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81章

作者:漫客1

  赵大将军又开口道:“你去找一找张相府上的家人,让他们把张公子领回家,为父有些话,想私下里跟沈主事说。”

  赵涿低头应是,然后下去找相府的人了,没多久他就带着两个张家的家丁,把张简扶了下去。

  一行人都离开之后,赵大将军淡淡的看向沈毅,问道:“沈主事,咱们屋子里说话?”

  沈毅犹豫了一下,点头道:“侯爷请。”

  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吃席的房间里,刚刚坐下来之后,赵大将军就在怀里摸索了一番,最终摸出了一本有些泛黄古旧的书本。

  他把书本递在了沈毅面前。

  “涿儿说沈主事也在这里,我就让他回家里取来的。”

  沈老爷微微皱眉,看着眼前这卷书,皱眉道:“赵侯爷,这是?”

  “这是先祖生前所著《水师总要》,上面还有先父与赵某几十年添进入的批注以及增编。”

  “沈主事拿回去看一看罢,多半对你新建抗倭军有用。”

  说到这里,赵大将军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这是原本,沈主事看完了之后,须得还我。”

第五百一十七章 搏个几代富贵!

  听到“先祖”两个字之后,沈毅就愣住了。

  因为他知道这位赵大将军的先祖是谁。

  六十多年前,世宗皇帝带着陈国朝廷,从北边的燕京一路南逃,越过黄河淮河长江,一路跑到了建康定都。

  这个时候,他的背后是有人追的,而且是有很多人在追。

  当时正是一个原先在朝廷里不怎么起眼的水师总兵赵崇,带领着三万多兵马,固守淮河,在几乎没有后勤系统的情况下,两个月时间里凭借着训练精良的水师,先后击退胡人追兵一十四次!

  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赵崇依旧固守淮河,岿然不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在只有军粮补充几乎没有兵源补充的情况下,依旧把淮河防线守得固若金汤。

  一直到一年之后,世宗皇帝在建康彻底站稳脚跟,南陈小朝廷确立下来,朝廷回望北边,才开始嘉奖赵崇的功劳。

  凭借这几乎是逆天的战争中,这位赵崇赵大将军,受封世袭安平侯,并且麾下水师的编制,也从五万人抬升到了十万人。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北齐还非常强大。

  刚刚马踏了半壁江山的北齐,几乎要挟雷霆之势一统神州,但是赵崇终其一生,都死死地固守住了淮河,从世宗南渡开始算起,赵崇一个人在淮河防线坚守了一十七年,一直到六十四岁撒手人寰的时候,都是死在淮河边上。

  这位赵大将军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定国公,谥号武靖。

  这位定国公去后,他的儿子接过了淮河水师,继续替朝廷拱卫淮河,保护着建康的南陈小朝廷得以安然无恙,一直发展到今天。

  正因为赵大将军立下了这泼天的功劳,因此朝廷才会允许赵家世代执掌淮河水师,甚至赵涿在建康城里胡作非为,朝廷也不闻不问。

  赵家在武官将门之中的地位,几乎无人可比。

  甚至,可以与这个时代的文官绝顶宰相相提并论。

  赵涿面对相门的时候,不仅没有怂,反而隐隐是占据上风的。

  甚至当初赵家的四姑娘在鸡鸣寺里打了沈毅这个新科进士,皇帝陛下也是捏着鼻子替那位四姑娘处理了,没有把她怎么样。

  这其中自然有赵禄当时领兵在外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赵崇遗留下来的香火情分还在。

  这位赵大将军遗留下来的这份香火,已经让赵家四代富贵,而且三代位极人臣。

  而眼前这位赵大将军赵禄,就是那位大将军赵崇的孙儿,赵家的第三代“掌门人”。

  也就是说,他递给沈毅的一份《水师总要》,很有可能是当年那位赵大将军亲手写的,并且被赵家后两代掌门人批注过。

  这种东西,对于任何一个武将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

  如果是凌肃薛威在这里,见到赵大将军的手迹,多半已经跪下来受领了。

  沈毅看着眼前这份发黄的旧书,这里也颇为感慨。

  身为陈国人,他自然听过赵大将军的故事,心里对这位力挽狂澜的大将军也是钦佩得很,但是眼前的赵大将军并不是六十年前的赵大将军。

  现在的赵家,更不是当年的赵家了。

  勇敢的少年屠灭恶龙之后,大多都化身了恶龙。

  或许赵崇本人没有,但是他的孙子,他的重孙子们,的的确确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恶龙。

