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34章

作者:漫客1

  “没事就好。”

  赵蓟州这个人,性格有点喜欢吹牛,他对着沈毅笑道:“子恒你再不回来,我便要与张师兄一起去老杨家要人了!”

  张简回头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拉着沈毅的休息,微微叹了口气。

  “进屋说话罢。”

  沈毅应了一声,然后对一旁的沈陵说了一声自己没事,一行人才一起到了家里的正堂。

  这个新家的正堂是非常宽敞的,足可以坐下十几个人,众人按座次落座之后,沈毅才看向赵蓟州与张简,问道:“两位师兄怎么知道的?”

  赵蓟州这才把两个丫鬟去赵家报信的事情说了一遍,沈毅微微摇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会儿,只是给她俩提个醒,让她们留个心眼记下杨公子这三个字,不成想她们竟然直接去了赵师伯家里,打扰两位师兄了。”

  “你这话就见外了。”

  张简看向沈毅,低眉道:“子恒,杨蕃这厮找你做什么?”

  “无非是因为邸报的事情。”

  沈毅有些无奈的说道:“邸报上写的内容,让他们不高兴了,他们又知道是我写的,因此来寻我,跟我说如果我继续写下去,便会有人来找我的麻烦!”

  听到沈毅这句话之后,张简与赵蓟州对视了一眼,两个官二代的目光里,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张县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作死了……”

  另一边的赵蓟州也点头附和:“的确是作死了。”

  沈毅没有在建康衙内圈子里混过,也没有在朝廷里待过,一时半会没有听明白两个人在说什么,于是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二位师兄,你们说谁作死了?”

  “还能是谁?”

  张简微微冷笑:“杨蕃作死了!”

  他看着沈毅,缓缓说道:“你给宫里写邸报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是这件事情在道理上,应该只有邸报司的人知道,或者说只有陛下知道。”

  “其他人,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应该装作不知道,这些人里包括我,包括蓟州,也包括老师乃至于江都的陆师叔。”

  “我们虽然知道了你给朝廷写邸报,甚至陛下也知道我们知道这件事,但是在明面上,我们所有人都要装作不知道,陛下也要装作不知道我们知道了这件事。”

  说了一段类似于绕口令的话之后,张县尊低眉道:“虽然听起来有些虚伪荒唐,但是必须要这么来,这涉及到皇帝陛下的尊严。”

  另一边坐着的赵二赵蓟州撇了撇嘴,开口道:“说白了,就是陛下要脸面,陛下可以容忍你知道一些宫里的事情,但是不能容忍你知道了之后,还拿出去到处说。”

  “谁也不行。”

  张简微微点头,低眉道:“内卫的人不是瞎子,这件事情,宫里很快就会知道,到时候陛下即便嘴上不说什么,但是……”

  “但是心里多半会给杨家父子记上一笔。”

  赵蓟州抚掌笑道:“这是真个作死,老杨头谨慎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说不定会毁在他这个儿子手上!”

  张简低头想了想,然后松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子恒安然无事就好,这件事情你不要到处声张,但是如果宫里有人来问你……”

  “你便有什么说什么……”

第二百五十五章 龙颜小怒

  当天晚上,赵蓟州与张简两个人,在沈毅家里待了大半个时辰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沈毅起了个大早,去东城门送张简赴任。

  说起来这兄弟俩也算是缘分奇妙,沈毅在张简的故乡考试,张简在沈毅的故乡上班,硬是错开了不能久聚。

  在东城门送张简离开之后,沈毅在路边随便找了个路边面摊吃饭,一碗热腾腾的面汤端上来之后,沈毅坐在路边刚秃噜了两口之后,就有一个熟人,笑呵呵的坐在了沈毅对面。

  沈毅抬头一看,立刻认出了这个人,他连忙放下筷子,脸上露出笑容。

  “齐大哥!”

  内卫齐大有。

  当初沈毅因为写诗,被内卫调查的时候,便是齐大有与赵戈两个人找他问话,那时候这两个内卫还帮着沈毅去钱铺存过钱,沈毅也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使过银子,算是有了一些交情。

  听到沈毅这个称呼,齐大有连连摇头,笑着说道:“从前公子这么称呼,齐某厚着脸皮也就受了,如今公子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万不敢高攀公子,我在家行三,公子叫我齐三就行。”

  沈毅摇了摇头,开口道:“我这个人交朋友,从来不在乎身份,要说身份,从前齐大哥找我的时候,我算是半个犯人,齐大哥也没有嫌弃我不是?”

