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62章

作者:漫客1

  就拿这一次两家“结亲”的事情来说,只要皇帝跟赵禄两个人点头,身为当事人的一对少男少女,是没有什么拒绝余地的。

  说的难听一些,便是看到对方就要吐的地步,这门婚事也必须结下来。

  而在这种前提下,身为男方的皇子李誉,其实是占便宜的。

  因为他成了婚之后,便会出宫开府封王。

  到时候,如果他实在是不喜欢赵家的这个女儿,成了婚之后也可以各玩各的,对他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他这个妻族可以说是朝堂上最强势的妻族之一,这位皇子殿下即便是成婚之后,也不可能会做的太过分,需要给对方留下一点面子。

  两个人话说到这里,其实事情就已经谈成了,皇帝陛下起身,看了赵禄一眼,然后微笑道:“今天是老太君六十大寿的日子,安平侯府想必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碌,朕就不多留大将军了,大将军回去忙罢。”

  赵禄恭敬低头道:“多谢陛下体谅,臣告退了……”

  说罢,这位安平侯爷恭恭敬敬的离开了甘露殿。

  赵禄转身之后,皇帝默默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低语。

  “接招了啊……”

  小声嘀咕完这一句之后,皇帝瞥了一眼身边站着的高明高太监,淡淡的说道:“高明,去把老二叫来,朕有话跟他说。”

  高太监连忙低头称是。

  因为二殿下李誉就住在皇城里,不到小半个时辰,这个一身紫衣的俊秀少年就被高明带着进了甘露殿,进了甘露殿之后,这位二殿下先是给皇帝行了个礼数,然后才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皇兄找我有事?”

  “嗯……”

  皇帝这会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看了一眼这个已经高过了自己肩膀的兄弟,目光中复杂之色一闪而过。

  很快,皇帝便收摄了心神,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让你出宫替朕办点事。”

  李誉先是一愣,然后面露喜色:“皇兄有什么吩咐,臣弟这就去办。”

  他已经很久没出宫了。

  一来是因为还没有到出宫开府的年纪,二来因为小皇帝前些年年纪还小,帝位不稳,因此孙太后对皇帝的这两个兄弟管的比较严,基本上没有怎么放他们两个出过宫。

  现下突然有了出宫的机会,李誉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皇帝顿了顿之后,继续微笑道:“安平侯府的老太太,今天六十岁大寿,安平侯一家功劳不小,咱们家应该派个人去看一看,本来为兄应该亲自去的,但是你皇嫂身子渐渐大了,为兄要在宫里陪着。”

  “你就代为兄去一趟,给老太太祝个寿。”

  听到这话,这个一身紫衣的少年人先是一愣,随即有些手足无措:“皇兄,臣弟什么都没有准备,如何去给人家祝寿……”

  “不用你准备什么……”

  皇帝微笑道:“你自去就是,我让高明陪着你,高明会给你准备妥当的。”

  听到这话,李誉脸上才露出笑容,他对着皇帝像模像样的行了个礼数,嘿嘿一笑:“多谢兄长。”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了甘露殿。

  高太监对着皇帝微微低头道:“陛下,奴婢跟着二殿下去了……”

  “嗯……”

  皇帝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他年纪还小,也没有怎么出宫办过事,多照看照看他,不要让他出丑。”

  高明连忙低头:“奴婢明白。”

  这位大太监后退了好几步,正准备转身离开,就听到身后又传来了皇帝的声音:“礼物准备厚一些,莫要小气了。”

  高明停下脚步,再一次恭声应是,这一次他在原地站了很久,等到确定皇帝没有别的吩咐之后,高太监才默默转身离开。

  此时此刻,皇帝的所有心思,都映照在了他这位大太监的心里。

  高明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要给赵家厚礼,又给赵家赐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麻痹赵家人,目的是让赵家人相信,天子还是宠信他们家的。

  至于赵家人会不会相信……

  那就不是他这个大太监能够管得了的了。

  想到这里,高明深呼吸了一口气,脚下的步伐又快了一些。

  他要陪着二殿下一起,好好的办好这个差事。

  就在高明离开之后不久,甘露殿里的皇帝陛下,默默的走下帝座,背着双手走到了甘露殿门口,先是看了一眼南方,然后就想起了那个江都出身,与自己年纪相仿的读书人。

  “建康城里这么一折腾,他们应该就不会再注意你了……”

