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23章

作者:漫客1

  “去自然是要去的。”

  顾先生缓缓说道:“台州首富王家,跟倭寇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你小子去了台州,可以查一查这家人。”

  沈毅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顾老头,问道:“这家人跟顾师有仇?”

  “少胡说八道。”

  顾老头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是真是假,你一查便知。”

  “好。”

  沈毅对着老头笑了笑,开口道:“我一定去查查这家人。”

  ……

  在大义坊待了一下午之后,沈毅把沈恒丢在了大义坊,而他自己则是在建康城里逛了一个下午,采买了一些这一次出门需要用上的东西。

  到了傍晚的时候,他让人把东西送回沈宅,而他自己则是去了一趟赵家,见了赵昌平一面。

  主要是跟赵师伯打个招呼,免得突然离开建康,这位地官尚书不高兴。

  终于,一天时间过去,到了晚上的时候沈毅才回到了家里,陪着媳妇说了一晚上的话。

  主要是告诉陆若溪,他明天就要动身离开建康了。

  陆若溪这会儿刚怀孕不是太久,心里正有些空落落的,知道沈毅要走,她直接趴在床上,啜泣不止。

  沈老爷用尽了浑身解数,哄了半天,才把自家夫人哄好,并且承诺自己很快就会回来探亲。

  毕竟台州府距离建康不算太远,只要不被什么大事绊住手脚,隔几个月回来一趟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哄了一晚上媳妇儿,第二天一早上沈毅起床之后,精神就有好些不太好,洗漱之后,沈毅先是去见了沈章一面,告诉老父亲自己要暂离建康的消息。

  知道沈毅是出公差之后,沈章就没有在说什么了。

  就这样,沈毅一一告别家人,然后带着自己的印信文书,骑上他的枣红马,一路朝着建康东门奔去。

  而此时在建康城门口,一身黑衣的世子殿下,已经等候许久。

  见沈毅骑马过来,这位世子殿下跳下马车,等沈毅下马之后,他便伸手拉住了沈毅的衣袖,满脸都是笑容。

  “可算是等到你了。”

  世子殿下笑容爽朗:“快走罢,再不走就要中午了。”

  沈毅被拉着上了马车。

  等到马车缓缓开动的时候,马车里的沈老爷才从车帘里探出头,回望了一眼身后的建康城,然后又把头缩了回去。

  李穆见状,笑着问道:“怎么?子恒舍不得建康了?”

  沈毅摇头,目光则是看向台州方向,他缓缓说道:“只是想起一首小时候听过的零散唱词。”

  沈老爷来了兴致,咿咿呀呀的开始小声哼唱。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冲上前去……”

第四百一十三章 倭寇猖獗

  台州府府治临海县,距离建康整整一千里路。

  沈毅一行人是坐马车前往,赶路的速度比骑马慢上很多,每天差不多也就走个一百来里路,等到一行人来到台州府临海县城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九天之后的上午了。

  这会儿,原本近五十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四个人,大部分人都分批进了临海县以及台州府的其他各县,还有一些人被派到了更远的地方,比如说广州府。

  剩下的四个人,就是沈毅与李穆二人,还有两个贴身保护的晋王府家将。

  四个人都是便衣,并没有亮明身份,一路赶路已经非常疲惫,进了城之后便在县城里找了个客店歇脚。

  洗漱一番,又睡了个午觉,到了傍晚时分,两个人才养足了精神,在客店里叫了一桌酒菜,一边吃饭一边谈事情。

  这会儿,两个家将就在门口守着,两个人的谈话,基本上不会被任何人听去。

  世子殿下这会儿敬了沈毅一杯,仰头饮下之后,摇头晃脑的说道:“这吴语真是难懂,进了城之后,没有几句话听得明白的。”

  沈毅微笑道:“明日里,我便给兄长找个本地的向导,这样就沟通无碍了。”

  两个人没有表明身份,因此一路上都以兄弟相称。

  李穆一愣,随即哑然一笑:“差点忘了,子恒你是半个地主了。”

  台州府的邸报司,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办了起来,在这里主事的是邸报司情报处四组的组长郑虎。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邸报司在台州府多少积攒了一些势力,别的不说,找几个本地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哪里算是什么地主?”

