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21章

作者:漫客1

  “于潜距离建康,也就五百里路。”

  老头开口道:“我们便是一天赶路五十里,也就春节前后就到家了。”

  这个时候,祖孙三人几乎已经走到了沈毅面前,沈老爷默默看了一眼三个人,然后默默上前,对着张敬拱手,笑着说道:“老相国。”

  “是沈郎中啊。”

  张敬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开口道:“难得你能来送送老夫。”

  他上前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沈郎中以后得了空,记得去于潜坐一坐,老夫请沈郎中吃我们于潜的美食。”

  沈老爷眨了眨眼睛,没有接话。

  于潜县,是临安府下辖的一个县。

  这临安府,沈毅是去过的,而且还在临安府住过一段时间,这临安府地方好,水也很好,就是吃食属实不怎么样。

  因此,沈毅就没有接老头的话,他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老相国这么急着就要走,不在建康多留两个月了?”

  “非走不可,非走不可。”

  老头面色严肃道:“再不走,年关之前就到不了家了。”

  说着,他就要带着老伴一起上马车。

  沈毅默默来到张简身侧,微微低头问道:“师兄,张相这是怎么了?这么急着就要走,连年都不过了?”

  张简劝不住祖父,闻言无奈的回头看了一眼沈毅,开口道:“本来大父也没有这么急,是准备在建康过完年,等明年开了春之后,再动身离京的,只是……”

  张简顿了顿,继续说道:“昨天大父去了一趟宫里之后,没多久,杨相也去了。”

  “这个我知道。”

  沈毅点头道:“我还见了杨家的八人抬轿,着实气派。”

  张简左右看了看,然后把沈毅拉到了一边,低声道:“陛下准了大父乞骸骨归乡的奏书,但是……”

  “但是没有准杨相的。”

  说到这里,张简微微皱眉道:“大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知是怎么了,就非要尽快动身离开建康,说是一天都等不了了。”

  “大父跟祖母都这把年纪了,寒冬腊月的,还要赶这么远的路,哪里能让人放心的下?”

  沈毅闻言,目光微微转动。

  本来他估计,张敬告老离京之后,下一个应该就是杨敬宗了,老杨再离开建康,那么皇帝陛下就可以顺手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到时候朝廷经过新一轮的权力更替之后,就会达成一个新的权力平衡。

  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在会放了张敬之后,选择把杨敬宗留下来!

  这个消息,背后有很多意味可以琢磨的。

  比如说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要清理张党,重用杨党了?

  昨天一天,建康城里因为这件事,传的满城风雨,甚至有人在说,皇帝要重新启用杨敬宗为相了。

  而昨天沈老爷回家之后,就没有再出门,今天也是睡了懒觉,他的的确确是刚收到这个消息。

  不过在沈毅看来,这个消息还另有一个解法。

  那就是皇帝愿意放张敬离开,给张敬一个善终,甚至可以对张党的人装作完全不知道,但是皇帝却不一定肯给杨敬宗待遇。

  皇帝留下他,一来是为了麻痹北朝的齐人,二来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朝廷上下需要鼓舞人心的时候,皇帝就可以把杨敬宗麾下的那些“龟派”统统清理一遍,到时候,士气人心也就都上来了。

  而张敬,多半也是看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忙不迭的要离开建康,为的就是尽快从建康脱身。

  沈毅想了一会儿,然后看向张简,开口道:“师兄,老相国持国多年,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理由,如果师兄家里放心不下,可以让家里人跟着,赶路慢一些也就是了。”

  说完这句话,沈毅又跟张简一起说了几句,这才到了老头面前,对着老头拱手笑道:“老相国不等朝廷敕封三师的圣旨下来再回去?”

  张敬在职的时候,是太子少师的头衔,洪德六年从朝廷上退下来之后,便被朝廷封为从一品的太子太师了。

  如今,他主动告老还乡,如果皇帝给面子的话,应该会给个太师的名头,让老头回去面子上更好看一些。

  老人家此时好像已经完全看开了,对着沈毅笑了笑:“三师不三师的,有什么要紧?又不能多长一块肉。”

  说着,他看向沈毅,轻声道:“沈郎中,三儿这个人有些直,老夫以后不在建康了,有什么事情,还望你多指点指点他。”

  “不敢。”

  沈毅微微低头道:“至多是互相帮扶,师兄这些年也帮我甚多。”

  老头微笑点头,突然看了身边人一眼,然后看着沈毅走到一边,微笑道:“老杨昨天也进宫了。”

  老头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他在宫里跟陛下扯了近一个时辰,陛下愣是没有松口放他离开。”

  “哈哈……”

  张敬开怀大笑:“这可有趣得很了。”

  “可惜老夫不在建康,看不到将来会是什么光景了。”

  张敬看着沈毅,微笑道:“沈郎中多半是能看到的。”

  沈毅也跟着微微一笑。

  “这就更要恭喜相国了。”

  张老头捋着胡子,呵呵一笑:“话就说到这里,老夫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赶路归乡了,说起来上一次回去,还是六七年前的事情。”

  张敬不再跟沈毅说话,而是很执拗的上了马车,沈毅与张简一起,把老两口送出了城门外,最终张简的父亲张赫还是放心不下,带着自己的夫人一起跟随老两口回于潜老家去了。

  张赫夫妇这一走,张简苦着个脸看向一旁站着的沈毅。

  “此番,要剩我一个人在建康过年了。”

  沈老爷微笑道:“反正太常寺的事情也不忙,师兄不妨跟卿正告个假,一起回于潜过个年再回来。”

  “不成。”

  张简微微摇头道:“过了年关,我便要去户部任事了。”

  沈毅闻言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应该是张老头临走之前的安排。

  他问道:“是户部郎中?”

