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8章

作者:漫客1

  于是乎,在官商勾结的情况下,短短三天时间内,江都的粮价暴涨了三倍左右,从原先的两文钱一斤,到现在涨到了六文钱,乃至于七文钱一斤!

  有意思的是,在官商勾连的情况下,双方还有互相推诿的余地,粮商说朝廷征粮,粮食短缺,他们也没有办法。

  而真问到了官府,官府则会说他们不是征粮,而是买粮。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江都粮价暴涨,是铁一样的事实,这种刚需的东西,卖家只有四个字。

  爱买不买。

  但是这种东西又不得不买,于是乎粮行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也不知道是“饥饿营销”,还是因为朝廷真的买去了大部分粮食,江都城里的粮行每天只卖到中午,过了中午,下午便在门口挂上一个“售罄”的牌子,不再售卖粮食。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年轻的读书人,一直在冷眼观望。

  他现在,没有能力去改变江都城的现状,没有能力去把江都城里的粮价压下来,更没有能力从外地调粮过来救市,但是……

  只要有一个足够合适的机会,他就可以借着这一次粮价风波,把想办的事情给办了。

  这天,沈毅在城里待了一上午,一直在马家粮行附近的茶楼上喝茶,观望粮行门口买粮的“长龙”。

  一直到午后,粮行关门了,沈毅才起身离开,然后又在江都城里转了一圈,用地地道道的江都话,与江都城里的摊贩以及“老板”们攀谈。

  一下午时间,沈毅大概了解了一些江都城的现状。

  因为粮价涨价,其他行业也跟着开始涨价,受到直接影响的是餐饮行业,毕竟开饭店需要大量买米。

  而其他行业,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冲击。

  毕竟这些行业虽然与粮食没什么关系,但是卖主也需要买粮食吃饭。

  就这样,在江都城里闲逛了大半天,等到下午时分,他从江都东城门出城,准备动身回书院。

  他刚刚走到东城门门口,就看到一辆辆马车,从东城门进城,浩浩荡荡,几乎把东城门堵死。

  沈毅站在路边,有些好奇的看向这些马车,对着旁边的一个老者问道:“老丈,这是运什么的车,这么多辆?”

  这些马车加在一起,恐怕有四五十辆之多,一眼几乎看不到尽头。

  “粮车呗,还能是什么车。”

  老头先是很随意的回答了一句,等扭头看见沈毅一身书生打扮,他咳嗽了一声,语气客气了不少:“公子可能不知道,最近朝廷从咱们江都运走了一大批粮食,有人说征粮,有人说买粮,反正现在城里缺粮。”

  老头“嘿”了一声,继续说道:“公子这种读书人可能不太知情,现在城里的粮价都翻了三倍了,城西的那家陈氏米行,今天上午的米价已经到了八文钱一斤,简直是要人命了。”

  说到这里,老丈看了一眼城门口浩浩荡荡的粮队,微微叹了口气:“这些粮车,应该是城里几家开粮行的员外从外地买来的粮食,但愿这些粮食进城,能把咱们江都的米价压下来。”

  老头肤色黝黑,呈现古铜色,显然是个干活的出身,这几天城里粮价暴涨,虽然还没有到让他家吃不起饭的地步,但是已经让他觉得有些吃力了。

  沈毅对老头道了声谢,然后抬头看向眼前的粮车,在心里冷笑。

  “看来这些粮商不仅不想亏钱,还想再赚一笔!”

  朝廷里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尤其是户部的官员,对于每个地方有多少粮食,心里大概都是有数的,他们从各地征粮,也会有一个大概的数目。

  就拿江都来说,他们从江都征粮,都是预先订好数目,这个数目的前提是不会影响江都本地的民生。

  也就是说,现在的江都,肯定没有缺粮到需要从外地买粮的地步!