  说着,沈毅低头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面汤,笑着说道:“齐大哥找我应该是有事情,如果不急,我吃完这碗面?”

  “不急不急。”

  齐大有连忙摇头道:“宫里交代的差事,中午之前报上去就行了,公子你吃你的。”

  沈毅看了看齐大有,笑着说道:“齐大哥这么早就接了公差,想来也还没吃罢?”

  说完,不等齐大有说话,沈毅就招呼了一声摊主:“店家,再上两碗面来。”

  齐大有是个壮汉,比沈毅高出了大半个头近一个头,身材魁梧,一碗面肯定是吃不饱的,说不定两碗面也就是给他垫垫肚子。

  内卫出身的齐大有刚想拒绝,但是看了看眼前笑容真诚的少年人,便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沈毅对面,等店家端上来两碗面之后,两个人就在这小摊上吃了顿早点。

  吃完饭之后,齐大有站起来便去付钱,沈毅连忙起身给钱,这个内卫出身的汉子回头看着沈毅,皱眉道:“公子先前说当我是朋友。”

  沈毅哑然一笑,便没有去抢付这二十文钱的饭钱。

  付了钱之后,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在大街上,沈毅回头看了他一眼,问道:“齐大哥,是因为昨天有人找我的事情?”

  “嗯……”

  齐大有低眉道:“内卫有人在盯着那位公子,知道他昨天见了你,但是不知道你们说了什么,所以上面差我来问一问你们谈话的内容,公子大致跟我说一遍,我报上去也就算交差了。”

  说到这里,齐大有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如果公子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以后再有宫里的人问你,你要与这一次口径一样才成。”

  身为内卫,能说出这句话,就说明齐大有这个人已经非常实诚了。

  而且能出门办皇差,说明他在内卫中等级不低,多半是个中层,身上有职位还能这样实诚,就很难得了。

  “齐大哥放心,我不会让你难做,昨天我听到什么,便跟你说什么。”

  两个人走到了一间不起眼的茶馆,要了一壶茶之后,沈毅就把昨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跟齐大有说了一遍。

  此时此刻,沈毅对面坐着的这个大汉,表面上是个内卫,实际上是皇帝的化身。

  说给他听,就是说给皇帝听。

  能告状,沈毅自然求之不得。

  最次,这件事情也会传到高太监耳朵里,有朝一日同样会落在杨公子身上。

  沈毅是很希望杨家倒台的。

  因为他的大仇人范东成,与杨家搞在了一起。

  两个人在茶馆坐了差不多盏茶时间,沈毅就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跟齐大有说了一遍,齐大有听完之后,默记了下来,然后对着沈毅拱手道:“多谢公子配合,齐某还要回去交差,改日再来寻公子喝茶。”

  沈毅起身,对着齐大有还礼,笑着说道:“哪天齐大哥与赵大哥休沐了,一起出来,我请二位喝茶。”

  齐大有不知道同意了没有,含糊的应了一声,转头离开了。

  沈毅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又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低头抿了口茶水,心里自嘲一笑。

  “宫里的太监孙谨,我已经混熟了,再混熟两个内卫,说不定将来,宫里到处都是我的熟人……”

  这个想法有些危险,沈毅摇了摇头之后,把脑子里危险的想法甩了出去,然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付了茶钱之后,朝着秦淮河走去。

  现在还是上午,这会儿去秦淮河,自然不是去找姑娘的。

  许复等人到建康,也有两天时间了,这两天时间他们几个人都在忙着筹备开业的事情,沈毅作为幕后大股东,自然应当去瞧一瞧看一看,顺便再看看田伯平的那个私生子,在这里适应的怎么样。

  到了秦淮河畔之后,沈毅很快找到了许复的店面,这会儿许复正带着田伯平的儿子,在店里忙活,让沈毅吃惊的是,自己的三哥沈陵,也在店里帮忙做些事情。

  沈老爷惊讶极了,拉着沈陵走到一边,笑着说道:“三哥怎么突然勤快起来了?从前在江都,家里都是嫂子在操忙,你可是从来不干事情的。”

  “江都是江都,建康是建康嘛。”

  沈陵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瞥了一眼沈毅:“都跟你从江都出来了,那里还能像从前那样鬼混?不混出个人模样,回去还是要被老父笑话!”