  “哪有这么快。”

  张简看了看沈毅,无奈道:“我又不是你……”

  他叹了口气道:“我现在是正六品的太常寺丞,调到户部之后,能做个从五品员外郎,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啧……”

  沈老爷幽幽的看了张简一眼。

  “师兄说这话可真让人生气,小弟这几年在东南出生入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困难,人差点死在东南,至今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的郎中,师兄在建康优哉游哉,马上便从五品了!”

  “而且大陈的户部,可要比兵部好得多。”

  “人比人,着实气死人。”

  听到这番话,张简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他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走,为兄请你去归云楼喝酒!”

  沈毅欣然答应,微笑道:“那可要好好吃师兄一顿。”

  ……

  甘露殿里。

  高明正在跟皇帝陛下汇报事情,皇帝放下手中的文书,看了看高明,问道:“张敬走了?”

  “是。”

  高明低着头,开口道:“张相带着夫人还有儿子儿媳,刚刚离开建康。”

  皇帝揉了揉眉心,问道:“那张家在建康,岂不是只有一个张简了?”

  “是。”

  高明点头道:“还有张简一家人。”

  皇帝再一次点头,缓缓说道:“张相还是明事理的,这一次张简调任户部,酌情给他高一些罢。”

  说完这句话,皇帝又问道:“沈七呢?”

  高明低头:“应该是在跟张简一起喝酒。”

  皇帝闻言闷哼了一声。

  “召他进宫……”

  说完这四个字,皇帝又自己摇了摇头。

  “罢了,明天下午再召他进宫罢。”

  高明深深低头。

  “奴婢遵命……”

第七百二十一章 讨赏

  随着张敬的离开,洪德一朝执政了整整六年的杨张时代,终于彻底落幕了。

  虽然皇帝从洪德八年开始,就基本上完全把握了朝政主体,但是两个老人家的影响力依旧还在,而随着张敬的离开,所谓的张党,将会訇然崩塌,不复存在。

  而现在依旧存在的杨党,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建康城里的所有人,都还在观望之中。

  不过这件事,哪怕仅仅到目前为止,对于沈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皇帝先前不惜“离间”,就是不想让他跟张党有来往,现在张党不复存在了,沈毅与张家或者说与张简的私交,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而且,按照张敬的说法,这一次沈毅还意外在皇帝那里立了功。

  对于沈老爷的前程,自然是有助益的。

  张敬离开的这天,还在太常寺任事的张简告了一天假,当天下午,两个人在归云楼喝了一下午酒,晚上的时候,张简又拉着沈老爷去秦淮河听了曲儿,一直到很晚才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秦淮河最近两年,又出头了几位新的花魁,只可惜,已经没有人再专精琵琶了。

  当年的秦淮琵琶绝,已经成为绝唱。

  至今秦淮河上,还有人在传顾大家的琵琶声,有人说她被许大官人带到了南方之后生了儿子,也有人说她死在了南方,但是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当天夜里,一直到天色全黑,沈毅才回到了家里,因为喝了酒,早早的上床歇了。

  可能是睡得早的原因,第二天早上,沈老爷难得的没有睡懒觉,天亮起来没多久,他便起床了。

  在家吃了早饭之后,沈恒便去翰林院上班去了,而沈毅则是留在家里,让人准备了笔墨红纸,开始写今年春节的春联。

  陆若溪亲自拿了一沓红纸过来,铺在桌案上,让沈毅教沈家的大少爷沈渊写字。

  此时,沈大少爷已经两周岁了,虚岁已经三岁。

  红纸铺开之后,沈老爷一只手抱着怀里的大儿子,另一只手握着儿子的手,一笔一划教他写大字。

  只可惜三岁小孩的手实在握不稳笔,沈毅教了他两个字之后,便把他放在了一边。

  他对着陆若溪笑着说道:“这孩子着实没什么天分,比他爹差远了。”

  陆若溪用埋怨的眼神看了沈毅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哪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前些日子九郎教渊儿写字的时候,还夸渊儿有天分呢。”

  沈老爷呵呵一笑,自己蘸了墨水,凝神落笔,七字联一气呵成,落在了纸上。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颌,微笑道:“夫人看看,为夫这字如何?”

  陆若溪抱着孩子,凑过去认真看了看,然后点评道:“无有我父深厚,也没有九郎的字迹工整,不过……”

  她抬头看了看沈毅,微笑道:“不过夫君这字,比起几年前,却是苍劲了不少,看起来格外有气势。”

  这几年,沈毅虽然品级不高,在外面办皇差,但是他在外面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把手”,而且权柄十分之大,几乎可以说是海疆的钦差。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时间长了,自然就与从前那个书生模样的沈毅不太一样了。

  沈老爷得意一笑,开口道:“这是自然,为夫只要手书数字,就可以调……”

  说到这里,沈老爷的话戛然而止。

  他本来想说,自己只要手书几个字,就可以调动数万兵马。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