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18章

作者:漫客1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官嘛……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投名状”了。

  沈毅用自己这个举人的身份,给了这些同宗好处,那么这些同宗接下来就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沈毅,让沈毅能够顺利的在科场以及在官场上走得更远。

  甚至以后,随着沈毅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在沈家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高,如果沈毅明年能中进士,那么他就会慢慢取代大伯沈徽的位置,成为江都沈氏的话事人。

  当然了,成为一个利益集团话事人,也就意味着成为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言人”,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你想要享受某种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些看起来鸡零狗碎,甚至在沈毅看起来有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却是他现在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没有办法,一个人成长以及攀爬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各种势力相互争斗以及相互妥协的过程。

  因为沈毅松了口,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些亲戚长辈对沈毅就十分热情,有些人还拿着家里娃娃刚写出来的文章,或者是一些童生的文章递给沈毅看,想要让沈毅看看,他们家里供养的读书人,有没有读书的天分。

  沈毅对于这些事情有些不耐烦了,便推给了兄弟沈恒。

  相比较于沈毅来说,沈毅的弟弟沈恒,才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种子,甚至可以称为神童都不为过,沈毅在书院里的时候与沈恒同住,那个时候沈恒就已经早早的通读书经了,从建康回来之后,沈毅又私下里考校了沈恒。

  沈恒目前的学问,已经不在沈毅之下了。

  如果说沈毅今年中举人,多少沾了一点侥幸,那么他的兄弟沈恒去考下一科乡试的时候,沈毅相信沈家一定会出第二个举人,而且是真材实料的举人!

  兄弟俩感情极好,对于沈毅这种“嫁祸”的行为,沈恒也只是叹了口气,就耐着性子去跟这些亲戚纠缠。

  吃了饭之后,沈毅的三叔公又找上沈毅,询问沈毅什么时候去县衙“过户”地契,沈毅却摇了摇头,开口道:“叔公,我刚回江都,按规矩要先去知府衙门拜访陈府尊,如果先去县衙,府尊那里会不高兴。”

  “我下午就去见陈府尊,等拜访了陈府尊之后,咱们就去县衙过地契。”

  县尊老爷是沈毅的哥们,沈老爷自然不担心地契过户的问题。

  三叔公对着沈毅笑了笑之后,开口道:“不着急,七郎你中举,咱们沈家怎么样也是要庆贺好几天的,这几天时间我等都在这里,什么时候去县衙户房过地契,都不是问题。”

  沈毅点了点头之后,跟老爹说了一声,就朝着府衙去了。

  他要去见陈裕。

  并不是真的要见陈裕,只是一定要去走个过场,毕竟按规矩,沈毅等这些新晋举人回来之后,江都府衙与县衙,也是要摆鹿鸣宴的,在这之前,沈毅当然要去一趟府衙,见到见不到陈府尊两说,但是只要去一趟,就算是去过府衙报道了。

  终于从家里脱身之后,沈毅并没有急着去府衙,而是在江都城里逛了一圈,重温了一番家乡景色,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他才动身前往府衙,在府衙门房那里,递上了自己的拜贴。

  是的,沈老爷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已经不用像从前那样给门房使钱,而是可以使用自己的“名片”了。

  递上拜贴之后,沈毅就耐心的在府衙门口等了一会。

  这个时候,他很希望府衙的门房会把拜贴递回来,然后告诉他府尊老爷没空,这样沈毅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转身离开了。

  因为他并不想见陈裕。

  这位陈府尊,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沈毅上一次见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见沈毅当然不怎么想见。

  不过天不遂人愿。

  沈毅在府衙门口没等多久,府衙里就走出来一个差役,来到了沈毅面前,对着沈毅微微侧身,低头道:“沈老爷,府尊请您进去。”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微微点头之后,就跟着衙差一起走进了江都府衙,片刻之后,就出现在了陈府尊的书房里。

  这会儿陈府尊正在翻阅文书,沈毅走进书房之后,便躬身行礼道:“学生沈毅,拜见府尊。”

  这就是举人这个身份诸多特权之中,沈毅最喜欢的一个特权了。

  见官不跪。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沈毅不能说对跪拜之礼略有意见,只能说是深恶痛绝。

  而有了功名之后,从此除了皇帝之外,理论上来说他见到任何人都可以不用跪拜了。

  陈府尊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向沈毅,然后指了指房间里的椅子,示意沈毅坐下。

  沈毅坐下来之后,陈裕才看了他一眼,淡然道:“你比你那个师兄有礼貌多了。”