  沈毅微笑道:“此地距离建康足有千里之遥,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外部力量短时间内很难渗透进去,本来我想着我自己先进城看一看,兄长你在外面观望观望,不曾想兄长同我一起进来了。”

  “这要是给人家发觉了,咱们兄弟恐怕都出不去这台州府。”

  李穆微微一笑,开口道:“放心,有为兄在,一定保你安全。”

  见他自信的模样,沈毅也稍稍放下了心。

  不管怎么样,有这位世子殿下在,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两个人喝了几口酒之后,李穆这才看向沈毅,开口道:“说起来,子恒你还没有跟我说,咱们为什么要头一个到台州府?”

  李穆有些好奇:“因为台州府有大鱼?”

  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兄长,沿海诸州府之中,邸报司已经拿到了不少地方大家族通倭的实际证据,但是独独这倭患严重的台州府,年年有倭寇进犯,但是邸报司在这里活动了两个多月,硬是一点切实的证据都没有拿到手。”

  “处理这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最重要的是不能打草惊蛇,因此要从最难啃的地方入手。”

  李穆伸手给沈毅倒了杯酒,笑着问道:“那应该怎么入手?”

  “我不知道。”

  沈毅微微摇头道:“正因为没有什么头绪,所以才要先到这台州府来。”

  说着,沈毅从袖子里掏出两张写满字的白纸,放在了李穆面前,开口道:“兄长请看,这是台州知府袁渊和临海知县邓泉的资料,已经尽可能详尽了,今天中午邸报司的人才送来的。”

  李穆接过去看了一眼,然后若有所思:“这知府到任两年,另一个知县才到任不到一年,这两个人……”

  “会跟当地家族有勾联么?”

  听到李穆这个问题,沈毅微微摇头。

  这位晋王世子,不是说能力不行,也不是说他不够聪明,实在是从小到大生在建康,长在建康,不了解地方上官绅们的生存逻辑,也不理解底层官员是个什么模样。

  沈毅微微低头道:“兄长,不要说一年,新官到任两三天,这些地方上的大宗族,就会争相宴请交好了,如果铁了心跟地方上的乡绅家族对着干,恐怕两三个月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李穆皱眉:“知县倒也罢了,知府也是如此?”

  “都是一样的。”

  沈毅无奈的说道:“自古皇权不下乡,谁想当个安稳官,都离不开这些地方上的人,地方官场,只有四个字。”

  “互相妥协。”

  听到沈毅这句话,李穆先是一怔,然后哑然一笑:“子恒你这四个字,不止是放在地方上管用,放在建康,似乎也说的通,只是互相妥协的对象不同而已。”

  两个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深夜,第二天天色大亮,两个人才从床上起来,这个时候,一个叫做杨五的年轻人,已经在客店门口等着了。

  这人跟台州府本地人,官话说的也不错,是邸报司找来给沈毅两个人做向导的。

  有了个能说官话的向导,沟通起来那就容易多了,两个人带着两个家将,一共五个人结伴走在临海县城里。

  临海县靠海,卖海货的自然不少,有不少建康见不着也吃不着的海鲜,让两个没有到过海边的人都大开眼界,看了一些海货之后,一旁的杨五见两个人感兴趣,便用本地话替两个人问了问价格。

  一问价格之后,杨五便微微皱眉,他回头对两个人低下头,用官话开口道:“两位公子,近几年倭寇越来越猖獗了,不止在海上作乱,沿海的渔村也被他们劫掠了不少,以至于很多渔民都搬离了海边,现在这些海货的价格,比起从前高了五六成……”

  邸报司跟杨五说,沈毅等两个人是京城过来台州府游玩的,因此他口称两个人为公子。

  沈毅笑了笑,开口道:“你在这里这么多年,也是今天才知道涨价的么?”

  杨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回公子,小人家境不是很好,虽然这些海货不贵,但是平日里不怎么常买……”

  “唔。”

  沈毅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好,你头前带路,去临海最好的饭庄。”

  “我今天请你好好吃上一顿。”

  杨五咽了口口水,开口道:“是,二位公子请跟小人来……”

  他走在前头,一路走的飞快,把沈毅两个人领到了临海县城里最大的一座酒楼,然后带着两个人上了二楼,小心翼翼的帮两个人点了菜。

  点了菜之后,沈毅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我们兄弟刚到临海,准备在临海做点生意,等吃完了饭,还请小哥带我们去码头港口之类的地方看看。”

  “看能不能从临海运点货回建康卖。”

  “运不得了。”

  杨五摆了摆手,叹气道:“倭寇现在这样猖狂,商船都不敢下海,只有几个大家族,请得起人护航,才敢运货下海,其他人谁也不敢在海上做生意了……”

  李穆眼睛一亮,正要问是哪几个大家族,一旁的沈毅拉了拉他的袖子,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吃了饭之后再说……”

第四百一十四章 直接动手!