  先前朝廷征粮的谣言,以及现在这些浩浩荡荡的运粮车队,多半都是那些粮商故意弄出来的花样,目的自然是告诉江都百姓,江都的粮行都已经没粮食了,从而让百姓争抢着去粮行买粮,抬高粮价。

  沈毅没有离开,而是默默的看着这些粮车进城,等粮车都走完之后,天色已经到了傍晚,这个时候沈毅才从即将关闭的城门出城,一路走回了甘泉书院。

  书院就在江都城外不远处,步行只需要一柱香时间就能到,不过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快暗了,沈毅加快脚步,赶回了书院。

  毕竟这个时代治安可不太好,说不定就会碰到什么剪径的毛贼拦路。

  好在一路上都算平安,沈毅顺利的回到了书院门口,正当他准备回到书院的时候,一辆马车也在书院门口停了下来。

  马车停稳之后,从车上跳下来两个人。

  一个高瘦,一个矮胖。

  恰好这两个人,沈毅都认得。

  高瘦的是范东成,矮胖的是马俊。

  两个人下了马车之后,马俊走在范东成身后,笑着说道:“被老爹关了半个月,今天不是范少去我家,我恐怕还没有办法出来。”

  “你家马老爷子太谨慎了。”

  范东成背负双手,淡淡的说道:“事情当时就过去了,本来就没有任何风浪,何必避什么风头?”

第三十三章 恭喜发财

  陈清之案,在陈清家里人看来,是天塌了的大事,落在沈毅头上,也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但是在范家看来,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最多只能算是有些麻烦的小事。

  如果不是范侍郎正在“事业上升期”,容不得家里人给他抹黑,这件事范家甚至可以再强硬一些,不必做出那些让步。

  而这件事情处理完之后,四个人当中最倒霉的钱通,被拉去做了“替罪羊”,在范家看来,这桩案子或者说这件事就已经过去了,没有什么人再能用这件事来对他们说三道四。

  不过毕竟牵扯到了命案,范家的老爷子还是有些不高兴的,便下令禁足了范东成十日。

  范东成从家里出来之后,便去找当初的小伙伴玩耍,那个原先跟他形影不离的小弟罗茂才,在惹了这件事之后,被家里吊起来打了个半死,现在还躺在床上没有下来。

  至于马家……

  马家虽然家财雄厚,但是家底并不雄厚,在出了这件事情之后,马员外也把自己这个儿子狠狠打了一顿,并且让他半年不许出来,如果不是范东成两次上门,马员外想要与范家这种仕宦家族攀交情,是绝对不可能把马俊就这么放出来的。

  范东成说完这句话,闷哼了一声:“如果不是陆夫子,那小子绝对死定了,只是我爹交代了,为了五叔的前程,不好得罪陆夫子。”

  范侍郎,刚任侍郎没有多久,现在只是刑部侍郎,相对来说权柄没有那么重,如果能在侍郎任上干几年,成功调任户部侍郎,礼部侍郎甚至是吏部侍郎,那么范家的地位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假如……假如范侍郎哪天入阁拜相了,范家就会成为相门,成为江都城里最为耀眼的家族,没有之一!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范家人自然不会给自家的这个大腿惹麻烦。

  说到这里,范东成抬头看了一眼眼前的书院正门,脸色有些难看,他低声道:“这件事情,山长多半对我们有了一些误会……”

  陆安世虽然不在朝堂,但是甘泉书院在朝堂却十分重要,范东成托关系进入书院读书,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陆安世的独女陆姑娘。

  如果能将陆姑娘娶回家,那么范家就与“甘泉派”有了一些联系,将来范侍郎距离拜相临门一脚的时候,甘泉派的那些人,说不定就能在背后轻轻推上一推。

  毕竟到了侍郎尚书这个级别,很多时候能不能拜相就不是看个人能力如何如何,更重要的是朝堂势力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妥协。

  能多得到一部分人的注意力,坐上那个位置就会轻松一些。

  当初书院里,不少学子都在追求陆姑娘,但是所有人都没有范东成这么具有目的性,正因为如此,陆姑娘给陈清回了一封信之后,范东成才会那样恼火,干脆带人堵住了陈清,将他一顿好打。