  听到他这句话,沈毅哑然一笑:“府尊您还记得那件事啊……”

  当初江都知县冯禄,因为粮商一案被牵连而贬官,建康张简空降到了江都为县令,而张县尊到了任地之后,没有先拜会上官,而是先去了一趟甘泉书院。

  这件事至今在江都城都是一件谈资,常有人在茶馆窃窃私语,说江都的两个父母官暗中不合。

  “一些有趣的事情,自然要记着。”

  陈裕似乎是处理完了一件公事缓缓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沈毅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微笑道:“不曾想当初那个身陷囹圄的少年,在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就成了江都的亚元公,接续上了咱们江都府的斯文脉络。”

  陈府尊抚掌道:“如此看来,本官当年下令江都县衙重审陈清一案,实在是再英明不过的决定了。”

  老实说,陈裕这番话说的并没有任何毛病。

  因为当初陈清一案在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的确是陈裕见了冯禄一面,并且说了一句“息事宁人”之后,沈毅的事情才有了一些转机。

  不过这桩案子之中,有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博弈,许多事情,这会儿谁也很难说清楚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府尊的情分,学生这一年多以来,一直铭记于心。”

  “铭记于心倒也不必。”

  陈裕背负双手,颇为感慨:“本官今年,到江都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时间,本官只希望能够为江都百姓略尽绵薄之力,其余别无他想。”

  陈府尊这番话,说的高风亮节,云淡风轻。

  然而沈毅,还是听出了一些隐义。

  今年,是陈府尊就职江都知府的第四年,按照三年一任的成例,陈裕在江都府本来应该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去年江都粮价一案,导致陈裕今年在吏部考铨之中考评不高,再加上今年过完年,他就要去一趟吏部述职了。

  本来,陈府尊乃是建康杨相的学生,他的人事问题,当然不用怎么担心,可现在要命的是……

  他的老师,都已经有些自身难保的味道了。

  “府尊的功德……”

  沈毅微微欠身道:“我等江都百姓心里,都是记着的。”

  陈裕这个人,撇开私人道德水准不提,他的业务能力的确不错,可以称得上是能臣,他在江都三四年,江都府其实比从前繁华了不少。

  这一点,沈毅这个江都人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

  “做官嘛……”

  陈府尊看着沈毅,颇有些感慨的说道:“有些时候做了事情,下面的人知道并没有什么用处,要上面的人知道了才有用……”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百个心眼子

  杨敬宗杨相本人,到今天为止已经数次请辞了。

  很明显,这位相国也不想再滞留在宰相的位置上,从而与皇帝彻底站在对立面,因此能全身而退,他当然也想要全身而退。

  只不过杨敬宗身后,站着不知道多少利益集团,同时他也代表着许多人在朝廷里的利益。

  比如说陈裕。

  杨相在私底下已经明说了自己会在洪德七年春致仕,这个时候,陈裕这些杨相的徒子徒孙们,自然是危机感更强的。

  而陈裕又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做梦都想进入朝堂中枢,成为掌握话语权的朝堂重臣,但是现在靠山倒了,即便是陈府尊这种能臣,这会儿也觉得非常无力。

  沈毅坐在陈裕对面,低头想了想,然后缓缓说道:“府尊在江都的政绩,吏部不可能看不到,说不定明年吏部考铨,府尊就能一跃进入六部之中,成为朝堂高官。”

  “明年不被罢职,我便谢天谢地了。”

  陈府尊摇头,叹了口气之后,又看向沈毅,微笑道:“倒是沈公子你,名门高徒,今年又中了举人,明年如果春闱再中,说不定过两年本官见到沈公子,还要称呼一声上官。”

  “不敢不敢。”

  沈毅连忙摇头,有些惶恐:“府尊乃是进士出身,又比学生多了几十年官宦生涯,学生此生,在官场上绝难追上府尊……”

  “十余年官场又有什么用处?”

  陈裕看了看沈毅,微笑道:“哪比得上沈公子你简在帝心?听说沈公子在京城替宫里编撰邸报,极受陛下赏识……”

  听到陈府尊这番话,沈毅只觉得汗毛倒竖!

  他给邸报写稿子的事情,是严格保密的!

  他在邸报司的所有稿子,统统没有署名,宫里的高太监也承诺过他会严格保密这件事!

  甚至于当时北齐的出云公主,因为沈毅那篇文章的事情大为光火,到最后也没有查到沈毅头上!

  但是陈裕竟然知道!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陈裕低头道:“府尊在说什么,学生怎么听不懂?”