  犹豫了片刻之后,沈毅还是伸手接过啊这卷书,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抬头看向眼前这个长相极其普通的中年人,微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沈毅缓缓问道:“大将军给我这么贵重的东西,想要什么?”

  赵禄微微摇头,笑着说道:“赵某不想要什么。”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赵某要是真的想要什么,恐怕沈主事你也给不起我。”

  这话虽然有些凡,但是却真实到不能再真实了。

  眼前的这位安平侯爷,大将军,在朝廷里的地位,最少也可以比肩宰相,甚至是可以与首相地位相类,在朝中地位非常超然,而且赵家在淮河经营了六十年时间,可以说是要什么不缺什么,沈毅这个初出茅庐的六品小官,还真给不了他们家什么。

  “非说想要什么的话。”

  赵大将军抬头,淡淡的看向沈毅:“赵某毕竟是陈国人,心里总是想着国家更加繁盛的,听闻沈主事受皇命去沿海建立抗倭军的时候,赵某就想私下里见一见沈主事了。”

  “给沈主事看这卷书,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希望多少能够给沈主事一些帮助,让东南的抗倭军能够更强一些,保我大陈东南沿海无虞。”

  这番场面话,无疑是说的很漂亮的。

  沈毅听了之后,甚至也怀疑自己先前是不是误会赵家人了。

  或者……

  只是赵家的第四代坏了?这位第三代的大将军还是好的?

  不过很快,沈毅就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念想抛诸脑后,他看向手里的这卷书,犹豫了一下之后,问道:“那……晚辈就借回去看两天?”

  “拿来就是让你带回去看的。”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两只手把这本书拿在手里。

  这书对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他虽然看过不少书,也看过不少兵书,但是对于真正的练兵训兵,尤其是训练水师的法门,其实并不是知道的太多。

  而凌肃薛威这两个人,其实都是沿海卫所的步卒出身,也不太懂得海战水战的法门。

  这本定国公所写的兵法,如果沈毅能够吃透的话,对于他将来的领兵生涯,可以说是受用无穷的。

  不过沈毅接过了这本书之后,还是抬头看向赵禄,沉声道:“侯爷,有一件事晚辈必须跟你说清楚。”

  赵大将军面色平静:“你说。”

  沈毅缓缓说道:“晚辈在抗倭军,只是替朝廷督造兵器的,对于抗倭军的组建以及日常训练,晚辈是一概不参与的,抗倭军从头到尾,都是晋世子在负责。”

  赵大将军呵呵一笑:“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他看向沈毅,问道:“沈主事什么时候离京?”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默默回答道:“十六十七。”

  “那你我差不多,我也是过完上元节之后离开建康北上。”

  说完这句话,赵大将军站了起来,他走到沈毅面前,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淡淡的说道:“沈主事,朝廷里那么多年轻人,依我看,只有你前途无量。”

  “将来,你说不定也能被陛下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沈毅皱了皱眉头:“晚辈是文官。”

  “文官权力太大。”

  赵大将军神秘一笑:“你带兵带的多了,陛下说不定便不准你是文官了。”

  “年轻人。”

  赵大将军拍了拍沈毅的肩膀,负手离开:“好生拼搏,说不定也能给你们沈家搏个几代富贵。”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两本一样的书

  深夜,甘露殿里。

  一卷已经发黄的古书,被放在了皇帝面前,皇帝陛下低头看了看眼前这卷明显是自己装订,很是粗糙的《水师总要》原本,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站着的沈老爷,神色有些诡异。

  “是安平侯给你的?”