  就在兄弟两个人,在临海县里闲逛的时候,县城一处颇为隐蔽,但是装饰奢华的一座小楼里,一群老爷们正坐着吃饭。

  这些老爷们虽然没有官服,但是从神态气质上来看,就可以一眼看出是官家老爷,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身材有些肥胖的中年人,他喝了杯酒之后,放下了手里的杯子,环顾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诸位,听京城的消息,陛下派了晋王世子为巡海钦差,巡察沿海州府防务以及抗倭事宜……”

  “这位世子离京之后没几天,便没有了消息,到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

  这位胖胖的官老爷,正是台州知府袁渊,他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继续说道:“诸位应该也知道,咱们台州府,是倭寇活动比较猖獗的地方,难免上面的钦差会查下来,这会儿府城里说不定就有钦差的人。”

  说到这里,袁知府顿了顿,继续说道:“为了台州百姓的安全,以及各位的顶上乌纱,自今日起,诸位要打起一万个精神,禁绝倭寇袭扰。”

  这句“禁绝”,其实是有些耐人寻味的。

  因为倭寇又不是朝廷的人,不可能知府衙门说不让他们来,他们便不来了。

  但是袁府尊这句话说出口之后,众多官员都是默默低头喝酒,没有多说什么。

  在场的一个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穿着一身织锦,他看了看众人一眼,笑着说道:“诸位老爷,那些倭寇都是一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凶人,恐怕不是衙门说禁绝就能禁绝的。”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如果府尊老爷说禁绝倭寇,倭寇便突然没了,恐怕朝廷反倒会转头调查府尊老爷您了。”

  听到这句话,袁知府微微皱眉。

  他看了看这个小老头,淡淡的道:“王老爷这话的意思是?”

  这个被人称为王老爷的小老头低着头,开口道:“回府尊,小民以为,剿倭是朝廷的事情,不是地方衙门的事情,地方衙门一没有兵,二没有钱,根本不可能对倭寇如何如何。”

  “朝廷的钦差就算到了临海,也不能把事情怪罪到府尊老爷跟县尊老爷头上。”

  听到王老爷这句话,一旁的县令邓泉笑了笑,开口道:“府尊,那朝廷的钦差,是晋王府的世子,下官派人打听过,今年才二十多岁,这种天潢贵胄,多半是建康待得腻了,跟陛下讨了个差事出来游玩,说是微服,这会儿可能不知道在哪个青楼妓寨流连,府尊不必担心。”

  袁知府低头喝了口酒,然后皱着眉头想了想,看了在座的众人,沉声道:“诸位,本府到台州已经两年有余了,不怕跟诸位明说,上面本府已经疏通好了关系,今年在台州干到年底,明年也就调走了。”

  这位府尊老爷沉声道:“这种时候,如果咱们台州出了什么事情,诸位莫要怪本府不讲情面。”

  袁知府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他只想把这一任混满走人,不想再跟台州的这些人有什么纠葛。

  他这句话一出,在座众人纷纷举杯,恭贺知府老爷高升。

  而身为台州首富的王老爷,则是笑眯眯的敬了袁知府一杯,微笑着问道:“府尊,下个月鄙府的梅园落成,省里的臬台要到咱们临海来赏园子,到时候府尊如果有空,不妨赏光到梅园来喝口茶?”

  臬台,就是按察使。

  省级大佬。

  袁知府目光一亮,先是点头,然后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去自然是要去的,只是本府今天,总觉得心绪不宁。”

  “前几个月,朝廷里的什么邸报司,莫名其妙来临海建了个分司,一口气派了几十号人过来,后来听说又扩招了一批人,说是什么为了在台州府售卖邸报。”

  袁府尊皱眉道:“这个所谓邸报司分司神神秘秘,到现在连管事的人都不知道是谁。”

  在大陈,只要是官员,便没有几个不贪的。

  即便不贪,可能也会干一些别的坏事。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