  皇帝在心里如此想。

  因为他很清楚,南边的抗倭军在年底之前,还会对倭寇发起一场歼灭战。

  这种时候,他不能让建康城里的人去打扰到沈毅做事。

  想了一会儿抗倭军的事情之后,皇帝陛下又看向了安平侯府方向,他沉默了一会儿,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将来你长大了……”

  皇帝喃喃低语:“不要怪朕……”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亲兄弟与堂兄弟

  安平侯府老太君寿宴上,由二殿下李誉代替天子给老太君祝寿。

  寿宴之上,这位天潢贵胄与安平侯爷幼女“一见钟情”,后来经过陛下允准,两家人按照礼仪定下了亲事。

  因为是皇帝赐婚,不太可能出什么变故,皇家也有宗府和礼部主持这场婚事,因此婚事就定在了洪德九年的正月十二。

  也就是说,大约在两个月之后。

  安平侯府乃是朝廷里头一号的将门,家大业大,而李誉更是天子的亲弟弟,门当户对的两人,结亲的消息被刊登在了新一期的邸报上,遍传建康,一时间传为佳话。

  毕竟大家都很喜欢看这种“一见钟情”的戏码。

  就在建康城正准备办喜事的时候,另一边沈毅的剿匪工作,也进行的很顺利。

  洪德八年十一月月初,倭寇再一次袭扰福建沿海,抗倭军分别于福建福州府,福建泉州府两处迎击倭寇。

  此时的抗倭军,基本是都是经过好几个月训练的合格士兵,而且一些老兵已经有了丰富的抗倭经验,以及类似狼筅这种专业的抗倭工具。

  更重要的是,因为沈毅手里有了火器作坊,这会儿抗倭军也配备了火器,虽然火炮这种火器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不实用,但是一些土炸弹面对倭寇的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

  在各种优势条件的加持下,凌肃与薛威两个人,分别在福州府与泉州府大破倭寇,歼灭俘虏的倭寇加在一起,有两千余人。

  十一月月中,凌肃与薛威两个人,各自押着一批倭寇,前往福州府面见钦差。

  而这个时候,沈毅本人也来到了福州府。

  确切来说,这两场战事,都是他在福州城遥控指挥的。

  因为从掌握敌人动向,到切断敌人后路,都是沈毅的邸报司在提供重要的情报,这其中,邸报司的内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就在两路抗倭军押送倭寇赶往福州府的路上,沈毅正在福州城酒楼里,与朝廷的钦差大人坐在一起喝酒。

  此时,两个人都是面带笑容。

  李穆举着酒杯,敬了沈毅一杯,微笑道:“多亏了子恒运筹帷幄,有了这两场大胜,你我这个年就都好过了。”

  沈毅跟李穆碰了碰,微笑道:“这一次大胜,可以说是大涨士气,从今以后,咱们抗倭军就彻底变成了倭寇的克星,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对倭寇有半点畏惧之心了。”

  此时此刻,沈毅心里自然也是开心的。

  他四月份离开建康,在外面忙活了大半年时间,现在半年的辛苦终于有了着落。

  李穆微笑道:“接下来,就是广东沿海了,再在广东沿海打上一个漂亮仗,从今以后,倭寇便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肆意袭扰沿海了。”

  “嗯……”

  沈毅也举杯敬了李穆一杯,微笑道:“到明年开春,咱们的几艘战船下水,到时候便是攻守异形的时候了,世子说不定可以乘船出海,追几支倭寇玩玩。”

  李穆哈哈一笑,然后颇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老实说,我心里的确是很想去亲自杀几个倭寇的,但是这些都是战功……”

  “我便不碰了。”

  他抬头看着沈毅,轻声道:“这些功劳,我要了没用,还是都交给子恒你。”

  “如果子恒能在两三年之类,扫清困扰大陈沿海几十年的倭寇,那对于你来说,便是莫大的助力。”