  范东成等人,起先自然是没有想过要动手杀人,但是陈清身子骨实在是太弱,一不小心就被打死了。

  这件事情之后,虽然范东成等人将罪过先后推给了沈毅和钱通两个人身上,但是书院里的人也不是傻子,基本上任人都知道,是范东成等人害死了陈清。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里,范东成追求陆姑娘的事情,基本上就已经黄了,但是或许是出于对陆姑娘的爱慕,或许是想要替家里办成一些事情,范东成仍旧不死心,他又回到了书院里。

  马俊站在范东成身后,微笑道:“范少不必在乎山长是什么想法,山长陆师妹一个独女,只要你拿下了陆师妹,即便是山长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说到这里,马俊眯着眼睛说道:“咱们家最近又大赚了一笔,今天出来的时候,我从老爹那里拿了一些金子,等明天咱们去城里买一套最贵的胭脂,去送给陆师妹。”

  范东成闻言一愣,回头看了看马俊,有些疑惑的说道:“不是听说朝廷低价从咱们江都买了几十万石粮食吗?按理说你们家应该亏钱才对,从哪里赚的钱?”

  马俊嘿嘿一笑:“从官府那里自然讨不到好,但是江都的百姓可都是财主,范少你不知道,最近几天江都的粮价都翻了三四倍了,每天还是有大批人排队买粮,用不了几天,朝廷买粮带来的亏空就会补齐,我爹他们还能大大的捞上一笔。”

  范东成对着马俊竖了竖大拇指,正要说话,突然抬头看到了书院门口,站着一个有些熟悉的少年人。

  范东成目光微凝。

  “沈七。”

  听到范东成这句话,马俊连忙抬头,也看到了正准备进城的沈毅,他咬了咬牙,低声道:“就是这厮,害了钱通!”

  钱通下狱论罪,最终被流放三千里,这件事情虽然是沈毅谋划的,但是最终施行这件事,将钱通罪名坐实的却是范东成,马俊还有罗茂才三个人,只是他们三个人谁都不愿意承认这件事,因此最终把责任统统算在了沈毅头上。

  马俊大踏步上前,正准备再去寻沈毅的麻烦,范东成伸手拦住了马俊,开口道:“陈清的事情,风头还没有完全过去,这段时间暂且不要惹事,更不要在书院里惹事。”

  “哪天……”

  范东成闷哼了一声:“哪天他不在书院了,再找人收拾他。”

  正当两个人小声密谋的时候,身在书院门口的沈毅,也刚好发现了这两个人,沈毅犹豫了一下,并没有走进书院,而是两只手拢在袖子里,迈步朝着这两个人走了过来。

  等到走进之后,沈七郎伸出右手,对着这两个人招了招手,笑容灿烂:“范师兄,马师兄,好久不见。”

  沈毅这会儿,连带着原身在内,近书院读书也就大半年时间而已,而范东成等几人在甘泉书院读书,都已经一年多了。

  见到沈毅笑呵呵的过来给自己打招呼,范东成皮笑肉不笑的看了看沈毅,开口道:“沈七你身子骨不错啊,县衙的板子竟然没有打死你,这么快就活蹦乱跳了。”

  “县衙的板子很疼,差点就把我打死了。”

  沈毅笑眯眯的说完这句话,然后不再看向范东成,而是扭头看向一旁的马俊,微笑道:“马师兄,我今天刚从城里回来,听说你们家这两天发财了,恭喜恭喜。”

  “什么发财?”

  马俊神色微变,皱眉道:“沈七,你胡说什么?!”

