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6章

作者:漫客1

  即便是两世为人的沈七郎,这会儿心里也有些感动,他坐在陆安世对面,对着眼前的陆夫子恭敬低头:“多谢先生了。”

  陆安世闭目养神,并没有搭理沈毅。

  沈毅也没有再说话,只是掀开了车帘了一角,看着马车外面的风景。

  甘泉书院距离江都城很近,距离江都知府衙门也不算太远,再加上是马车,大概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时间,马车就在江都知府衙门门口停了下来。

  马车停稳之后,沈毅先下了马车,然后回头搀扶陆夫子,陆安世对着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我还没有到七老八十的地步,不用扶。”

  说着,陆夫子自己下了马车,抬头看了一眼眼前的知府衙门之后,背负双手,朝着衙门里走去。

  沈毅持弟子礼,垂手跟在老头身后,也进了知府衙门。

  进了知府衙门之后,沈毅忍不住左右看了看。

  这是他第一次来知府衙门。

  原先的沈毅,只去过江都县衙,而且在县衙里被人打的如同死狗一般,几乎把命都丢在了那里。

  而陈清的那个案子,最终的影响力也仅限于江都县衙而已,在府衙这里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相比较于这一次粮价的事情,陈清的性命似乎是那么微不足道。

  进入到了知府衙门之后,很快就有两个小吏领着陆安世,一路来到了府衙后院的偏厅。

  这里是府衙会客的地方,此时,马员外等作为江都粮商代表的五个粮商已经早早的到了,看到陆安世走进来,马员外连忙三两步走了上来,对着陆安世恭敬行礼:“陆夫子来了。”

  陆安世微微点头示意,神色平淡。

  胖胖的马员外看了看陆安世,又看了看陆安世身后的沈毅,脸上的表情僵了僵。

  很显然,他认得沈毅。

  毕竟沈毅前不久,才跟他的儿子马俊因为一桩命案纠缠不清,如今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马员外自然不会忘。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只是僵了一瞬间,便又挤出了一个笑容,用地道的江都话对着陆安世低头道:“夫子,咱们都是江都人,这一次您可要替咱们江都人做主,不能让两个外地官随意欺辱我等。”

  陆安世抬头看了看马员外,然后神色平静:“马老爷可能误会了,这一次是朝廷的钦差问话,陆某只是受邀前来旁听而已,并没有替马老爷做主的权力。”

  马员外陪了个笑脸,低声道:“夫子您素来只刚直见闻,有您在,京城的钦差也不敢颠倒黑白,罔顾真相。”

  说到这里,马员外顿了顿,继续低声说道:“夫子,马某知道您不好财物,这件事如果您仗义援手,此事之后,我等便一起出资,扩修甘泉书院……”

  听到这句话,陆夫子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了看马员外:“扩修书院可是很大一笔钱,如果马老爷愿意出资扩修书院,当初何不听从官府的安排,把粮价降下来?当初降个几文钱粮价,最后即便亏损,应该也不会比扩修书院花费得更多罢?”

  “人说商人逐利,怎么到了马老爷这里,这点账都算不明白了?”

  “先生。”

  马员外微微低头道:“商人逐利不假,但是事情到了那个地步,便不只是一点钱财那么简单了,若说仗义疏财,哪一年我马家也会在城外施粥接济穷人,即便把米价降到一文钱十斤,一百斤,卖几个月马家也未必禁受不起,但是……”

  “马某就是看不得这些外地官,欺侮咱们江都人!”

  马员外闷声道:“咱们江都人,岂是逆来受顺之辈?”

  这番话说的正义凛然。

  但是陆夫子眯了眯眼睛,在心中冷笑不止。

  明面上说的好听,说什么为了江都出头,归根结底,还是背后的人想借这件事情做文章,这件事如果不是京城的人在幕后操控,江都知府衙门不要说压抑粮价,就算是强夺了马家一半家产,马家人也会跪在地上不敢放屁!

  不过这种话,是不可能在明面上说出口的。

  陆夫子礼貌性的笑了笑,淡淡的说道:“马老爷,今日朝廷的钦差会怎么问话,会问什么话,陆某都会记在心里,真的屈了你们,咱们是同乡,陆某也不会视而不见。”

  “多谢夫子。”

  马员外对着陆安世连连拱手:“多谢夫子……”

  正当这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陆先生来了。”

  是陈知府的声音。

  陆安世回头,就看到陈裕连带着大理寺评事岳正,监察御史张鲁三人,联袂而来。

  陆先生扭头,看了三个人一眼,然后拱手行礼:“见过陈府尊,张御史,岳评事。”

  沈毅站在陆安世身后,也跟着先生一起拱手行礼。

  三个官员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站在陆安世身后的沈毅,然后才看向陆安世,陈裕陈知府连忙上前,将陆安世搀扶了起来,开口道:“先生这就折煞陈某了,你既是科场的前辈,也是官场的前辈,如何能对我等行礼?”