  说到这里,李穆看向沈毅的表情,几乎带了几分羡慕:“说不定,再过个六七年,子恒便能够爬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了。”

  “那时,子恒你便是最年轻的六部侍郎。”

  部臣与其他京官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六部的官员,多少都要有点专业技能,比如说刑部要会背陈律,甚至还要会断案,户部要会算账,工部……要会干土木。

  而兵部……不一定非要会指挥打仗,但是一定要通军事。

  因为有点偏专业性,所以六部的官员,尤其是在本职上做出了一定成绩的官员,一般都是在本部之中晋升,只有干到了侍郎或者尚书的级别,才有可能升到中书,或者是调到其他部去。

  像沈毅这种,新任兵部主事,就立刻在沿海抗倭的事业上发光发热,那么就说明他很有干兵部的“潜质”,将来会一直在兵部晋升下去。

  不过六七年时间干到兵部侍郎,就有点太夸张了。

  毕竟京察才三年一次,就算沈毅每三年往上爬一级,按照主事,员外郎,郎中,侍郎往上算,他也要十二年才能干到兵部侍郎。

  对于李穆的“吹捧”,沈毅只是哑然一笑,没有放在心里。

  两个人说了会话之后,沈毅才想起了正事,开口道:“对了世子,过两天我在福州府见过凌肃他们之后,便要跟你告假了。”

  “告假?”

  李穆先是有些诧异:“这还没有到腊月,你便要回京了?”

  说完这句话,李穆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是了,你家夫人将要生产了。”

  说着,这位晋世子对着沈毅拱了拱手,笑道:“提前恭喜子恒,抱个大胖儿子。”

  沈老爷眯着眼睛微笑道:“那还是生个大胖丫头更值得恭喜。”

  李穆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不错,我也是喜欢闺女多一些,只可惜到现在,家里也只有两个儿子,还没有抱上一个女儿。”

  说完这句话,两个已婚人士又碰了一杯,脸上满是笑容。

  酒过三巡之后,李穆似乎是喝多了,他有些醉醺醺的看向沈毅,吐出了一口浓烈的酒气。

  “听说了么?陛下给安平侯府的幼女赐了婚……”

  沈毅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这件事情,是刊印在邸报上的,他这个邸报司前司正,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见沈毅没有说话,李穆自顾自的喝了一杯酒,低声道:“陛下把赵家的女儿,嫁给了他的亲弟弟……”

  沈毅继续沉默,然后举杯敬了一杯李穆,轻声道:“这多半是为了向赵家示好,赵家出一位王妃,也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嗬……”

  李穆不知道是打了个酒膈,还是冷笑了一声,他低头又喝了口酒,开口道:“如果是拉拢赵家,那就应该把溧阳公主许给赵家的儿子,这才是示好……”

  溧阳公主,是陛下的妹妹,而且是一母同胞的胞妹。

  把胞妹许出去,陛下自然是不舍得的。

  沈毅伸手拍了拍李穆的肩膀,轻声叹了口气:“世子,你喝多了。”

  李穆抬头,醉眼朦胧的看了一眼沈毅,然后他站了起来,吐出了一口酒气。

  “亲兄弟尚且如此,堂兄弟又算得什么?”

第四百八十五章 有点飘了

  皇帝让自己亲弟弟迎娶赵阀嫡女的事情,明眼人多少都能够看出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沈毅自然也看出了一点端倪,不过沈老爷是个谨慎的性子,不管喝酒还是不喝酒,只要不该说的话,他都不会说。

  尤其是不能跟这位晋世子说。

  在福州府跟世子喝了两天酒之后,两路抗倭军先后到达福州城城下驻扎,身为名义上抗倭军指挥使的李穆,还带着福建巡抚以及布政使司以及按察使司的官员,去城外检阅了一番抗倭军,弄的很是热闹。

  这个时候,不管是李穆这个抗倭军的指挥使,还是福建的这些官员,心里都是很高兴的,毕竟抗倭军打了胜仗,李穆这个钦差自然是有功劳的,但是福建官员也负责了一些后勤补给的工作,也勉强能蹭一些功劳在身上,这样报上去的时候,福建的这些官员,脸面上也能好看一些。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