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97章

作者:漫客1

  “你是文官?”

  向来不苟言笑的赵大将军,甚至忍不住“哈哈”笑了一声,他笑了几声之后,这才指着沈毅说道:“你以为你两榜进士出身,你就是文官了?”

  “你自己想一想,你入仕至今,干过几天文官的行当?”

  赵大将军冷笑道:“哪一个六部的司官,会像你沈七这样,四处领兵?”

  “你早已经不是文官了!”

  说到这里,赵禄突然向前走了两步,他走到了沈毅面前,只有一两步的距离,然后微微低头,低声道:“沈七,像你这样的人,我不是第一次见。”

  “先帝朝之时,有一个人,跟你几乎一模一样。”

  “他姓袁。”

  赵大将军慢悠悠的说道:“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也是非要北伐不可的性子。”

  “从宪宗皇帝开始,他便孜孜不倦的上书朝廷,号称只要朝廷重用,他可以在五年时间之内北伐成功,收复北方故土,让大陈宗庙,还于旧都。”

  “让世宗皇帝的悬棺,得以入土下葬。”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笑了笑:“宪宗皇帝没有信他,也一直没有用他。”

  “但是先帝信了。”

  “先帝登基之后,便开始重用这位袁老爷。”

  “只数年时间,便拜其为征北大将军,总揽一切征北军务。”

  “其时,便是中书宰相,也要避其锋芒。”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静静地说道:“可是结果呢?”

  这个故事,沈毅是听过的。

  先帝朝征北大将军袁渡。

  率军北伐。于两淮大败于北齐大将周晋安之手,以至于其后十几近二十年年时间里,整个大陈朝廷,再无一人敢言兵事。

  以至于龟派的首领杨敬宗,一路做到首辅的位置上,权倾天下。

  “夷三族。”

  赵大将军冷冷的说出了同样冰冷的三个字。

  “夷三族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沈钦差是读书人,自然比赵某这个武夫要清楚,赵某也不想再多说什么。”

  他嘴角露出了一个笑容。

  “最后说一句,志向远大,满腔热血的年轻人,赵某这辈子见得多了。”

  “所有年轻人,都想高高跃起,跳上最高处,一览群山小。”

  “可是呢。”

  “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仅跳不起来,还会从原有的位置上跌落下去。”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转身离开:“沈钦差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年轻人,到目前为止,你已经从原来那个江都书生,一跃成为了朝堂上的大人物,能走到这一步不易,希望沈钦差要珍惜。”

  说到这里,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沈毅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瘆人的微笑。

  “对了,提醒沈钦差一句。”

  “先帝当年,与袁大将军……”

  他转身离开,带着一众淮河水师将士,慢慢走远。

  “关系也很好。”

  只留下这么五个字,飘荡在沈毅耳边。

  沈老爷微微皱眉,看着赵禄离去的方向。

  他心里清楚,赵禄这个人,不怎么喜欢说话。

  但是他今天,却跟自己说了这么多话。

  就说明,他已经没有什么手段可以用了,或者说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对沈毅奏效了。

  因此,他才会选择用言语攻击,扰乱沈毅的心志。

  可是即便如此,沈毅还是被这番话,说的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沈老爷才重新冷静了下来,他眯着眼睛看着赵禄离开的方向,闷哼了一声。

  “要是所有人都裹足不前,这世道便没有明天了。”

  小声说完这句话,沈毅回头看向不远处的凌肃,缓缓说道:“凌将军。”

  凌肃一路小跑,跑到了沈毅面前,毕恭毕敬的低下了头,神态恭谨。

  “沈公,您吩咐。”

  “今天就收拾罢,明天一早,咱们动身回淮安去。”

  说到这里,沈毅看向北边,缓缓说道:“齐人这一战,受创不轻,应该会安分一段时间,等着燕都朝廷的援兵赶到。”

  “难得能安生一段时间。”

  “他们的援兵到了之后,恐怕又是苦战,在下一次打起来之前……”

  沈老爷吐出一口气。

  “咱们要做好准备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临城下

  沈毅并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

  他做出的所有判断,基本上都是根据已有信息做出的形势分析。

  算算账,这段时间下来,齐人驻扎在淮河沿岸的征南军,伤亡人数恐怕已经有一万大几千人了。

  这个数目,已经不能用伤筋动骨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缺胳膊断腿了。

  把自己打到“小残”的地步,无论北齐朝廷给这支征南军,下了什么样的命令,征南军的表现,都已经足够向他们的朝廷交差了。

  也就是说,在北齐后续的军队还没有到来之前,只要征南军的主将不傻,就不会再凭空消耗自己的兵力了。

  当然了,沈毅能够如此笃定的原因,不止是单纯靠自己推测,还有一些来自于邸报司以及内卫的情报汇总,才能做出这种判断。

  果然,沈毅等人离开洪泽湖大营,回到了自家的淮安防线之后,连续半个月时间,淮河防线都风平浪静,没有再出现任何战事,甚至连北齐的探子,都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而沈老爷,也得以回到钦差行辕,踏踏实实的休息了几天时间,把这段时间里损耗的精神,都弥补了回来。