  “那就当是我胡说罢。”

  沈大公子很是随和,对着马俊淡然一笑。

  “有没有发财,马师兄自己心里清楚。”

第三十四章 教你们唱歌

  本来这个时候,碰到范东成两个人,沈毅应当躲一躲,尽量不要跟他们碰面,以免引起冲突。

  但是既然已经撞上了,那就没有必要再畏畏缩缩的,干脆主动上前打招呼,表现出一副有底气的模样,这样这两个人才不会贸然对沈毅再一次下手。

  听到沈毅这一句略带阴阳怪气的“恭喜发财”,马俊的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了。

  他虽然还没有接手家里的生意,但是也知道,这一次江都粮价暴涨是有风险的,不能在外面胡说,更不能由着旁人胡说。

  倒是一旁的范东成有恃无恐,他淡淡的看了一眼沈毅,然后冷笑一声:“马家发不发财,跟你沈七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罢?怎么,粮价涨了吃不起饭?还想要你马师兄赏你点碎银子吃饭?”

  面对范东成的嘲讽,沈七郎面不改色,仍旧微笑道:“粮价是涨了一些,但是在下还没有到吃不起粮的地步,不劳二位师兄费心。”

  说完这句话,沈七郎两手拢在袖子里,淡淡的说道:“二位师兄还是多多注意自家罢。”

  说完这句话,沈七郎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转身离开。

  见到沈毅离开的背影,范东成隐含怒色,而马俊却有一些忧心忡忡,他看了看沈毅的背影,低声道:“范少,这小子说话怎么神神叨叨的,他是不是要做什么对咱们不利的事情?”

  “就凭他?”

  范东成倒是全然没有这个想法,他微微冷笑道:“他一无功名,二无家业,能对咱们做什么?沈家的家底我让人查了,他们家唯一有官身的,是他的大伯,还只是一个下县的县令,距离江都远隔千里,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进一步。”

  “这种家世,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在我范家眼里,狗屁不是。”

  说到这里,范东成看了一眼马俊,淡淡的笑了笑:“你也不用害怕,你那个姐姐不是嫁的很不错?你家的底子厚实的很,上一次陈清的事情闹出了人命,都没有落到你的头上,一个小小的沈七,更不可能把你我怎么样了。”

  马家能够在生意场上做大,自然不可能只是一个商人那么简单,马员外当年是靠自家姐姐嫁了个好人家,找到了个靠山之后,才从一个地主慢慢变成了商人。

  因为马家这些年越来越富,便又抱上了一个新的大腿,马俊的大姐,两年前嫁给了京里一个户部员外郎的儿子,虽然不是嫁给嫡子,但是毕竟明媒正娶,也算攀上了高枝。

  马家这两年开始涉足药材行业,正是因为这位员外郎的关系,才能在药材行业打开一条路,慢慢做起来。

  也是因为马家在官场上的关系,马俊才能有资格与范东成这种世宦之家搭上关系,才能在陈清一案之中全身而退。

  听到范东成这番话,马俊心里安稳了不少,他扭头看了看范东成,开口道:“范少说的是,沈七不足为虑,只是上次陈清一事,陆师妹肯定对范少有了些许误会,接下来范少想要亲近陆师妹,恐怕……”

  “只能慢慢来了。”

  范东成低声道:“烈女怕缠郎,她现在正是思春的年纪,有了陈清的事情在先,书院里没有人再敢跟咱们过不去,时间长了,还是有机会的……”

  范东成与马俊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了书院,因为他们现在还是书院的学子,书院的门房也就没有拦他们,任由他们进入了书院。

  ……

  在这之后,一连几天时间,沈毅都没有再离开书院去城里,一方面是因为防备着范东成他们使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气太热,沈毅本人不太愿意出门。

  不过他是花了钱的,虽然自己不愿意出门,但是每天田伯平都会送一些关于江都粮食市场的情报过来,或者他亲自送来,或者派人送来,几乎没有一天断绝过。

  毕竟这位江湖中人,觉得自己是在替陆夫子办事,真可谓是干劲满满。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因为昨夜一场小雨,天气稍稍凉快了一些,这天下午,田伯平又亲自来给沈毅送情报。

  沈毅在书院门口见到了田伯平,就拉着他到七子亭下说话。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