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15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哑然一笑:“高公公,孙公公虽然接手了一部分内卫,但是绝难威胁到高公公的地位。”

  “高公公不必想太多。”

  高明的步伐依旧没有停顿,只是微微叹了口气:“若不是沈大人给咱家寻了个好侄儿,此时在这里给沈大人带路的,多半就不是咱家了。”

  沈毅摇头道:“若不是我,孙公公怕是紫衣都没有披上。”

  “高公公不必心急。”

  “圣人讲究中庸二字,凡事不能太满,也不能太缺,依我看,公公现在这个分寸,就刚刚好。”

  “只要公公不急不躁,安心办差,十年之内,绝难有人撼动高公公的地位,至于十年之后……”

  沈毅微笑道:“孙公公未必还在。”

  高明终于停下脚步,他回头看了一眼沈毅,然后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

  “理是这么个理,只是咱家身在其中,心中难免惴惴。”

  “多谢沈大人吉言,咱家记下了。”

  他客气完之后,又转身朝前走,等走到没有人的地方,似乎在自言自语。

  “这半年来,宫里不是如何太平。”

  “闹的越来越凶了。”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闭口不说话了。

  这就是聪明人之间的对话。

  沈毅几乎立刻就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这位大太监的意思是,“宫斗”愈发激烈。

  至于宫斗的双方,自然是孙皇后与惠贵妃。

  孙皇后是大妇,但是惠妃有子。

  虽然惠妃还是处在绝对下风,但是现在,随着大皇子李望慢慢健康长大,她在后宫的话语权,也慢慢重了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

  大皇子会说话了。

  会说话,就会讨人喜欢,一口一个祖母叫着,由不得孙太后心里不高兴,太后娘娘抱了孙子高兴,对于孙皇后也就没有那么偏向了。

  想到这里,沈毅心里不由有些感慨。

  那位金陵琵琶绝……

  真是厉害啊。

  寻常女子放在她的位置上,不仅在后宫混不下去,恐怕连儿子都要丢掉,被过给其他娘娘养着。

  而这位顾大家,已经在后宫,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沈老爷还在思索的时候,高明已经带着他,来到了一处房间门口,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门没有锁,沈大人进去休息罢,陛下知道大人爱睡懒觉,明日也不用早起,不用去甘露殿见驾,睡醒之后,沈大人自行出宫就是。”

  沈毅拱手,微笑道:“多谢公公。”

  高明微微欠身还礼,然后转身离开。

  沈毅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房间里点着灯笼跟蜡烛,还算明亮。

  他一走进去,床铺上就钻出来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跪在沈毅面前,对着沈毅磕头道:“见过大人。”

  这是宫里的宫女,一些受宠的官员在宫里留宿,宫里会赏两个暖床。

  算是行政待遇。

  沈老爷对于这种封建腐败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大冷的天,有人暖被窝,也不是什么坏事。

  ……

  次日,天光大亮的时候,沈老爷才从床上起身。

  两个宫女早已经离开。

  他打了个呵欠之后,起身穿好衣服,然后一路离开皇城,回家里补觉去了。

  毕竟昨天,跟皇帝一起熬夜到后半夜,再加上不能在宫里一觉睡到中午,所以他还没有完全醒困。

  回家里补了觉之后再睡醒,就已经是中午接近下午了。

  沈老爷起床,换上了一身常服,还没有走出院子,莲儿就跑了过来,捧着一堆拜贴,对着沈毅笑着说道:“姑爷,今天一早,有很多人登门拜访您呢。”

  莲儿原来脾气有点大,住进沈家几年之后,随着沈毅地位的抬升,她已经乖巧了很多,不复从前泼辣模样。

  沈毅笑着问道:“都什么人,熟悉么?”

  莲儿把拜贴递到沈毅面前,开口道:“我也不知道姑爷认不认得,不过有些是说江都话,说是姑爷的同乡。”

  “还有些说是什么同年,口音稀奇古怪,哪里都有。”

  沈毅接过拜贴看了几眼,然后就还给了莲儿,摇头道:“不见不见,再有这种人登门,就跟他们说,哪天我进了吏部,再来寻我。”

  沈老爷这辈子,进吏部做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非常之小。

  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打发了这些登门“抱大腿”的人之后,沈毅陪着家里人一起吃了顿饭,然后擦了擦嘴,就要出门。

  见沈毅又要走,陆若溪不禁有些埋怨,轻声道:“怎么又要出门?”

  “有急事要办,越早办完越好。”

  沈毅回头,笑着说道:“办完这件事,就可以在家安心待上几天了。”

  他跟家里人告别之后,坐上马车,又进了皇城,一路到了兵部。

  这会儿,他穿着四品官员的常服,而且他又是兵部的司官,自然没有人敢拦着他,很快,他就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姜尚书门前,敲了敲门。

  “堂尊,武选司沈毅求见。”

  他这句话说完,房间里面立刻传出了响动,估摸着是姜老头被吓了一跳,片刻之后,姜尚书才打开房门,他上下打量了一遍沈毅,然后很是热情的拉着沈毅的衣袖,笑着说道:“子恒几时回建康的?”

  洪德六年之前,朝中上下,有七八成的官员,都是称呼建康为“京城”的,哪怕是赵昌平这种强硬派,私下里也习惯性的称呼建康为京城。

  但是皇帝陛下亲政之后,朝廷里的风向一变再变,到了现在,只要是有点脑子的官员,说话都非常谨慎,绝少有人再称呼建康为京城。

  沈毅对着姜尚书笑了笑,开口道:“昨天傍晚才到了建康,这不,刚回来没多久,就第一个来拜访堂尊您老人家了?”