  说完这句话,沈陵拉了拉沈毅的衣袖,指了指店里正在忙活的许复,低声道:“老七,这个店面就是你说的那个……一年能挣一万两的买卖啊?”

  “不是……”

  一个店面,除非是卖古玩玉器,或者是文房四宝以及其他的一些高附加值的物品,光靠卖小吃,生意再火爆也没有那么多利润。

  “我说的买卖,是全局的买卖,这个店面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沈老爷拍了拍沈陵的肩膀,开始画饼。

  “三哥你且看好了,等过两年你赚了钱,咱们去国子监捐个监生,再回江都置个大宅子,好好让大伯看看你的厉害!”

  这一张大饼又大又圆,非常合沈陵的胃口,沈陵兴高采烈的点头道:“将来哥挣了大钱,老七你做了官,再给哥安排个六品五品的官,非让他看着”眼红不可!

  沈徽干了近十年的官,到最后也就是个七品县令。

  因此沈陵才想做五品或者六品的官,非要超过那个瞧不起他的爹不可!

  沈毅笑着答应道:“好,到时候咱们兄弟穿上官服,非绕玉带湖走个十几遍不可!”

  沈陵闻言哈哈大笑,兄弟俩一阵欢声笑语。

  而相比较之下,皇宫里某位皇帝陛下的心情,就非常之不好了。

  当内卫把消息送到高明那里,高明又转告皇帝之后,皇帝陛下因为这件事情大发雷霆,直接摔了手里喝茶的杯子,气的咬牙切齿。

  “不要等到上元节后了,邸报明日就发!”

  皇帝陛下语气里带着愤怒。

  “不仅让那些当官的看,让老百姓们也看,他们那些个人的要是因为这个不高兴了,也不必去找什么沈毅,让他们直接来德庆殿里找朕就是!”

第二百五十六章 最可惜的事

  次日,上元佳节到来。

  作为大陈的国都,建康的上元节自然比其他地方更热闹一些,还没有等天黑,大街小巷上就卖起了花灯。

  不过洪德七年的上元节,比起往年要有所不同。

  因为这一年的上元节,街上不仅在卖花灯,还在卖邸报。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志,上元节一大早,邸报司的新一期邸报,就送到了京城里的各大书铺,为了最大程度将邸报扩散出去,一些书铺甚至会雇一些童子,拿上一叠邸报在大街小巷兜售。

  不过因为识字率的关系,大街上的人大部分并不会去够买,只有那些认得字的教书先生,或者一些读书人,会叫停这些“报童”,买上一份邸报。

  可是这一期邸报上的内容,太过劲爆了。

  不仅仅是沈毅写的那篇文章。

  邸报上,还写了皇帝陛下下令重整禁军,征募新兵的消息。

  这些种种信息叠加在一起,让人很容易看出刚刚亲政的皇帝陛下的心思。

  皇帝陛下,想要重振大陈雄风!

  自十年前陈军在两淮惨败之后,陈国百姓就一直在齐人面前抬不起头,甚至一些到建康来做生意的齐人,也都用鼻孔看人,这自然让陈国百姓,尤其是建康城里的这些陈国的都城百姓心里不爽。

  但是朝廷对于北齐的态度很怂,这些百姓心里再不爽,也没有什么办法。

  久而久之,陈国百姓的心气也就没了。

  但是现在,这份邸报的售卖,让建康城里的百姓人心振奋!

  一些读书人憋屈久了的,看到这份邸报之后,激动的不能自已,甚至一些“老愤青”,拿到了这份邸报之后,直接跑到了大街上,对大街上那些百姓,大声宣读沈毅写在邸报上的文章!

  尽管是在建康城里,大部分百姓也是不认字的,眼下有人免费给他们“翻译”邸报上的内容,这些街上的百姓也都停下来,听这些读书人再念什么东西。

  有些人听懂了,有些人没听懂。

  听懂的人,一部分也跟着兴奋了起来。

  而也有一部分人持悲观态度,不屑的撇了撇嘴,对朝廷冷嘲热讽几句,说几句齐人如何如何强大,朝廷如何如何孱弱,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是不管怎么说,沈毅的这篇文章,或者是朝廷这一期邸报,还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而此时,身为邸报撰稿人的沈毅,正在街上陪两个丫鬟买晚上放的花灯。

  本来这花灯应该自己扎的,但是他们主仆刚到建康没多久,没有时间自己动手了,好在大街小巷上都有售卖,也花不了几个钱,沈毅就跟着她们一起出来买花灯。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