  陈知府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沈毅,然后释然一笑。

  “本来还想着让沈公子你在邸报上给本官写两句好话,这样说不定明年还不至于丢官,既然沈公子说听不懂,那么这件事情就算了。”

  这会儿,沈毅已经冷静了下来。

  陈裕是杨敬宗的学生,杨敬宗把持朝政七八年时间,在建康城里不知道多少耳目眼线,说不定宫里,乃至于邸报司里都有杨敬宗的人!

  按照这个思路来想,陈裕知道他给邸报司写稿子的事情,似乎理所当然……

  不对……!

  沈毅的大脑飞速转动,他抬头看向陈裕,一个想法如同闪电一般,在沈毅脑子里发出雷鸣!

  陈裕可能会知道自己给宫里写邸报的事情,但是他绝对没有理由就这么干巴巴的,甚至不加掩饰的说出来!

  因为这样一来,等于是明着告诉沈毅,宫里有他们“杨派”的人!

  沈毅如果知道,那么皇帝陛下也应该会知道!

  按照道理来说,皇帝心里肯定很清楚,宫里有一些小太监会跟外面的大臣们“私通”,甚至洪德皇帝本人,也说过“宫里放一声屁外面都震天响”这种话,但是如果皇帝知道宫里新成立的邸报司里,而且是邸报司的高层里有杨敬宗的人,那么刚刚亲政的皇帝陛下,一定会着手清查邸报司,乃至于清查宫里的大臣眼线!

  陈裕是个心思手段都有的人物,他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除非……

  他是有意要通过沈毅,把这个消息送到宫里去!

  沈七郎沉默了许久,然后才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向眼前的江都知府。

  “府尊,邸报上写什么内容,绝非是我能够决定的。”

  “不妨事。”

  陈裕笑了笑,开口道:“吏部考铨,是在明年秋天,到时候我多半还要去一趟吏部述职,到时候如果能见到陛下一面,本官便可以自卖自夸一番,不用沈公子在邸报上费工夫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江都府乃是京畿重城,府尊执掌江都府多年,如果求见陛下,陛下没有不见的道理,到时候就要看府尊在陛下面前说什么话了。”

  沈毅这句话说完之后,陈府尊便忍不住抚掌感叹道:“沈公子真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本官最喜欢与聪明人对话。”

  他看向沈毅,微笑道:“沈公子说的很对,我见到陛下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在陛下面前说什么话,怎么说话。”

  “沈公子可有建议?”

  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府尊是杨相的学生,应当从一而终。”

  “好。”

  陈府尊忍不住叫了声好,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沈毅面前,脸上尽是赞叹之色:“原先我还因为你写童谣的事情,对你有些生气,听到你这番话之后,我便全然不气了。”

  他对着沈毅真诚一笑:“说不定咱们将来,可以成为朋友。”

  沈毅依旧不卑不亢,微微低头道:“府尊想要谋前程,今后还是不要与我们书院的人做朋友为好。”

  道理很简单,皇帝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朝廷以及国家的平衡。

  也就是说不能一家独大。

  以前是杨敬宗一家独大,皇帝当然想要拿掉杨相,但是杨相不在朝堂之后,以赵昌平以及张敬等人为首的激进派,很有可能也会一家独大,在这种情况下,杨敬宗所代表的“龟派”,就要做到衰而不倒。

  沈毅的意思是,是让陈裕去做这个衰弱的“龟派”话事人。

  当龟派,虽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很难出头,会被激进派压制,但是却不担心会被打落到尘埃里,因为皇帝需要有这么一股势力,可以随时跳出来制衡住那些激进派。

  因此,这个龟派是必须与甘泉书院为首的激进派对立了,也就不可能与甘泉书院交朋友。

  陈府尊抚掌赞叹:“这件事情,本官在江都想了一两年,甚至偷偷去京城见了好几次杨师,才慢慢醒悟过来,不曾想沈公子年纪轻轻,就能想的这样通透。”

  他看着沈毅,微笑道:“不过,沈公子明年去建康之后,如果有机会,还是要跟宫里说一下,就说本官已经知道了你给邸报司写稿子的事情。”

  连沈毅都能通过这件事情,联想到陈裕是故意透露消息,那么宫里那么多人,尤其是那位多心的皇帝陛下,也一定能够想到这一层。

  能够想到这一层,就能明白,陈裕是杨派之中的“忠君”之人。

  陈裕这么做,是想在皇帝那里留下一个印象,明年见了皇帝之后,就可能向皇帝表忠心,表明自己不是杨敬宗一派,而是皇帝一派,会时时刻刻与皇帝站在一起。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