  岳评事与张御史也连声附和。

  其中,大理寺的岳正,对陆安世态度最是亲近,他满脸笑容,先是上前对着陆安世低头行礼,然后笑着说道:“我大理寺的钱少卿,便是出身甘泉书院,算起来,应该与陆夫子年纪相仿,这样算的话,岳某还能与甘泉书院攀上一些关系。”

  这样“攀关系”,着实是有些太牵强了,不过岳正现在是“钦差”,陆安世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只是微微低头道:“大理寺钱少英,当年与陆某同在书院读书,我跟他算是同窗,只是他要晚入学两年。”

  大理寺少卿钱骏,字少英。

  听到这句话,岳正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他笑着说道:“这样一来,明日岳某无论如何也要去书院看看,这样等回到京城,也可以与钱少卿说一说江都故地,江都故人。”

  很显然,这位岳评事想拍自己领导的马屁。

  陆夫子懒得再理会他,而是看向陈知府,问道:“陈府尊,今日是个什么说法?”

  陈知府神情从容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看了看不远处的几个粮商,淡淡的说道:“先生且安座,有钦差在,这件事情的原委,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了。”

第四十九章 反水了?

  听到陈裕这番话,陆夫子动了动眉,没有说话。

  而站在陆夫子身后的沈毅,也忍不住抬头看了陈知府一眼。

  按照沈毅现在接触到的信息来看,这位看似正气凛然的陈知府,在朝廷买粮的过程中,一定是从中渔利了的,若非如此,马员外等这些粮商,便不会敢理直气壮的跟他打擂台。

  若非如此,在粮价上涨,事情闹大了之后,陈知府的第一反应就不会是想把这件事捂在江都,而是干脆上报朝廷,让朝廷来抄这些粮商的家。

  现在距离粮价上涨,才半个月时间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内,朝廷的账目以及粮商记录的账目都可以查,陈知府即便再如何厉害,京城里那位杨相即便再如何权重,也不太可能能够完全颠倒黑白,把陈裕贪钱的事情就这么生生抹了去。

  按照沈毅原先的猜想,这件事情陈知府可能会占上风,但是也不太可能全身而退,多半会受到一些责难,如果运气不好,甚至可能会被拿掉江都知府的位置,被边缘化。

  但是现在,看陈知府自信满满的表情,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了。

  就在沈毅疑惑的时候,监察御史张鲁,往前走了几步,站在了这个偏厅的中间,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诸位。”

  他环顾左右,然后沉声道:“如今江都几个大粮商以及陈府尊还有知府衙门的官员都到齐了,各自落座罢。”

  说完这句话,张御史又看向了陆夫子,以及陆夫子旁边几个江都本地的“名人名士”,继续说道:“陆先生以及江都的先生们也请各自落座。”

  张御史说完之后,在座的众人互相望了望,然后各自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今天这场“聚会”,到场的都是江都的上流人士,甚至是决策层人士,这种场合里,自然是没有沈毅的座位的,沈七郎也不指望自己有座位,老老实实的站在陆夫子身后,时不时左右看看。

  等到在场的众人都差不多坐下来之后,站在站在陆安世身后的沈毅,一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一个趔趄没有站稳,往前连走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差点摔倒在地上。

  好容易站稳了之后,沈七郎对着周围被他碰到的人赔了个不是,小步跑回了陆安世身后,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小声道:“先生,给您丢人了。”

  这会儿陆安世已经坐了下来,他眼皮子都没抬,淡淡的说道:“故意的?”

  沈七郎眨了眨眼睛,满脸无辜:“先生,学生刚才是被人撞了一下。”

  陆夫子淡淡的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他虽然醉心学问,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沈毅的小心思,现在在这衙门偏厅里的人,都是江都最上层的人物,但是沈毅在这些人里太不起眼了,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

  他故意跌倒,又回到陆安世身边,就几乎让所有人都看见了他,让大家都知道,他是陆夫子的“马仔”。

  这种小举动很聪明,而且并不惹人生厌。

  事实上,沈毅故意做的明显一些,就是为了让陆安世发现。

  就在沈毅与陆夫子说闲话的时候,众人已经统统落座,监察御史张鲁,站在偏厅主位上,扫视了一眼众人,沉声道:“本官与岳评事,奉王命而来,查访江都粮价暴涨之事,经过两天的查访,事情已经查的差不多了,如今本官请诸位过来,就是为了最后问一遍诸位。”

  大理寺评事岳正也站了起来,缓缓说道:“今日诸位所言任何一个字,都会被我等记录下来,送交朝廷,希望诸位如实回答,莫要欺瞒朝廷,欺瞒陛下。”

  岳评事说完这句话,又看向陆安世,开口道:“请陆先生过来,便是为了做个见证,来日我等上奏朝廷的有本,如与今日所记有半点偏差,陆夫子尽可以给御史台,给大理寺写信举发我等。”

  陆安世默默起身,看向两个钦差,低眉道:“希望二位钦差,能够明察秋毫。”