  姜尚书拉着沈毅进了自己的公房坐下之后,才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他有些无奈的看了看沈毅,苦笑道:“子恒你说话倒是好听,但恐怕是又来榨我这把老骨头的油水。”

  沈毅微微摇头,笑着说道:“堂尊怎么还想不明白?下官现在还是兵部的司官,下官在淮安打仗,但有些微功劳,都是要算在堂尊您的头上的。”

  “这个时候,不管是兵部还是堂尊,都应当全力支持下官才对。”

  姜尚书闻言,有些无奈,他看着沈毅,叹了口气:“淮安的战报,老夫都看了,也知道子恒在前线辛苦,只是我们兵部这些年在朝廷里说不上话,跟户部要不到钱……”

  “有些东西,实在是没有。”

  他看着沈毅,叹了口气道:“说罢,子恒你要什么?”

  “回堂尊,下官奉命征辟的一万新兵,已经基本上征完了,现在正在紧急训练当中,年后就会开往淮安。”

  “这一万个人,基本上都没有甲胄,没有兵器,没有弓弩,没有战马……”

  “还请堂尊搭把手,开春之前,把他们的东西,送到淮安去。”

  姜简无奈的看着沈毅:“这哪里是搭把手?这是要兵部的半条胳膊……”

  “给淮安军上阵杀敌。”

  沈毅笑着说道:“总比在库房里生锈要好得多,堂尊你说是不是?”

  “还有,战船一定早尽快送到淮安去,这个非常要紧……”

  沈老爷对着姜简拱了拱手,沉声道。

  “堂尊,重振兵部威风!”

  “就在当下了!”

第八百五十章 站队

  看着眼前的沈毅,姜尚书沉默了许久,才默默叹了口气。

  “罢了,兵部会全力帮你,不过有些事情老夫要提前说清楚。”

  他咳嗽了一声,正色道:“兵部全力支持淮安,是看在你沈子恒为国守土,为国定疆的份上,跟老夫的私名没有任何干系!”

  他捋着自己的胡须,看着沈毅。

  “老夫都这把年纪了,半截身子入土,早已经过了求名求利的年纪了。”

  朝廷里能做到大九卿的位置上,几乎个个都是聪明人,姜老头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似乎也没有什么心眼,但是往往这种人,看事情看的通透。

  如果没有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只是沈毅这么个司官过来跟他要东西,姜尚书多半是不会给的,最起码不会给的这么痛快。

  他需要足够的好处。

  当然了,这里说的好处,非是钱财美色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而是政治利益,需要沈毅付出一些政治利益给他,他才会点头答应。

  但是现在,沈毅在淮安抗齐进行的如火如荼……再加上朝廷内部,经过皇帝的数次整顿,以及首相陈靖的态度转变,伐齐似乎已经成了必然。

  而皇帝陛下,对于沈毅的支持,更是肉眼可见。

  这种时候,沈毅跟姜老头提要求,他没有什么回绝的余地,不过答应下来归答应下来,理由还是要说的光伟正一些,这样他姜尚书的美名,才能传的更广一些。

  而且……

  这老头最后一句话,似乎意有所指。

  沈毅站在原地,想了想之后,开口问道:“堂尊,淮安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不知道堂尊,可有什么良才推荐?”

  姜尚书说他自己老了,已经过了求名求利的年纪,他今年已经年过六十,的确是老了,但是他还有后人,他的后人还很年轻,还需要名利傍身。

  姜老头闻言,笑呵呵的拍了拍沈毅的肩膀。

  “子恒啊。”

  他看着沈毅,微笑着说道:“老夫手里,也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诸子也都不争气,不过承蒙陛下厚爱,前两年给老夫的一个孙儿荫了个七品的散官。”

  “老夫这孙儿,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为人还算敦厚,做起事情来也踏实,如果淮安那里,确缺人手,就请子恒把他带到淮安去,给他安排个差事。”

  说到这里,老头连忙说道:“子恒不要误会,老夫让孙儿去,绝非是让他升官发财去的,只是他二十多岁,现在还没个定处,每日游手好闲。”

  “只求子恒能给他些事情做,让他定定心。”

  听到姜尚书这番话,沈老爷颇有些诧异。

  不是诧异这老头给自己的孙儿铺路。

  毕竟铺路这件事情,再正常不过,张简的祖父张敬,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还在孜孜不倦的给自己的宝贝孙子铺路。

  另一个世界里,名相富弼也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好大儿铺路,那封写了“此亦乞丙去”,请求托付之人阅后即焚的书信,还被保存了下来,成了流传千古的《儿子贴》,被不知道多少人围观。

  让沈毅诧异的地方在于,以姜老头的“江湖地位”,他大可以给自己的好大孙安排到别的好差事……

  淮安……是战场啊。

  想到这里,沈毅对着姜简笑了笑:“堂尊,姜公子如果想做事情,淮安确有一些差事给他做,只是淮安毕竟是战场,如果前线防御不稳,淮安城都有可能失落。”

  “太危险了。”

  他对着姜简微笑道:“堂尊确定,要把姜公子安排到淮安去?”

  姜老头微微叹了口气:“老实说,此非是老夫所愿,是那小子听说了淮安前线,数次与齐人激战,这两个月已经多次来找老夫,求老夫把他安排到淮安去。”

  “年轻人,一腔热血,劝也劝不住。”

  他抬头看着沈毅,嘴唇动了动没有出声。

  片刻之后,他还是咬了咬牙,开口道:“子恒,他非要去替国家尽点力,老夫也拦不住他,只能让他去,他真去了淮安,子恒也不要把他当成是兵部尚书的孙儿,只把他当成常人就是。”

  “他若是不幸,死在了淮安。”

  老尚书叹了口气,开口道:“那就是他求仁得仁,我们姜家上下,绝不会找子恒你的麻烦。”

  沈毅想了想之后,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