,走得并不是很快,一天最多也就能走个四五十里,而江都距离建康有近二百里路,因此一直到第四天,也就是初十的上午,商队才到达建康城郊。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