  “好。”

  张御史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文书,拿在身前缓缓展开,开口道:“诸位,这里是户部两个月前下发的文书,大概的意思是朝廷打仗缺粮,命令户部的一些主事,往各地采买粮米,调拨进京。”

  “这份文书里,规定了采买粮米的价格标准,一律按照市价采买。”

  “当时,拿了户部文书来江都买粮的,是赵愈赵主事,我等从京城来江都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赵主事,向赵主事询问了户部采买江都粮米的价格。”

  张御史顿了顿,继续说道:“是两文钱一斤。”

  他这句话一出,另一边的粮商马员外等人,都已经面露喜色。

  而陈裕陈知府,则是依旧沉着冷静,面无表情。

  说到这里,监张鲁看向了坐在一边的粮商马老爷,问道:“马员外,诸位粮商,半个月前,户部找赵主事来到江都督粮,你们见过赵主事没有?”

  马员外站了起来,头摇的很是坚决,他低头道:“回御史老爷,从头到尾,都是江都知府衙门在跟我们买粮,我们连那位户部大人的面都没有见到。”

  张御史点了点头,开口道:“户部赵主事只是来江都督粮,并不是直接来江都买粮,买粮是江都知府衙门的事,由江都知府衙门与你们买粮并不奇怪。”

  说到这里,张御史又问道:“半个月之前,江都的米价是多少?”

  马员外面露喜色:“回御史老爷,半个月之前,江都粮价正常的时候,寻常米是三文钱两斤,精米两文钱一斤,有些粮行的精米卖到五文钱两斤。”

  张御史点头:“也就是说,户部给的两文钱一斤的买粮价格,很合理。”

  “两文钱一斤的价格自然合理!”

  马员外激动的浑身发抖,他看向张御史,双目放光:“御史老爷,可江都知府衙门给我们的价格,根本不是两文钱一斤,而是一文钱一斤!”

  “这一点,我们各大粮行都有账目可查,有些粮行的陈米,知府衙门还给不到一文钱一斤,东城魏家粮行的陈米,十斤陈米知府衙门只给八文钱!”

  马员外说到这里,声音都颤抖了,他对着张御史不住作揖:“御史老爷,陈知府盘剥我等百姓,请御史老爷做主!”

  张御史笑呵呵的看了马员外一眼,微笑道:“马老爷放心,如果知府衙门真的贪了朝廷的钱,我等定然上报朝廷,让朝廷定他的罪过。”

  听到这里,在场的许多人的表情都有些诧异。

  甚至云淡风轻的陆夫子,也微微皱眉,微微侧头低声道:“古怪,这两个钦差与陈裕都有交情,应该是杨相派他们来的,怎么现在,反而有倒戈相向的味道了?”

  陆安世低声道:“莫不是……马晋他们使了银子?”

  沈毅就站在陆安世身后,听到了陆夫子的话之后,他扭头看了看依旧老神在在,闭目养神的陈府尊,先是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头,然后忽然想通了什么……

  他微微低头,靠近陆安世,然后低声道:“先生,不出意外的话,这些粮商已经入坑了。”

第五十章 颠倒黑白!

  张御史问完这些粮商之后,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不说话了,另一边的大理寺岳正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伸手捋了捋自己下颌的胡须,扭头看向坐在一旁老神在在的陈知府。

  他咳嗽了一声,问道:“陈知府,本官代朝廷向你问话。”

  陈裕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岳正微微欠身:“钦差但问就是。”

  岳正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方才,几位粮商的话,还有张御史的话,你都听见了,他们说的属实否?”

  陈知府看了看坐在自己对面的几个粮商,脸上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属实。”

  听到他这句话,在座众人无不震惊莫名。

  这位江都的府尊大人,竟然……

  就这么承认了?!

  有些人眼珠子直转,心里已经在琢磨这件事背后的意味了。

  是不是……是不是京城里那位杨相爷,已经下定决心隐退,开始收缩势力,潜藏爪牙,不再像从前那样专横,甚至连弟子都护不住了……

  还是说,那位还是少年的皇帝陛下在暗中使了手段,借用陈府尊,来打击杨相一系,从而让自己顺利接过朝局?

  就连陆夫子,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盯着陈裕看了看,然后下意识对着沈毅说道:“古怪,陈裕不是这种伏低认输的性子……”

  沈毅若有所思的看着陈府尊,然后低声说道:“先生,如果陈府尊在朝廷里的人脉足够,这件事情他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把他在江都的所作所为,统统变得合法合理。”

  陆夫子还没有想明白沈毅这句话的意思,就看到岳评事皱着眉头,继续对着陈裕问道:“陈知府的意思是,你……或者说江都知府衙门,的确从朝廷买粮的事情之中赚了差价,从户部的银子里贪了钱!”

  陈府尊看向岳正,微微摇头,笑着说道:“钦差误会了,本官的确用低价从这些江都粮商手中买了粮,但是却并没有从中赚什么差价。”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