  这会儿,已经是洪德十一年的秋天了。

  淮河边上,渐渐转凉。

  沈毅的钦差行辕书房之中,一个一身布衣的年轻人,站在沈毅面前,对着沈毅微微低头,拱手道:“公子,这一趟一共送来了五十支望远镜,都是刚制好调好的。”

  喊沈毅公子,并且还能送望远镜过来的人,自然没有别人,只能是建康巨商许复了。

  许复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这一批的望远镜,相比较于上一批,要更清楚一些,应该对公子是有帮助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就是公子要的冬衣,我也已经提前送来了一些,放在军中库房里了。”

  沈毅这会儿正在写信,听完了许复的汇报之后,指了指书房里的椅子,示意他坐下来说话。

  等到许复落座之后,沈毅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呵欠,然后才开口道:“本来棉衣之类的东西,是应该由兵部或者是朝廷里的其他衙门负责,但是怕他们出什么差漏,就让你提前送来一些,防止出问题。”

  沈毅笑着问道:“没有影响子兴做生意罢?”

  许复连忙摇头:“些许小钱,不碍事,公子可能不知道,琉璃厂的生意极好。”

  沈毅点头,若有所思:“这段时间我很少在建康,的确不知道建康的情况,琉璃厂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许复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这么跟公子说罢,公子不在建康的这段时间,至少有十位三品以上官员的家里人,来琉璃厂寻我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基本上都是要来入干股的。”

  “狗屁入干股。”

  沈老爷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不都是见你挣了钱,眼红了。觍着脸去要钱的?”

  许复笑着说道:“公子可以这么骂他们,我可不敢得罪那些大老爷。”

  “你是皇商,怕个什么?”

  许复点头,笑着说道:“知道是宫里的生意之后,就都知难而退了,有些还给我塞钱,说就当他们没有来过云云。”

  沈老爷撇了撇嘴。

  “蝇营狗苟。”

  “锐评”了这么一句之后,沈毅看向许复,问道:“那两个洋人身上的东西,都学到了没有?”

  “七七八八了。”

  许复开口道:“制琉璃,已经不需要他们了,只是一些新东西,还需要跟他们一起研究。”

  “这就好。”

  沈毅笑着说道:“以后多弄几个洋人过来,把他们身上的好东西都学来,化为己用。”

  “我这次来,就是要跟公子说这件事的。”

  许复站了起来,走到沈毅的桌子面前,伸手给沈毅倒了杯茶,然后轻声说道:“这几个月,我虽然一直在建康没有离开,但是大中茶行和福州商会出海的生意,一直没有停过。”

  “咱们第二批出海的商船,已经在福州府靠岸了。”

  他看着沈毅,微笑道:“这一次,带回来了十来个西洋人,应该有公子想要的人才。”

  沈毅眼睛一亮。

  他原来最想要的,自然是能够造枪造炮的人才。

  不过,这一两年,随着他地位渐渐爬升,对于军器的了解,已经比以前更深了。

  虽然将来,西洋人的火枪火炮,可能会比神州大地上的枪炮厉害很多,但是最起码现在,双方的火器水平,只能说是半斤八两。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直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北齐还是南陈,都不是特别注重火器的发展罢了。

  既然双方的火器水平相当,那么沈毅对于西洋人的火器匠人,也就没有那么热衷了,他现在更想要的是西洋人之中的科学家,用以未来,在这片东方大地上,留下一点现代科学的种子。

  不过,能有西洋枪炮匠人,也是一件好事。

  沈老爷地位不低,以他现在的身份,是可以跟朝廷要一批兵丈局的火器匠人过来的,到时候让他们聚在一起,“中西结合”一下,说不定就能改进火枪了。

  不需要后世那种程度的枪,只需要达到燧发枪的程度,就能够小规模应用于战场了。

  当然了,这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可能两三年,也可能二三十年。

  不过一切,有希望总是比完全没有希望要强的。

  想到这里,沈毅看向许复:沉声道:“这些西洋人,都想办法送到建康来,找个院子给他们住下。”

  “然后问清楚,他们各自会什么,有什么本事。”

  许复点头,开口道:“知道公子您看重这些西洋人,心里已经派人去接他们来建康了,预计年底之前,肯定是能到建康的。”

  沈毅点头。

  “这个不急,只要按部就班去办就好,急也是急不得的。”

  许复深深点头应是。

  接下来的时间,两个人聊了很多具体的事情,一直到大半个时辰之后聊完,许复才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递在沈毅面前,微微欠身,笑着说道:“公子,这是从福州来的书信,因为送不到蒋兄弟手里,便送到了我手里,让我转交给公子。”

  沈毅默默接过这封信,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叶”字,他的眉头便跳了跳,拆开书信看了一遍之后,沈老爷合上书信。看向许复,有些无奈:“她……”

  “怎么突然要来建康了?”

  “福州商会生意很好,生意也慢慢大起来了。”

  许复想了想,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估计是来建康,有生意要做。”

  沈毅闻言,有些头痛的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好,我知道了。”

  他抬头看着许复,开口道:“子兴这一路也辛苦,先去休息吧,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聊。”

  许复躬身拱手,离开了沈毅的书房。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