  沈毅老老实实的点头:“是,今天傍晚在越王府吃婚宴的时候,碰到了安平侯,安平侯说臣在替朝廷训练水师,因此把家传的水师兵书给臣看一看,也算是替朝廷出力了。”

  此时的沈老爷,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么晚见到皇帝。

  事实上他本来没有想到自己能见到皇帝。

  今天晚上,他跟安平侯见面时候,安平侯跟他说的那些话虽然晦涩,但是沈毅其实多少听明白了一点这位赵大将军话里的意思。

  抗倭军起势,基本上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了,毕竟抗倭军现在已经有了五千兵马,沿海没有任何一支倭寇,可以正面抗衡抗倭军。

  而赵阀想要把抗倭军按死,目前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弄死皇帝陛下,自上而下的解散抗倭军。

  第二条路就是干脆竖旗造反,开着淮河水师南下,碾碎还在襁褓之中的抗倭军。

  很显然,这两个方案都不现实。

  因此赵大将军在没有什么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尝试性的拉拢沈毅。

  他让沈毅去搏个几代富贵,其实就是暗示让沈毅像赵阀那样,成为一个新的军头。

  而朝廷不可能再出另外一个军头了。

  如果沈毅想成为一个新的军头,那么就必须要跟赵家合作。

  这样,沈老爷将来也能够封侯拜将,成为南陈军方仅次于赵阀的军头。

  为此,这位安平侯爷很是舍得,把祖父撰写的兵书真迹,都拿给沈毅了。

  沈老爷虽然很眼馋这部兵书,但是他很清楚,这种事依旧要跟上面报备。

  不然就是站队不清不楚,跟赵家之间有暧昧,那样沈毅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皇帝陛下的信任。

  所以他连夜就来找高明报备了。

  意思很简单,我搞到这部兵书之后,将来还是要为皇帝陛下效力的,请皇帝陛下放心。

  不过让沈毅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在晚上见到了内廷的大太监高明,在跟高明说明情况之后,高太监立刻就报了上去,甚至带他到了甘露殿面圣。

  要知道,这会儿宫门都已经关了。

  如果是按照常理来说,能在这个时辰见到皇帝的外臣,要么是送紧急军报的兵部官员,要么就是在中书省值班的宰相了。

  虽然有些意外,沈毅还是老老实实的站在皇帝面前,听候皇帝陛下训示。

  皇帝眯了眯眼睛,随手翻了几页眼前的这卷旧书,然后就把这本书放在了一边,“啧”了一声:“看这卷书的成色,里边不是原本,也应该是五六十年前抄录的副本,安平侯爷还真是舍得。”

  说完这句话,皇帝瞥了一眼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高明,去把朕给沈卿准备的送行礼取来。”

  高明连忙点头,迈着小碎步走到了甘露殿后殿的架子上,然后取下了架子上的一个木盒子,两只手捧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递在了沈毅面前。

  皇帝打了个哈欠,淡淡的说道:“打开看看。”

  沈毅恭敬应是,然后打开了这个木盒子,只见木盒上面放了一柄短剑,看剑鞘做工非常精良,只是当着皇帝的面,沈毅自然是不能拔出来的,免得被护卫皇帝的宫人用金瓜捶死。

  而在这柄短剑下面,还压着一部书。

  沈毅愣了愣,从中取出这本装订比较精美的书,只见书的封皮上,也赫然写着四个字。

  “《水师总要》!”

  沈毅若有所思的翻开了第一页。

  第一页的内容,跟安平侯给他的那本一模一样。

  那本旧书,沈毅虽然没有来得及看,但是随手翻过几页,他是进士出身,本身对于文字就相对敏感,虽然不可能背下来,但是第一页的内容,已经能够记下来五六成了。

  两本书,内容是一样的。

  最起码头几页是一样的。

  见沈毅愣在原地,皇帝陛下淡淡一笑:“定国公与世宗皇帝几乎同岁,世宗皇帝六十岁圣寿的时候,听闻定国公著书有成,就跟定国公把这本书讨来当做贺礼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